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这个地球有很多动物的存在影响着整个生态平衡,每个物种都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通过食物链的关系,物种之间起到互相依存、互相牵制的作用。一旦食物链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但由于人类的捕杀和某些原因,使得这些动物少之又少。今天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史上最稀有的动物
1、斑鳖
斑鳖又名斯氏鳖,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稀少极其珍贵,是龟类中最濒危物种之一,全球已知存活仅3只,其中苏州动物园1只、越南同莫湖1只、越南宣汉湖1只,分布于亚洲,中国分布于长江下游及太湖周围。由于人类的肆意捕杀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1972年以来,斑鳖存世数量寥寥无几。它们是一种极其长寿的动物,曾经在苏州西园寺中的一只雄性斑鳖,经历了400多年最终于2007年寿终正寝。
2、加湾鼠海豚
又名港口豚、太平洋鼠海豚、是鲸豚类中体型最小的一种,是墨西哥加利福尼亚湾北部的特有物种。加湾鼠海豚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鲸豚类动物,被称为“海洋熊猫”,自1996年便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到2018年3月,则仅有12只,由于栖地范围狭小,再加上容易被渔网困住,这些都是其致危的主要原因。
3、爪哇犀牛
爪哇犀牛可以说是现在最为珍稀的猛兽,它在世界上仅存35头,是极度濒危的物种,三个亚种已有两个已经灭绝。到目前为止,人类还不十分清楚爪哇犀牛的习性,一个原因是爪哇犀牛数量极少,另外一个原因是即使住在保护区中,犀牛仍然会选择人迹罕至的地方单独栖息。爪哇犀的分部区原本非常广泛,远不只爪哇一地,在中国和东南亚大多数国家都有分布,但由于人类的不断摧残,印尼的爪哇岛成了它如今的唯一幸存地。
4、远东豹
又叫做东北豹,曾经广泛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东北黑龙江、吉林和朝鲜半岛北部的森林中。现在东北豹是全球极度濒危的大型猫科动物,据国际最新的统计数据其种群一直未超过50只,仅分布于中国和俄罗斯,其濒危状况已经引起全球的关注。栖息地的破坏、偷猎、以及大量捕杀食草动物是远东豹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
5、鸮鹦鹉
一种夜行性鹦鹉,全身披上黄绿色的细点,是新西兰的特有种,也是世上唯一一种不会飞行的鹦鹉。自从新西兰的人类活动日渐频繁后,鸮鹦鹉的个体数目便开始大幅下降,截止2012年,鸮鹦鹉的数量有126只,其中包括78个养殖体成鸟,数量极其稀少。鸮鹦鹉从不怕陌生人,遇到惊吓时,它们通常是一动不动,有时也会及时爬到树上,但因为自己不会飞行,却又喜欢试图从树上飞下来,直接导致伤亡。
6、白狮
克鲁格狮的变种,产于非洲。白狮上世纪首次在南非被人发现,截止2009年全世界仅有大约130只白狮。有科学家研究表明,白狮可能是一种远古的品种,生活在北极等较为寒冷,后经生物演化,这一物种逐渐消失,但白色毛色的基因仍存在于现今少数黄色非洲狮的体内,所以最初在南非发现的白狮幼儿的父母都是普通黄色毛色的非洲狮,后经人为饲养繁育,形成了现今的白狮家族。
7、扬子鳄
扬子鳄是一种中国特有的短吻鳄,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估计现今野生扬子鳄总共只有130-150只,而且正以每年4-6%的速度下降。中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杀。为了使这种珍贵动物的种族能够延续下去,中国还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扬子鳄的自然保护区
8、红狼
红狼是一种生存在北美洲的犬科动物,毛皮粗短,上体的颜色主要是肉桂红色和黄褐色。红狼虽然也是狼类品种,但是数量却极其稀少,在1980年时就已野外灭绝了,如今野外生存的红狼是人工放养的,截止2018年野生红狼数量已经降至35只左右,人工饲养的红狼有100多种。在成为濒危物种之前,红狼广泛分布在美国东部的森林和沼泽。
9、苏门答腊犀牛
苏门答腊犀牛是现存双角犀属的唯一物种,是现存最小的犀牛,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极危动物,苏门答腊犀牛仅分布在马来半岛,苏门答腊与婆罗洲有零星分布,生活在雨林,沼泽和云林中。由于人类过度捕杀和栖息地受到破坏,该物种已成为极度濒危动物,全球数量仅存200余头。
10、西伯利亚虎
西伯利亚虎就是我们所说的东北虎,世界上非常珍稀的动物之一。全球剩余366-406只。分布于亚洲东北部,即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由于受到栖息地的破坏和偷猎导致其种群的数量直线下降,一个世纪以来,虎的种群数量减少了95%,致使这一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如今面临着灭绝的危险,至2015年初统计,世界上仅存野生西伯利亚虎仅500头之内
保护地球,保护稀有动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好了,今天的知识分享就到这里了,关注我。每日分享科普新知识,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