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自嘉靖之后开始进入多事之秋,东南倭寇、西北蒙古、东北后金还有抗倭援朝,一系列战事接二连三。而在这些战役中都有一支军队的身影,那就是山东蓬莱人戚继光创建的戚家军。
这些战役中,平定浙闽倭寇和守长城御蒙古都有正史明确记载,而后两场战事,也有热心的人考证了一番,认为戚继光的部将参加过。甚至还有人细挖出明与后金的沈阳之战是戚家军的谢幕演出,据说戚家军此前百战百胜,唯独经此一败,令人叹惋。(当然这段史实还需要详细考证,但戚家军确实自万历末年就不见了踪迹)
先不管是否败于后金,总体来说,戚家军是明军精锐中的王牌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不过,有趣的是,这支战斗力超强的军队,其兵员竟然主要是浙江。考虑到明清两代,领兵主帅都有招募家乡子弟的习惯,那为何戚家军的主帅戚继光不从家乡山东招募士兵,而选择浙江作为兵源地呢?是因为山东兵的战斗力比不过浙江兵么?
(位于蓬莱的戚继光故居)
有观点认为,山东兵并不是比过浙江兵,而是因为抗倭地点在东南沿海,水网密布,北方士兵不适合地形环境。这种说法乍得一听好像很有道理,但仔细一想并站不住脚,因为以浙江人组建的戚家军不仅仅是在东南抗倭,在北方长城一带抵御蒙古也战绩彪炳,难道浙江人还比山东人更适应长城附近的环境么?
其实如果比较单兵作战能力,浙江兵肯定是不如山东大汉的,因此原因只能从别的地方找。
笔者认为,原因主要在于地域性格。山东人看似身材高大,但思想传统胆气不足,尤其不擅长团队作战;而明代的浙江义乌一带,不像现在经济这么发达,当地人不少以挖矿为业,民风相对彪悍。其实,除了浙江,广西、川西都是优秀的兵源地。
其实,左传的曹刿论战中早就说了,夫战,勇气也,实战情况下,打仗主要靠的是一股气,而不是身材。
(影视作品中的戚家军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