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摆脱泥泞的力量
你好!我是昱子。
今天跟大家介绍一本来自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夫人——米歇尔.奥巴马的书——《Becoming》,中文译名为《成为》。
这本书的中译版面世了一年多,在各个畅销书榜中,一直名列名人传记类的前十。米歇尔.奥巴马是一位比较勤奋的作者,在奥巴马入主白宫后,她先后写作了多本图书,既有个人传记,也有对儿童运动、健康饮食的倡导。
而我认为,《成为》是她的多本著作中最好的一本。
因为它不仅是一本名人传记,更是一位女性挣扎与觉醒的心路。
它并不是只有聚光灯下的金光闪闪,而更多记述了女孩、女人、妻子的困惑与坚持——为什么女孩要努力读书?为什么嫁给了一个好人却依然痛苦?
米歇尔.奥巴马不是一位平凡的女性,但却一如许多普通女人,经历了流产之痛、婚姻之难、孤独之苦……而她与奥巴马艰难磨合的过程,以及她寻找自我之路,相信对中国的女性也有启发。
文|昱子
恐惧阶层掉落的童年
“阶层掉落”,对于很多中国中产来说,是一个敏感的词汇。
许多人好不容易才得到今天的一切,唯恐失去。
于是,大家用尽力气去固守阶层,花样繁多的投资、安身立命的教育,都成为了人们的“救命稻草”。
而童年的米歇尔就生活在类似的氛围中。
“我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都聆听着奋斗的声音。”
米歇尔开篇就这样写道。
她出生在60年代的美国芝加哥。
父亲是一位锅炉工,母亲则是家庭主妇。
米歇尔幼年全家福
她们居住在一个中产社区,自己家没有房子,在亲戚家寄人篱下。
刚开始,社区的面孔五花八门,孩子们彼此玩耍,不分肤色也不分种族,但随着贫富的分化,富裕的家庭开始搬离社区,商店一家家倒闭,周围剩下的越来越多是黑人……
这种变化直接体现在了学校中。
米歇尔与哥哥入读的小学,本来在芝加哥属于中间水准,但随着人群分化,这里沦为了“贫民窟的学校”。
米歇尔上二年级时,班里的秩序混乱不堪,孩子们闹哄哄的,橡皮乱飞。主班老师厌弃混乱的课堂,将这群穷人的孩子视作一群“坏孩子”,教室搬到了学校的地下室,阴冷昏暗。
米歇尔向母亲抱怨老师,第二天,母亲瞒着她去了学校,将女儿调去了别的班。
她委婉地告诉那位老师:“也许去杂货店当收银员会更适合您。”
许多年后,米歇尔写道:“母亲所做的这件小事改变了我的人生。”
因为,一直留在昏暗的地下室里跟随一位不会教书的老师,“坏孩子”很难知道如何变成好孩子。
母亲并不能将米歇尔送去更好的私立学校,但她尽己所能让儿女远离不必要的伤害。
然而,米歇尔身边的“雪崩”并没有停下来,条件好些的邻居们不断地搬走,人们开始将中产社区的垮塌称作“白人的大逃离”。
渐渐地,父母不再将她视作孩子,家里开始开诚布公地谈论——枪支、毒品、种族、不平等和性。
父母知道,在越发两极分化的环境中,孩子们要学会小心、谨慎,你走错一步,就可能从安稳的生活堕入贫穷。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米歇尔被忧患驱赶着,考入了普林斯顿大学。
1981年米歇尔上大学时,她的社区96%都是黑人居民
反正又不会死
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米歇尔成为了一名律师。
她似乎摆脱了童年的忧患,过上了光鲜亮丽的金领生活,可这份工作却令她身心疲惫,她明白,自己之所以在律所打拼,不过因为这能满足她的生活所需,摆脱贫穷的隐忧。
可与奥巴马的相遇,却成为了米歇尔的人生拐点!
奥巴马穷。
他有能力挣大钱,但偏偏却选择了报酬并不丰厚的公共事业。
奥巴马大大咧咧。
他租住在便宜的公寓里,从不叠衣服,也没有买豪宅的野心,他只是乐呵呵地鼓励米歇尔消除顾虑,向着让自己开心的方向前进。
母亲告诉米歇尔:“你要先挣钱,再考虑成就感。”
但奥巴马告诉她:“你尽可以跳到一个未知领域,反正又不会死!”
显然,米歇尔的父母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女儿,但她还需要继续成长。
米歇尔决定跳出金光闪闪的律所,从事她更加认同的公益事业。
我举起针,扎进肉里
我们常说,女孩的一生要经历三个阶段。
成为女人。
成为妻子。
成为母亲。
这三个阶段是绝大多数女性的人生范式,但当每个人套上同样的角色时,感受却各不相同。
当米歇尔踏出第一个舒适圈后,她又有了新的挑战
——生育。
生孩子是道鬼门关。
有时候,怀孩子也要脱层皮。
奥巴马夫妇无法自然受孕。
米歇尔写道:“事实证明,两个彼此深爱、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强烈进取心的人并不能凭意志力怀孕。生孩子不是能打拼的事。不管我们多么努力地尝试,但努力和回报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我们曾经怀孕过一次,那让我们忘记了所有的烦恼,欣喜若狂!但几周后,我流产了,我们的乐观情绪被摧毁了。看到女人带着孩子在街上走,我心底感觉到一阵渴望的疼痛,紧随而至的是强烈的挫败感。”
流产让米歇尔身上的每个细胞都感到孤独、痛苦和意志消沉。
不得已,夫妇俩只能求助于人工受孕。
也就在这时,米歇尔第一次对奥巴马有了一丝怨恨。
她感到了自己作为女人的巨大牺牲。
他可以正常上班,她却每天要做B超检查监测排卵。
他不需要抽血,她却需要不断抽血和体检。
他只需要去医生办公室提供精子,而她却要孤独在家,一次一次举起排卵针,扎进肉里……
两个月的尝试后,米歇尔怀孕了。
他们迎来了第一个女儿。而米歇尔也步入了她人生的下一阶段:
成为母亲。
走到离婚边缘
2001年,米歇尔再次通过人工受孕诞下了二女儿。
但她却愈发疲于奔命。
养孩子的花费几乎耗尽了夫妻俩的储蓄。
米歇尔在兼职工作,奥巴马开始从政,忙得脚不沾地,家里方方面面的事都落在了米歇尔头上。
有一次,米歇尔需要面试新工作,却无人帮忙。
她不得不带着三个月大的女儿去面试,一边与老板谈话,一边担心女儿的尿布是不是快漏了?
米歇尔要应对的事情越来越多,计划清单越来越长,她的空闲时间几乎为零,每天忙于两份兼职工作,还要照顾两个孩子,她的世界好像变成一坨浆糊,生活与工作的界限早已模糊不清……
丈夫繁忙的日程让她难以忍受!
奥巴马为了安抚妻子,经常告诉她“我在路上了”、“我快回家了”,但这根本不代表他真正回家的时间,有时他在路上了,还会半途停下来与同事聊很久,有时他快到家了,还要迅速钻进健身房跑会儿步。
米歇尔和孩子们等着爸爸回来吃晚饭,可经常等着等着,孩子都呼呼大睡了,还等不来晚归的爸爸……
等奥巴马真回到家,米歇尔早已气疯了!
他俩开始频繁且激烈地争吵。
婚姻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改变他,不如改变你
迫不得已,他俩坐进了婚姻咨询室。
在婚姻咨询中,米歇尔渐渐意识到,与其改变丈夫,不如改变自己。
“我渐渐意识到,我有办法让自己更开心,不必非要他退出政界转而从事其他工作——这是不切实际的希望。我耗费了太多精力,为他能否赶回家吃晚饭而烦恼,结果不管他在与不在,晚饭本身已经不再有趣。”
“他在努力改进,但我也做了我的调整。”
“首先,我下决心让身体变得更健康——我回到了健身房中,这个新的生活规律改变了一切:平静与力量,这两样我担心自己正在失去的东西,回来了。”
“其次,在回家吃饭这个难题上,我定下了更适合我和女儿的时间表,并严格遵守,每天晚饭时间是下午六点半,洗澡七点,接着亲子阅读,八点熄灯睡觉。这个作息雷打不动,这就把责任放在了爸爸身上,他要么赶得上,要么赶不上。”
米歇尔写道:生活不是要等男人回家才开始。
她告诉女儿:“我们不等爸爸,是他要赶上我们。”
米歇尔达成了婚姻的妥协。
“对于婚姻里出现的几乎所有问题,不管你是谁,面对的是什么事情——你要想办法去适应。如果你永远陷在里面,那就真的没有选择了。”
她刻意收敛了自己的雄心壮志,为女儿们留出精力,让奥巴马继续干他的事业,让他追寻梦想。
她努力接受与丈夫的不同。她的目标是维持家庭正常稳定地运转,而这永远不是他的目标。
他在家时会与女儿尽情地玩耍,但离开妻女也是他工作的一部分。
他有两个家庭,一个属于妻子与女儿,另一个属于他的选民。
但米歇尔不抱怨了。
她按部就班地生活着——健身房、工作、家,循环往复。用洗碗机洗碗,坚持带着孩子上游泳课、足球课、芭蕾课。
她不是贤妻,而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她的义务不是围着谁转,而是让自己开心。
成为自己
除了家庭、工作、孩子,你还是你,你要为自己而活。
奥巴马入主白宫后,米歇尔便组织了定期的闺蜜相聚,起名为“训练营”,提醒自己和其他已为人母的女性,要懂得在生活中寻找平衡,时不时放下那些所谓的头等大事,一心一意地关注自己,使她们敢于对自己的孩子、配偶、同事说:抱歉,亲爱的,我要为自己而活。
她也在白宫里开辟了菜园,倡导劳动的快乐,并种植有机蔬果,让父母们意识到健康饮食的重要。她还邀请了不同肤色的孩子到白宫做客,分享成长的故事,激励他们突破眼前的局限,追求更好的生活。
她还邀请女孩一起参观牛津大学,这些女孩成绩并不优秀,而是被认为没有充分发挥潜力的孩子。米歇尔希望通过这趟牛津之旅告诉女孩们:你们的人生不仅如此,关于女孩的美好与希望是真实的!
米歇尔告诉人们:女人的人生,其实有四个阶段。
成为女人。
成为妻子。
成为母亲。
还有,成为人。
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有趣,依附或者分离,都勇于承担人生的选择。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永不放弃继续成长的可能。
看完米歇尔的文字,昱子不禁感慨:她走过的路,难道不也是许许多多妈妈的路吗?
我们为了孩子、为了家人辗转反侧、呕心沥血,可对于孩子、对于家人,这真是他们需要的吗?我们都说着爱自己、做自己,可如果不在自己身上做文章,却在别人那里找答案,又怎么成为令你心满意足的自己呢?
做自己,不是说说而已,也不是仅仅为了表达疲惫与厌倦,而是真正地出发、行动,去选择、去学习、去进步、去快乐!
在文末,米歇尔就写道:
“虽然如今我已经五十四岁,但我仍在追求进步,我希望未来的我能够一如既往、永不停歇。”
“对我来说,’成为’并不意味着到达某个位置或者达到某一特定目标,相反,我认为’成为’是一种前进的状态,一种进化的方式,一种不断朝着更完美的自我奋斗的途径,这条道路没有终点。”
对于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呢?
女性主义者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写道: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就的。
父母的提醒、老师的教诲、亲友的议论、社会的文化、舆论的演绎,都塑造着女人“应该的样子”,但“应该”不意味着必然,千万不要只剩下妻子和母亲这两个角色,活得标准,却也容易绝望。
《成为》的英文原名,叫做Becoming,是一个进行时态,它意味着“正在成为……”。
可成为什么?
答案,属于每一个正在阅读本文的
——你。
#本号主人#
作者:
你好,我是昱子,一位话筒前的新闻人,一个曾经的高考状元,还是一个顽皮男孩与一个乖乖女儿的“臭妈妈”。我会和您一起看世界,说人话,聊真事。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二孩妈妈进化论,一个温暖、有趣、有用的成长伙伴!
关注我,你可以得到:
1、最新的育儿资讯,紧跟养育趋势
2、接地气的新闻解读,看社会事件如何影响家庭生活
3、真实的女性成长故事,从小细节收获大成长
我愿成为一位温暖、有趣、有用的成长伙伴,与你一起摆脱泥泞、走向新生!
孩子的成长史 | 妈妈的进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