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李剑锋 摄
“过去近40年时间,广州开发区始终是全国最具实力、最具活力、最具效益的开发区之一。”7月7日召开的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院长何德旭表示,该区为全国经开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借鉴、参考和样板。
就在几天前,广州安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上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上市公司累计达到80家,该区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全国经开区首位。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全国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在对广州开发区开展调研的基础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形成了《广州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及示范意义》课题报告。
此次研讨会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总结黄埔样本的同时,一起“把脉”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发展,为广州和全国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南方日报记者 傅鹏 王一晴 通讯员 钟丽婷
为全国探路,近40年厚积薄发
“我们要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需要全国经开区发挥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何德旭介绍,国家级经开区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加快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都发挥“主力军”作用。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全国经开区的支撑。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建立230家国家级经开区,以千分之三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十分之一的地区生产总值和五分之一的工业增加值。
放眼全国经开区,广州开发区一直是排头兵。根据2022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广州开发区综合排名全国第2、实际使用外资排名全国第1,综合发展水平连续7年“霸榜”全国前3。
“过去近四十年的时间,广州开发区始终是全国最具实力、最具活力、最具效益的开发区之一。”何德旭表示,该区已成为全国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经过实地考察和座谈交流等,形成了《广州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及示范意义》课题报告。课题报告总结梳理广州开发区取得的创新实践、发展成就、模式经验及实践意义,探寻未来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全国经开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参考和样板。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闫冰倩表示,课题组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总结广州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之路。比如在协调发展方面,广州开发区在城乡协调上“补短板”、在市场主体协调上“固底板”、在产业协调上“锻长板”、在区域协调上“育新板”,坚持实体经济为支撑,建设协调发展新城区。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开发区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机遇。”闫冰倩表示,进入新发展阶段,作为改革开放先行者和全国重要增长极的开发区具有先发优势,将继续为全国高质量发展探路。
把产业做实,在硬科技上勇闯关
当前,广东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广州也提出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专家重点关注广州开发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广州开发区创建至今最大的优势就是引领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广东省社科联三级研究员郑红军认为,制造业当家,要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而智能化是关键。从“制造”到“智造”,需要通过数字技术和信息产业支撑实体经济。
广州开发区一直是广州市实体经济的主战场,集中了1300家规上工业企业,贡献了全市近40%工业产值。目前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新能源等八大产业集群。迈进“十四五”,该区坚定实施“黄埔制造万亿计划”,千亿级的产业集群令人期待。
优势产业再添新活力,新产业加快培育。
“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广州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新思路,寻求在新赛道、新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上的突破。”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业强提出,广州开发区强在科技创新,如何把中小企业组织起来,在硬科技上“勇闯关”,是眼下应该重点做的事情。
科技要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离不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茁壮成长。目前,广州开发区已集聚4万余家中小企业。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超2500家、瞪羚企业超5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1家、国家级“单项冠军”18家,数量稳居全国经开区第一。
广东金融学院副校长、教授易行健建议要对标发达国家的科技园区、工业园区,不断实现“卡脖子”技术突破和创新。
在源头创新方面,广州开发区聚集各类高端研发机构1000多家,其中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9家,占全市一半;纳入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序列9家,占全省近一半。
“科技创新是广州开发区的重要标签,也将成为目前与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院长、教授孙坚强表示要加强科技金融创新,加大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张雪兰也看好金融杠杆的作用,认为要争取国家政策倾斜,在广州开发区启动真正意义上的投贷联动试点,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服务科技创新质效。
营商环境再升级,离成功更近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我们区的‘金字招牌’。”黄埔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梅声洪表示,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不久前,《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发布,提出30个方面重点任务、141项具体改革举措,全力打造有温度、有气象、有格局的开发区。
这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自2018年以来营商环境改革的第6次系统性升级。目前,该区连续4年获评全国经开区营商环境便利度第一,被企业和人才称为“离成功最近的地方”。在王业强看来,营商环境改革正是广州开发区值得在全国推广的经验之一。
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院长、教授傅元海认为,持续提升的营商环境让人、财、物的流通更效率,广州开发区应进一步发挥市场的作用,着力推动现代服务业或者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发展。
“要在大格局中看黄埔,与周围城区、城市联动发展。”广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向晓梅表示,广州开发区不仅要与市内各区联动,也要与周边城市进行联动,发挥区域功能,构建大平台,形成集群效应。
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让广州开发区以开放之姿拥抱世界。2022年,该区实际利用外资193.8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0.91%,占全省十分之一,全市三分之一,居广州市各区第一。
在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文余源看来,广州开发区未来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协同港澳。“只有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这个‘巨人’,成为其核心部件,借助‘巨人’走向世界,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提升自身在国际上的能级。广东正携手港澳,加快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该区应该面向世界、立足湾区、协同港澳,成为广州开放发展的核心。”
今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将依托中新广州知识城、穗港智造合作区、穗港科技合作园、穗澳创新园等重大开放平台,积极推进港澳规则对接、营商环境等改革,全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专家观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院长何德旭:
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命题,广州开发区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经历了不同模式的磨合和调整,实现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广州开发区的示范意义在于坚持有为政府助市场,展现行政服务新气象,激发市场活力,做强改革“头号”工程,提高体制机制工作效能。
广东省社科联三级研究员郑红军:
广州开发区要打造属于自己的“百年品牌”。这需要通过数字技术和信息产业支撑实体经济,打造湾区的领头羊;通过消费引领,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最佳体验地;通过文化引领,打造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黄埔样板”。
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院长、教授傅元海:
广州开发区要引领现代产业的发展,积极推动产业数字化的转型,特别是高端化的发展。广州开发区的目标应不仅仅是科技创新,更要努力提出能够实现国际认同的标准,形成国际品牌,这是未来开发区现代产业做大做强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