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祖籍凉州(今武威市)的说法是怎么来的?这篇文章,为您解惑!本文首发自公众号慕容洞唐整理凉史,微信公众号ID:DongTang201
1993年7月1日周星驰主演的无厘头喜剧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在香港上映,在28日内创下4017万票房,成为当年香港港产片票房冠军。[1]
该影片中唐伯虎以极短时间画出《椿树秋霜图》的情节让笔者印象深刻,落款“晋昌唐寅”也给足了镜头。吴县人唐伯虎[2],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落款和印章写作“晋昌唐寅”呢?
这个落款是电影导演李力持的临时加戏,还是作曲家黄霑的即兴发挥?[3]真实的历史中,究竟是有没有“晋昌唐寅”呢?来看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烧药图》即可解惑。
▲明代唐寅《燒藥圖》卷,尺寸:28.8×119.6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石渠宝笈续编》有著录,此画原本为清宫旧藏。
据本幅拖尾祝允明(1460年-1526年)《医师陆君约之仁轩铭》,此画是唐寅为答谢医师陆约所作。画右方有款题:
人来种杏不虚寻,
仿佛庐山小径深。
常向静中参大道,
不因忙里废清吟。
愿随雨化三春泽,
未许云闲一片心。
老我近来多肺疾,
好分紫雪扫烦襟。
晋昌唐寅。
《烧药图》一出,“晋昌唐寅”便有了太多不靠谱的解释。其中原因一是对史料典籍的记载有曲解,二是没有对出土文物做进一步的深究。要下确切的结论,就要做到史料典籍和出土文物互相对应,笔者不远万里从洛阳远赴凉州,终于在五凉文化博物馆找到了晋昌的来源。
《前凉晋昌太守梁舒墓表》碑额竖篆书“墓表”二字,碑文隶书,全文如下:凉故(凉朝的),中郎(郎中)、中督护(前凉特置)、公国中尉(凉公国前凉特置)、晋昌太守(晋昌郡太守)、安定郡乌氏县梁舒(已经乔治的武兴郡乌氏县人),字叔仁。夫人故三府录事、掌军中候、京兆宋延女,名华,字成子。以建元十二年一月卅日,葬于(武兴郡)城西十七里杨墓东百步,深五丈。[4]
笔者在《凉州文化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找到了对《前凉晋昌太守梁舒墓表》的说明:该墓表是我国现知自铭墓表石刻中,年代最早,极为罕见的纪年文物。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专家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现摘录郑州大学徐诗雨在《西泠艺丛2021年11期(总第83期)》中的原文,供读者参考:“十六国时期王朝更迭频繁,前秦于建元十二年灭前凉,因此墓主梁舒是前凉人,但纪年为前秦。晋昌,治所在今甘肃酒泉市的安西、玉门一带。梁舒是安定郡乌氏(今甘肃省平凉)人。乌氏家族是当地最为兴旺的家族,权力很大,世代做官。所以墓主官职很多,不仅为晋昌太守,还任前凉中郎、中督护、公国中尉。”
对于梁舒墓表属于前凉,而非前秦的说法,笔者与徐诗雨同学基本观点一致。[6]但说梁舒是安定郡乌氏(今甘肃省平凉)人,是有些牵强附会了。安定郡乌氏县,究竟是哪里?《括地志》记载,乌氏故城,在泾州安定县东30里。[7]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安定郡是在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从北地郡划地设置的。安定郡辖县:高平,乌氏,泾阳,安武,彭阳,临泾,安定,阴盘,阴密,三水,祖厉。
三国魏安定郡属雍州,治临泾县(今镇原县南),领临泾、彭阳、泾阳、泾阴、阴密、乌支、朝那6县。西晋安定郡仍属雍州,治安定县(今泾川县北),领安定、临泾、乌氏(乌支复名)、阴密(今灵台县西南)、鹑觚、朝那、都卢7县。
前凉时期,张轨在给西晋政府的奏表里这样写道:“请合秦雍流民移之,于姑臧西北置武兴郡,统武兴、大城、乌支、襄武、晏然、新鄣、平秋、司监等县。”注意,张轨是士族北上的代表性人物。此举,一是解决了流民在土地占有和利用方面的冲突;二是让这些流民逐渐过度成前凉国赋税和徭役的承担者;三是张轨任凉州刺史后心心念念自己的家乡乌支县(今宁夏固原)。
由此得知,梁舒也应是安定郡乌氏(今宁夏固原)人。至于认为乌氏县是今天的平凉,这显然是无稽之谈,在史料典籍中是站不住脚的(请部分人停止你的学术造假行为,不要抹黑凉州文化!!!)
查《新唐书/宰相世系图表》,笔者找到了唐台(《新唐书》中作唐宣)的儿子,前凉开国君主张轨的驸马,唐彬。《晋书·卷四十二·列传第十二》中,有对唐彬的详细的记载。
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年),“八王之乱”开始,天下大乱,张轨于是想占据河西之地(今甘肃西部、新疆东部一带),于是就要求调任姑臧(今武威市)。在朝中官员的支持之下,张轨于永宁元年(301年)被任命为护羌校尉、凉州刺史。
张轨到任后,使立刻领兵击败当时在凉州叛乱的鲜卑,又消灭横行当地的盗贼,斩首万多人,从此威震西土,亦安定了凉州。张轨任用有才干的凉州大姓如宋配、阴充、泛瑗和阴澹为股肱谋主,共同治理凉州。他又劝农桑,立学校,又设与州别驾同等的崇文祭酒、春秋行乡射之礼,在凉州大行教化。[8]
西晋永嘉五年(311年),永嘉之乱爆发。西晋宗室几乎被杀殆尽。西晋在北方的势力仅剩秦州刺史南阳王司马保、凉州刺史张寔和继任的幽州刺史段匹䃅等,司马保、段匹䃅很快也相继败亡;荀藩的弟弟荀组后来也守不住河南而逃到江东。[9]
领有江东的琅琊王司马睿在士族王导等群臣的支持下于317年在建康即位建立了东晋。大量人口为避战乱从中原迁往长江中下游,史称“衣冠南渡”。而还有一些世家大族为避战乱从中原迁往河西,姑臧李氏就是这一时期安家武威郡的(陇西李氏的根源正就是姑臧李氏)。[10]
而唐氏,也因避战乱在凉州定居。前文有讲,晋朝时期安定郡乌氏县属雍州刺史管辖。张轨被派往凉州担任刺史,为了巩固张家在凉州地位,张轨使用最古老也最实用的联姻,让儿子张实与武威贾氏通婚,娶贾氏为正室。张轨的一个女儿则是嫁给了唐熙。[11][12]
唐熙摇身一变成为了驸马都尉,前凉晋昌太守,这就是唐诗郡望晋昌郡的来源。晋昌唐氏开基于前凉,繁盛于隋唐。北魏北海太守唐揣一系,北海唐氏也是晋昌唐氏的一个分支。北海唐氏至唐末又有迁余杭者(唐休复一系)。
苏州和杭州为此争议不休,苏州人说唐伯虎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杭州人说晋昌唐氏的分支北海唐氏至唐末又有迁余杭。真相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请看笔者的分析。
北凉永和七年(439年)八月,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亲率大军包围北凉首都凉州,迫使自己的妹夫沮渠牧犍出城投降,实现一统北方。北凉永和八年(440年),沮渠牧犍和武威公主沮渠氏迁居平城。
跟随沮渠牧犍的,有凉州吏民3万余人迁往平城(今天的山西大同),这其中包含着一大批学术精英,如赵柔、索敞、阴仲达、江式、程骏、常爽等。
北魏时,唐揣为北海太守,受封'晋昌公'。此一脉,就是北海唐氏。北海是继晋昌之后的,唐氏第二大郡望。今天的山东,正就是北海唐氏的聚居地。
晋昌唐氏的繁盛,在唐朝。李渊起义主要谋士唐俭,了解一下?
莒国公唐俭,其祖上乃是前凉张轨的外孙唐辉,其实唐氏家族乃是凉州人也!唐太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谥曰襄,陪葬昭陵。唐俭家族与李唐皇室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一段关系,是唐俭的嫡子唐义识(又名唐善识),尚长孙皇后的养女豫章公主为妻。不过唐俭的另一个嫡子唐河上(字嘉会)的墓志,则向我们展现了唐家与李氏皇族更加紧密的一些关系。
《大唐故殿中少监上柱国唐府君(嘉会)墓志铭并序》:释褐东宫千牛,升景胄也。寻应诏射策乙第,授东宫通事舍人,又除尚书虞部员外郎。
唐嘉会以皇太子李承乾的东宫千牛一官出仕,随后又升为东宫通事舍人。不过,如果单以此就认为唐嘉会仅仅是李承乾的心腹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唐嘉会在前妻元氏逝世后,又娶了阎立德的女儿阎氏为妻。
众所周知,魏王李泰的妻子阎婉即工部尚书阎立德的长女,换言之,唐嘉会与李泰有着连襟的关系。唐嘉会的母亲就是元氏。
到了这里,你以为唐家和李氏的关系就此告一段落了吗?《旧唐书·唐俭列传》又告诉我们:俭孙从心,神龙中,以子晙娶太平公主女,官至殿中监。晙,先天中为太常少卿,坐与太平连谋,伏诛。
唐从心即唐嘉会之子,他的儿子唐晙又娶唐高宗李治的外孙女,太平公主之女为妻。至此,唐俭的小儿子唐观之女唐氏为唐睿宗孺人,死于武则天长寿二年正月二日,与当时的刘皇后、窦德妃、崔孺人等人一同遇害。
▲大唐安国相王孺人晋昌唐氏墓志铭并序
唐氏和李氏的先祖,都曾为前凉幕僚。姑臧李氏和晋昌唐氏联姻,不难理解。陈寅恪先生所讲的“凉州文化,承前启后,继绝扶衰”。在晋昌唐氏这里,就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脉络。[13]
笔者为更好梳理,将其总结为“姑臧遗风”。后世的明朝唐伯虎就以前凉晋昌唐辉为自己的祖先,自称晋昌唐寅,这正是“姑臧遗风”的延续和传承。
现有凉州饱学宿儒唐炯先生的墨宝在凉州城内广为流传。唐炯,武威著名金石学家,笔名伯虎后人,号凉州六无居士。其书画作品气韵生动,形神兼备,师古不泥,个性强烈。
笔者搜集了唐炯先生部分作品的图片,供读者朋友们欣赏。
当然,「虎年说虎」肯定是少不了老虎的。下面一起欣赏“凉州画虎王”杨宗茂老师的作品。慕容洞唐在这里祝福你:問候來,祝福NOW,Happy 虎 year樂逍遙!
▲武威画虎才子杨宗茂作品
[1]1993年全年十大最卖座香港影片如下(首轮) . 香港票房有限公司..
[2]《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唐姓部/第二百九十一卷》:“明,唐寅吴县人”
[3]许育民. 【唐伯虎点秋香25年】星爷钟情《龙珠》元素粗口对联原出自黄霑. 香港01. 2018-07-01
[4]徐诗雨.十六国时期西北地区碑刻书法艺术特征分析——以《前凉晋昌太守梁舒墓表》为中心[J].西泠艺丛,2021(11):67-71.
[5]前凉梁舒墓表. 所属图书《凉州文化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出版日期:2019-08-01. 所属章节梁舒墓表. 地方史志.ISBN:978-7-5203-4900-0
[6]《晋书·卷十四·地理上》:元康五年,惠帝分敦煌郡之宜禾、伊吾、冥安、深泉、广至等五县,分酒泉之沙头县,又别立会稽、新乡,凡八县为晋昌郡。
[7]《史记-匈奴列传》引《括地志》说:“乌氏故城,在泾州安定县东30里,周之故地,后入戎,秦惠王(前337-311年)取之,置乌氏县也。”
[8]《晋书·卷八十六·列传第五十六》:轨以时方多难,阴图据河西,筮之,遇《泰》之《观》,乃投策喜曰:“霸者兆也。”于是求为凉州。公卿亦举轨才堪御远。永宁初,出为护羌校尉、凉州刺史。于时鲜卑反叛,寇盗从横,轨到官,即讨破之,斩首万余级,遂威著西州,化行河右。以宋配、阴充、氾瑗、阴澹为股肱谋主,征九郡胄子五百人,立学校,始置崇文祭酒,位视别驾,春秋行乡射之礼。秘书监缪世征、少府挚虞夜观星象,相与言曰:“天下方乱,避难之国唯凉土耳。张凉州德量不恒,殆其人乎!”及河间、成都二王之难,遣兵三千,东赴京师。
[9]川本芳昭‘中国の历史05、中华の崩壊と拡大。魏晋南北朝’(讲谈社、2005年2月)
[10]澳门大学李凭《李弇后裔的迁徙经历与文化传承——<北史•序传>读后》:东晋太兴二年(319),前赵刘曜定都长安,司马保遂自称晋王与之对抗。不幸,第二年即太兴三年(320)五月,上邽发生饥荒,晋王所属部众内讧,司马保被部将张春等人杀死。事变之后,司马保的部众溃散,一部分逃往位于上邽西北方向的凉州。对此,《晋书》卷八十六《张寔传》中有所记载:“会(司马)保薨,其众散,奔凉州者万余人。”此句与上引《序传》所言“(司马)保政刑不修,卓率宗族奔于张寔”之语可作互证,表明李卓、李弇兄弟从属于这批由司马保帐下投奔凉州的逃亡者,他们抵达的时间应该在太兴三年五月之后。其时凉州被张寔的前凉政权盘踞,治所在姑臧。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李卓投奔张寔并非个人行为,也非仅仅与李弇的联手,而是“率宗族”的集体举动。
[11]《古今姓氏书辩证·卷十五·十一·唐》:彬,字儒宗,二子熙、极,熙太常丞,娶凉州刺史张轨女,永嘉末遂居凉州,生郓字子产,仕前凉凌江将军。徙居晋昌,七子:伯,廉,威,季贤,幼贤,孝达,季礼。威为永世令,生弘,三子瑶、偕、咨,号三祖。
[12]《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唐姓部/第二百八十九卷》:“晋,唐彬、唐谌、唐嗣、唐岐、唐熙、唐宏、唐辉、唐威、唐弘、唐瑶。”
[13]牛津大学汉学教授陈寅恪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一书中,对“凉州文化”有这样的概括:一是五凉文化是隋唐制度渊源之一。该书写道:“隋唐之制度虽极广博纷复,然究析其因素,不出三源……又西晋永嘉之乱,中原魏晋以降之文化转移保存于凉州一隅,至北魏取凉州,而河西文化遂输入于魏,其后北魏孝文、宣武两代所制定之典章制度遂深受其影响,故此(北)魏、(北)齐之源其中亦有河西之一支派,斯则前人所未深措意,而今日不可不详论者也。”二是五凉文化承前启后。该书写道:“秦凉诸州西北一隅之地,其文化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西开(北)魏、(北)齐、隋、唐之制度,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五百年间延绵一脉,然后始知北朝文化系统之中,其由江左发展变迁输入者之外,尚别有汉、魏、西晋之河西遗传。”三是凉州保存了中原文化。该书写道:“惟此偏隅之地,保存汉代中原之文化学术,经历东汉末、西晋之大乱及北朝扰攘之长期,能不失坠,卒得辗转灌输,加入隋唐统一混合之文化,蔚然为独立之一源,继前启后,实吾国文化史之一大业……河陇一隅所以经历东汉末、西晋、北朝长久之乱世而能保存汉代中原之学术者……当中原扰乱京洛丘墟之时,苟边隅之地尚能维持和平秩序,则家族之学术亦得藉以遗传不坠。刘石纷乱之时,中原之地悉为战区,独河西一隅自前凉张氏以后尚称治安,故其本土世家之学术既可以保存,外来避乱之儒英亦得就之传授,历时既久,其文化学术遂渐具地域性质,此河陇边隅之地所以与北朝及隋唐文化学术之全体有如是之密切关系也。”四是阐述了繁荣浑厚的五凉文化。该书写道:“凡河西区域自西晋永宁至东晋末世,或刘宋初期,百有余年间,其有关学术文化者亦可窥见一二。盖张轨领凉州之后,河西秩序安定,经济丰饶,既为中州人士避难之地,复是流民移徙之区,百余年间纷争扰攘固所不免,但较之河北、山东屡经打乱者,略胜一筹。故托命河西之士庶犹可以苏喘息长子孙,而世族学者自得保身传代以延其家业也。又张轨、李暠皆汉族世家,其本身即以经学文艺著称,故能设学校奖儒业,如敦煌之刘昞即注魏刘劭《人物志》者,魏晋间才性同异之学说尚得保存於此一隅,遂以流传至今,斯其一例也。若其他割据之雄,段业则事功不成而文采特著,吕氏、秃发、沮渠之徒俱非汉族,不好读书,然仍能欣赏汉化,擢用士人,故河西区域受制於胡戎,而文化学术亦不因以沦替,宗敝之见赏於姚兴,斯又其一例也。至於陇右即晋秦之地,介於雍凉间者,既可受长安之文化,亦得接河西之安全,其能保存学术於荒乱之世,固无足异。故兹以陇右河西同类并论,自无不可也。”五是姑臧城的建筑格局影响了北魏及隋唐都城的营建。该书写道:“前后凉之姑臧与后来北魏之洛阳就宫在北而市在南一点而言,殊有相似之处。又姑臧本为凉州政治文化中心,复经张氏增修,遂成河西模范之城邑,亦如中原之有洛阳也。”
问:在雍凉(今武威市),有哪些关于“虎”的地名?
答:老虎沟、大虎目盖沟、小虎目盖沟、卧虎石、老虎沟村、老虎口、老虎山、老虎顶、老虎沟、土老虎、老虎沟顶.....(如有遗漏,请留言补充)
*关于“凉州唐氏”、“凉州唐伯虎”,见本人网发“虎年说虎系列文章”、“武威唐伯虎”,或检索“慕容洞唐虎年说虎”、“慕容洞唐说唐寅”即可阅知详细。欲知更多秘密,待本人后续。*本文未完待续,欢迎关注。转载请留言~ *笔者才疏学浅,如有遗漏错误还请各位同仁同学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