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物理》或是《理论力学》中我们都学习了点的合成运动,无论是位移合成还是速度合成,我们一直都很好的遵循着:“绝对运动=牵连运动+相对运动”这个规律。如图一所示。
其中OXYZ是定参考系,O1X1Y1Z1是动参考系,点M为动点。我们很容易理解:
该式两边对时间t求导,则容易推出点的合成运动速度的关系:
则式(1)化为:
该式两边对时间t再求导,则推出当牵连运动为平动时的加速度关系:
直到这一步,我们都很容易理解。就像我们在火车里走动一样,非常容易计算我们的绝对速度和绝对加速度。但是,意外还是发生了,当牵连运动为转动时,合成加速度的公式不再适用,而变成了:
多出来的ak是什么东西,它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学名叫科氏加速度,是由法国物理学家科里奥利于1832年在研究水轮机转动时提出的。科氏加速度出现的即突兀又难以理解,从名字上我们也很难知道它是干什么的,但是它又是如此重要,因为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时候参考系会选为地球,而地球是无时无刻都在旋转的,所以很多问题必须考虑科氏加速度。例如远程导弹发射后准确的落点。北半球河水向北流动时为什么右岸冲刷的比左岸剧烈。在田径比赛中,长跑项目运动员为什么都是沿着逆时针方向跑动的。这些问题的解释都离不开科氏加速度。今天我们就来认真学习一下科氏加速度是怎么产生的呢?
其实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当牵连运动为转动时,我们在对式(2)求导时,
由于动系的坐标轴单位矢量i1、j1、k1不再是常量,而是会随时间改变方向的变量,对其求导后不再为0,所以,会多出一项科氏加速度。
为了具体推导出科氏加速度,首先推导泊桑公式。泊桑公式表示了大小不变,只有方向变化的矢量的导数公式。如图二所示。设动参考系O1X1Y1Z1以角速度为ωe绕Z轴做定轴转动,Z1轴的单位矢量k1的矢端点A的矢径为rA,O1点的矢径为rO1,则:
经联立上式并求导计算可得:
即可推得泊桑公式为:
现在我们正式推导科氏加速度。如图三所示。设动参考系O1X1Y1Z1以角速度为ω绕Z轴做定轴转动,动点M的牵连速度:
依然利用式(2)
对时间t求导得。
科氏加速度推导完毕。(水平有限,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最后,想和大家介绍一下科里奥利这个命运多舛的科学家。
科里奥利出生于18世纪的巴黎,他的父亲是皇家陆军军官。本来他应该一辈子衣食无忧,然而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年代,父亲服役的国王是著名的路易十六,国王被赶下台。父亲只能带着他逃离巴黎,到一个小镇上开了一家小工厂。科里奥利勤奋好学,没让爸妈失望。16岁的科里奥利就以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毕业后他进了公路桥梁学院,并被送到山里半工半学工作了4年,工作环境恶劣,科里奥利的身体也不太好,命运对他也雪上加霜,他的父亲不幸去世,这时他刚刚24岁。
在科里奥利艰难的时候,命运也给他了转机,他受到了母校的邀请,到学校当老师,并被当时的学校领导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柯西重视,推荐科里奥利到他手下搞科研。喜欢做研究的科里奥利,在这个地方如鱼得水,刚3年就成了教授,然而没过多久,命运又和他开了一个玩笑,法国经历了大革命后的复辟和反复辟等浩劫。柯西因反对新政府的政策,离开了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学校多次邀请科里奥利接任柯西,只要他宣誓效忠现在的皇帝,但科里奥利都拒绝了。此时科里奥利已经38岁。
科里奥利随后离开了母校,到第二母校公路桥梁学院。在资深大牛纳维尔手底下专心搞科研。5年后他发表了多篇影响当时科学界的论文,并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这一年他44岁。
两年后顶头上司纳维尔去世。临危受命的科里奥利接替了纳维尔的工作,担任了院长一职。然而长期的劳累和奔波的他,此时已病魔缠身。5年后,科里奥利的病情开始恶化并不幸去世,这一年他只有51岁。
科里奥利一生有多次高光的时刻。也有风波和低谷,在历史的长河中,他没有显赫的身世,才华也并不十分出众,有的只是勤奋和一个学者的纯粹,醉心于科学研究,将自己短暂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科研和教学工作。由于他朴素的品格和卓越的科学贡献。他的名字被法国人永远的刻在了埃菲尔铁塔之上,到现在仍然是科学界的一颗简单且又明亮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