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字的形义
《说文·女部》:“母,牧也。從女,象褱子形。一曰像乳子也。”清段玉裁《說文解字註》:“以疊韻為訓。牧者,養牛人也。以譬人之乳子。引伸之,凡能生之以啟後者皆曰母。”
依据段注,“母、牧”叠韵。音近者,义相通。“牧”,指牧牛人。“母”为象形字。学界对于它的所象之义有两层解释,一是说像怀孕的女子,一是说像乳育小孩的女子。段注指出,以此引申,“母”之义大体是指能够生产和育养小孩子、使之长大及至成人的女子。因此“母”即孩子的母亲。褱,古同“懷”,夹也。段注又云:“夹”字从亦、有所持。《说文·亦部》:“亦,人之臂亦也。从大,象两亦之形。”指的是人的左右两腋之间,造字取此形,大概是特指有所持的样子,即表示怀藏、怀挟等义。后来,又以形声字“腋”指名词性的“亦”(“两腋”之义),而用词组或句子表示“在腋下夹持着某物”这一动词性的意思。
所以,段注“母”下又云,“從女。象褱子形。褱,袌也。象两手袌子也。一曰象乳子也。”《说文》:“褱,袌也。”“袌,褱也。”褱、袌转注。字皆从衣,表示以衣怀抱幼子之义。《论语·阳货》:“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汉马融注释“怀”为“懷抱”,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引此例,解释“即褱袌也。”今作“怀抱”。“袌”的小篆字形尤能显示其本来之义。后来的使用中,“抱”字行,“袌”字废。
又,古注关于“一曰象乳子也”。《广韵》引《仓颉篇》:“其中有两點者,象人乳形。”从《仓颉篇》之形训与许氏书之声训(母,牧也)都可见出“母”义为“母亲”,指能育子女的女子,是生命的孕育与护持之人。
“母亲”之至情
《说文·见部》:“親,至也。至部曰:到者,至也。到其地曰至。情意懇到曰至。父母者,情之冣至者也。故謂之親。”
“親”字收于“見”部,表示赤子婴儿刚刚出生时,最先见到的是自己的至亲,当然,最先多是包孕自己十月之久的母亲。所以,“亲”与“母”字复合,附于其后,表示在与人相关的所有关系当中,“母亲”是那个与自己生命的关系最为密切、与赤子的感情最为深厚的人。由是,“亲”就有了指代“情之最至者”的“母亲”这一义项。“亲”又与“父”字复合,附于其后,用以记称自身所属直系血统的上一代男子,也即赋予了生命之初的“父亲”。这样,就有了合称用的“双亲”来指父母亲。古注亦有“亲,父母也。”“父母者也,故谓之亲。”清徐灏《说文解字注笺·见部》:“亲,亲爱者莫如父子、兄弟、夫妇,故谓之六亲。”这是说,在最为情深的双亲之外,与所言的人具有血统关系的、婚姻关系的人也就是相对极其亲近的人,称为“亲眷、亲戚、亲属”等了。
上述这一切词与词义的延伸使用,都离不开一个根本的开始,就是给予人生命之始的母亲。从词汇学上解释,“母亲”是一个名词,即“称谓语”。而“母、母亲”都是充满感情的词语,正如上述“亲”字得以附着于“母”的理据一样,“母、母亲”是生命至亲之所在,蕴含着不普通的深情。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这人姓王名冕,在诸暨县乡村里住。七岁上死了父亲,他母亲做些针指,供他到村学堂里去读书。”这是写元朝末年,有一位叫王冕的孩子,幼时丧父,由母亲辛苦供养他读书。后来,王冕成长得嵚崎磊落,名闻乡里。在他十岁时,母亲唤他到面前说话:“儿阿!不是我有心要耽误你。只因你父亲亡后,我一个人,只有出,没有进;年岁不好,柴米又贵;这几件旧衣服和些旧家伙,当的当了,卖的卖了;只靠着我替人家做些针指生活寻来的钱,如何供得你读书?”迫于艰难的生计,母亲只好让王冕到间壁人家做雇工,去做一个放牛娃。善于体恤的王冕对母亲说道:“母亲说的是。我在学堂里坐着,心里也闷;不如往他家放牛,倒快活些。假如我要读书,依旧可以带几本去读。”于是商议定了,王冕就去放牛。次日一早,母亲就同王冕来到了间壁秦老家。分别时,王冕送出门。“母亲替他理理衣服,口里说道:‘你在此须要小心,休惹人说不是。早出晚归,免我悬望。’王冕应诺,母亲含着两眼眼泪去了。”
反复阅读这段文字,心头为之阵阵哽咽。母亲手上为儿理衣,口中念念嘱托小心,系念之情溢于言表,而终是“含着两眼眼泪去了”……这虽是小说中的记叙,可我们的直觉却能够确信,每一颗曾经感受到母爱的心灵都会深受感动。如同尽情地书写了母亲对子女的牵挂的唐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任何时候来读这首诗,都会让在外的游子泪落如雨。清蒋士铨《岁暮到家》:“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过年归家的“我”感受到的母爱之心——母亲在为我缝制棉衣,针线儿密密的,我寄的家书似还浥湿,这家书是母亲才刚刚收到的啊!母亲见到“我”怜爱地说着“瘦了、瘦了”,连声地问着“苦不苦、苦不苦”?“我”只是惭愧地低着头,在母亲如海的思念面前,在母亲苦苦的思儿情里,“我”那漂泊的境况哪里能对这亲爱的母亲提起呢!
母子心,情至深
离家远行,最念母亲。于是,有很多诵念母爱的诗以“忆母”为题。名为《忆母》之诗,如“相逢叙梦中,牵衣喜且泣。”(明史可法)“夜绩孤灯暗,朝梳白发新。”(清沈受宏)泪眼、白发,吟诉千般牵挂,母子情深,寸寸相思,化作泪雨千行。“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清倪瑞璩)也有以“别”字入题者,离母远游,子心惭怍,其情令人凝噎。如《别老母》:“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清黄景仁)母亲的一言一语,化作了儿女涓涓不尽的思母情。如《遣悲怀三首》:“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唐元稹)亲人故去,留下孤苦之子,看着母亲留下的针针线线,此情何以堪!哀思沉沉,深厚绵长,梦魂苦苦,凄切断肠,生时与母亲音信难寄,而今亲已故,音信更无托,哀思若此,情又何以负!
◎本文原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报》(作者于峻嵘、岳雯,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