作者
海月帆
在大部分人的认知中,贾政是一个封建社会典型的臣子和严父、孝子形象,是封建主流文化的具象化或载体,满口的仁义道德、仕途经济;就连元春省亲时短暂的见面机会,也是满嘴的忠君爱国,叮嘱小心地陪皇伴驾,没有一句人话。一个好无趣味的人。而且这个人又似乎很愚腐、平庸。凭着先父的面子袭了个官,官做得不大,也没什么说得出口的政绩,更不懂官场生存求升之道,一直做着个清水寡淡官,只能说还算四平八稳吧。
但《红楼梦》正文对贾政的描述普遍是充满正能量的。不论是第二回的“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还是后面的章回中,提到贾政时是颇多褒扬的,例如:
“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
“歉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
“训子有方,治家有法”
“人品端正方,风声清肃”
……
一个标准的道德楷模,人生榜样。一个偱规蹈矩,忠于封建正统,走正路的典范。关键人贾政还曾经是个文艺青年,“放诞诗酒”,在文本中也是时见他和门客谈诗论词,颇爱风雅。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贾宝玉机敏动诸宾”虽是为了全方位地展示贾宝玉的诗才,又何尝不是透露出贾政的诗意情趣、文艺爱好,虽然有点儿做作,装模做样,装腔作势,但也确实有一定的修养和内涵,并非附庸风雅,也许才情也的确很一般,没什么高水平。可以说,贾政不论是做官、治家还是业余生活都是属于那个时代褒扬和大力提倡的,过的是无可指责的人生。
但这样的日子乍一看有什么意思呢?感觉挺装挺累的。但人家贾政又似乎过得很惬意,很知足,很享受。有清客陪着,谈谈诗,交流一下学问,更有赵姨娘红袖添香,可以说身心和虚荣心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不比当个清廉的辛苦官舒服多了?
其实把贾政的外包装都扒了就会看清,他其实也是个人,而且七情六欲一点儿也不比别人少的男人。只是生在这样的家庭,又被祖辈父辈寄予了前途希望,他也就被往振兴家族的工具上培养,工具性掩盖了人性。但贾政的骨子里最喜欢最在意最衷情的却是放诞,却是喜欢赵姨娘这样的庸脂俗粉,陶醉在那种最直接最感官的欲望享受里。这才是贾政最真实的想法,也是很多男人最真正想追求的理想,别的都是扯淡,是骗人的幌子。官场历练一番,他也清楚自己的能力,累死累活,也就那样。再说人家贾政也很知足,三五清客就行,有个赵姨娘就很满意。这种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思路,才是贾政的小九九。
作官也罢,风雅也罢,偱规蹈矩也罢,都是现实赋予的任务和压力。在这样的家族里,武将出身却要打造诗礼簪缨之族,自然是书香飘溢,礼乐声声。贾政在还是孩啼之时就已被精心雕刻,细细打磨。年长日久,礼教熏陶,长大成人,似乎也如祖父辈所愿,终于长成了他们想要的样子。长久的感染、洗脑,那一套封建的礼教、理念也就深入人心,根深蒂固了罢?
也不尽然。因为封建的儒家的那一套东西很多是反人性的,只有圣人能做到,或者圣人也做不到但是要假装做得到。但一般人就成了受罪,说好听点儿叫修炼。但也只是照本宣科,如复读机般,机械地复制到大脑里,并没有真往心里去,并没有走心。但装还是要装的,结果,贾政的演技天下第一。不但骗过了皇帝、同僚,祖父、父母、贾府诸人甚至骗过了读者,你敢说贾政不是天下第一聪明吗?
贾政的演技确实精湛,但也有点儿小瑕疵,稍微有点儿过。那些装腔作势、装模做样、假正经就是表演太过的明显痕迹。当然,人无完人,谁还没点儿小缺点呢?但贾政的聪明是确凿无疑的。他很懂封建社会的明规则和潜规则。表面上,非常楷模,效忠皇帝,热衷功名,推崇八股,端高正直,勤俭谨慎,训子有方……暗地里,是这样的:被人弹劾“生性狡猾,擅纂礼仪”而革职的贾雨村,被他大力推荐,被重新启用,补了金陵应天府的缺。从此更是和贾雨村走得很近,打得火热,经常让贾宝玉向人家好好学习。看看这审美标准,只能说眼真毒。至于说贾雨村以后背叛,这就牵扯面太多了。但这无损贾政的英明。儒家的思想是济苍生,安社稷,读书是为了明理而不是做官。而人家贾政直接看透本质,就是仕途经济,就是做官,过滤掉了那些花而不实的东西,直奔主题,厉害不厉害。
那时的官场,除了潜规则,还有潜在的官场哲学:“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当官不享受,来了都没用”。贾政能力有限,但也深知其中五味。不然这个官早也就不用当了。贾政根子上是个真正的实用主义者,耽于享受,追求感官刺激。只要在家,就是和赵姨娘厮守在一起,那趣味的确不凡。你想想赵姨娘是个什么样的存在,恶毒,嫉妒,事多,甚至心狠手辣。但两个人天天腻在一起,如胶似漆。王夫人和周姨娘只是摆设,被他当成空气。他也非常会造氛围,弄来一帮清客,围绕在左右,阿谀奉承,流须拍马,而贾政却很享受,陶醉在这种荣光里。这才是贾政的真实人生。
但他太善于伪装,表演技巧炉火纯青,比西门庆简直高太多了。但他运气不好,生在“末世”,贾府大厦欲倾,积重难返,大环境不行。他做为贾家的中流砥柱,却毫无作为,没办法,也想不出来,只能陶醉在幸福的小港湾里,走一步看一步吧。
生在末世,无力回天,事业心就可有可无了。贾政以现有的家底可以保证他过这并不奢华的日子。他没有贾赦贾珍甚至贾琏生活的那样丰富多彩,但罗卜白菜各有所爱,而且还有符合礼教的名声,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