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张驰
生产一颗1吨级以下的卫星需要几个步骤?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湖北武汉卫星产业园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空间工程总体部,探访了我国首条以“柔性智能化、数字孪生、云制造”为特征的小卫星智能生产线。
中国航天科工空间工程总体部小卫星智能生产线。张驰 摄
“随着通信、遥感等卫星星座快速发展,卫星研制生产由传统的单颗、小批量走向规模化、批量化。”空间工程总体部武汉智能制造中心主任沈文发介绍,通过工艺管理系统、制造执行管理系统、智能物流管理系统等6大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生产线自动化配送、智能化装配和高效率测试试验,建成2年以来,已累计完成10余个型号的整星及数10项单机生产任务。
卫星零部件库。张驰 摄
正在运送物料的自动导向车。张驰 摄
走进生产车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卫星零部件库。系统可以根据物料的尺寸和重量自动编号、打身份码、匹配库位。“生产线下达生产指令后,零部件库将生产所需物料通过自动导向车运送到智能部装系统。”沈文发说。
正在工作的智能部装系统。张驰 摄
部装生产主要采用人机协作模式。“机械臂按照精密工艺参数设定的标准化作业流程工作,可提高效率,也消除了人工操作可能带来的人为误差。”沈文发告诉记者,生产线自动化率达到50%以上,使小卫星生产效率提高40%以上,单星周期缩短80%以上,真正实现了“制造”向“智造”的华丽蜕变。
“安装完整星后,需要对卫星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和试验,主要包括综合测试、载荷测试、精度测试、质量特性测试以及力热相关试验。”沈文发介绍,经过一系列测试试验,产品生产合格后下线入库,等待后续任务。
为了保障卫星生产质量全流程可靠,厂房达到了10万级洁净标准。“紧盯小卫星智能生产线开展项目化、清单式监督,保障卫星生产不‘蒙尘’。”空间工程总体部纪委书记侯颖辉介绍,自产线启动建设以来,围绕生产线建设各方责任落实、决策措施执行、问题整改等重要事项,总体部纪委找准切入点,开展常态化政治监督。
为了保证卫星生产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在航天科工集团纪检监察组的指导下,集团第二研究院纪委组织空间工程总体部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和责任清单,将主体责任传递到生产线建设、管理终端末梢。
“根据生产线的实际情况,我们会及时调整监督重点。”侯颖辉表示,在建设生产线阶段,总体部纪委深入摸排项目管理流程,抓住工艺条件建设、核心技术攻关和设备并行调试等关键环节或存在廉洁风险的重要环节进行监督。比如,根据基建和工艺设备招标量大、支付建设资金频繁、现场安全风险较高等特点,总体部纪委统筹财务审计、安全管理等业务部门力量,组织专项监督、联合检查,累计开展专项审计13次,招投标、安全生产检查30余次,推动健全清单管理、动态跟踪、限期办结、督查问责等制度,构建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深化治理的全链条监督闭环。
生产线建成投产后,总体部纪委依托每周办公会,参会旁听业务部门汇报工作情况和项目进展,根据各部门每月进展计划表,逐项跟进项目建设和生产情况。“如果发现进度落后于计划的情况,我们会跟进了解原因并协助提升质效。”侯颖辉说。
总体部纪委还经常与业务部门一同开展生产一线监督检查。“既能督促业务部门严格检查生产的各个流程,也能在业务部门的介绍下,进一步了解生产流程和工艺技术,增强监督的精准性。”侯颖辉告诉记者,总体部纪委定期查看生产设备检修情况、巡检情况,若发现存在设备老化等安全风险,也会第一时间和业务部门通报。比如,在上一次的安全生产月中,监督发现了7项安全生产相关问题,通过给业务部门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推动相关业务部门整改并跟踪整改情况,保证了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