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为期度”,“日月”是指太阳月亮,“为期度”,每天每月每年的运转都有周期性。在我们中国历法上,十天叫做一旬,一个月有三旬,这些数字大概记一下,都是中国文化,实际上现在民间还在用。“动静有早晚”,这个天象,宇宙的气象,在理论上所谓早晚就是一动一静之间。夜里睡觉休息是静态,白天醒了以后一切是动态,动静代表了早晚。
“春夏据内体”,现在讲到大的范围,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我们也曾经说过,实际上只有两个现象,一冷一热。冷的开始叫秋天,冷到极点叫冬天,所以秋冬是一个系统,春夏又是一个系统。一年十二个月,三个月为一季,譬如春天是正月、二月、三月。在文学上每季第一个月叫做孟,譬如春季正月叫孟春,孟是老大。如果古代有人叫王孟湘,我们就晓得他是家中长子;二月叫仲春,仲就是老二;三月叫季春。夏季孟夏、仲夏、季夏也都可以用的。一年当中春秋的道理,讲十二辟卦时也讲过是“持平”,温和、不冷不热,刚好!
这里说“春夏据内体”,同我们做功夫有关系了!就像打坐时,有些人说手发暖,坐起来出汗了,热得不得了,衣服都要脱掉,或者睡不着觉,被子盖不住。所以学中医也要懂这个道理,有时候发烧是病象,中西医都晓得发烧并不一定是坏事,有时候让它烧一下再来治疗。发烧就是白血球来啦,把里头的细菌用高温杀死,再来治疗这个传染性的病。
“从子到辰巳”,拿一天来讲就是夜里子时阳气发动,子、丑、寅、卯、辰、巳,六个阶段,直到上午十一点钟;拿一年来讲是上半年。
“秋冬当外用”,秋天、冬天当外面用。“自午讫戌亥”,就是下半年。拿一天来讲,每天从午时开始,直到戌亥时,就是下半天。
“赏罚应春秋”,这是中国古代制度的刑法原理,用现在的话讲是法理学,也可以叫做法律哲学的根据。所以几千年的帝王政治,一个死刑犯不到秋天不杀,尤其春天是不准杀人的。春天生生不已,死刑都不处理,宁可把他关在大牢到秋天再处决,所以叫秋决,有秋收冬藏的意味。
“昏明顺寒暑”,我家乡的土话,晚上叫黄昏,天晚快要进入黑夜了。所以唐宋一些诗词,许多写黄昏的文学,很有味道。讲到文学,李后主的诗词写得好:“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月亮像钩一样弯弯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写得好!如果他写:无言独上西楼,月如盘,那就没有意思啦!又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如果是夜半钟声到酒家,就没有什么道理,更没有什么味道了。“昏明顺寒暑”是晨昏顺应冷热,以气候来讲一个冷天,一个暑天,寒暑代表了一年。
讲了半天同我们打坐做功夫有什么关系呢?先把文消了,现在只解决文字问题。这些书就是中国文化的密宗,它都告诉你了,你懂不进去,就通通没有用;懂进去,全都是修道的法则。做功夫,不管是佛家、道家、密宗、显教,哪一家都违反不了这个原则。这就如同天地一样,你功夫再高道再高,也没有办法把早晨的太阳拉到晚上来用,你做不到,上帝也做不到。所谓“道法自然”,是呆定的。至于说你道修成功了,超越自然,那是另外一回事,已经不是这个肉体生命了,但肉体生命是没有办法违反这个天地法则的。
“爻辞有仁义,随时发喜怒”,后天卦每一卦六爻,六个次序构成的。这一划叫做一爻,为什么叫爻呢?爻者交也。交通的“交”字就是爻字变的,爻就是交的意思,彼此相交,互相交换的关系。《易经》每一卦有卦辞,每一爻有爻辞,是卦和爻的注解。我也提到过一句话,“善于易者不卜”,《易经》学通了的人,不看相不算命不看风水也不卜卦,自己都知道啦,好坏都清楚。《易经》的八八六十四卦,没有一卦绝对好,也没有一卦绝对坏,都是好中有坏,坏中有好。譬如有一卦说“厉无咎”,好呀!好呀!其实一点都不好。“厉无咎”的意思,你小心就不会出毛病,不小心当然出毛病!只有一个“谦”卦,涉及做人的道理,比较起来是六爻皆吉。其他都是有好也有坏,上一爻好,下一爻不一定好;昨天好,今天就坏。同我们人一样,昨天精神旺得不得了,到了今天忽然烦闷起来;昨天胃口好,今天消化不良要吃胃药。人的身体同天气和卦象一样,随时会变,你有办法能够做到不变吗?行住坐卧都是那个境界不变,你做得到吗?做到就差不多啦!所以“爻辞有仁义,随时发喜怒”,等于我们的情绪变化一样,没有一定的。
“如是应四时”,这样对应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五行得其理”,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配合五脏。我们要讲一下啦,尤其学中医的要了解,肺属金、肝属木、心属火、肾属水、脾属土。提到肾脏要注意,中医讲肾脏,不光是西医讲的两个腰子,而是包括甲状腺、肾上腺的荷尔蒙,乃至生命的元气,发动整个生命系统的动力。肾脏属于水,属于坎卦,换一句话说,肾亏就是荷尔蒙生长分布不平均。土是脾胃,讲脾胃就很严重了,因为我也不是医生,所以乱讲是不负责任的。中医注重的是脾胃能够消化的那个动力。有些人消化不良,说自己有肠胃病,肠子是肠子,胃是胃,要分清。胃消化了就到肠子里去,如果这个肠子——水管推动不得力,水管不通,大便就堵塞在那里。所以学道家的人为什么都学医而且必然懂医?因为他自己做功夫,与书本上读的医学知识不同,他每一步走到哪里,五行起的变化清清楚楚。
譬如有些同学跑来告诉我,老师啊,我有心脏病!我问,你做过检查了吗?哪里痛?他们指胸口。我说心脏在那里吗?没有人心是在正中间的,世界上人心都是歪的,这里痛很可能是食道和胃消化不良的问题。这个食道管看起来简单,但是我们平常人不容易通的,这一节气脉完全通了,这个人就没有杂乱妄想,随时都可以安定清净。这个道理像玻璃杯盛牛奶,喝完了以后,玻璃杯还是沾了牛奶。我们吃了猪肉、牛肉、青菜、萝卜,咽下去都有些粘在食道壁上的,但是一般人不会有感觉。如果这个管道完全干净,妄念就没有了,思想就清净了,这是绝对有道理的。
因此中国道家以及学瑜伽术做功夫的要洗胃,洗胃有各种方法。一种是内洗,每天把舌头向上向后卷,练习向内舔,舔到小舌头就会呕了,这是一种洗法。还有一种瑜伽洗法,把舌头拉到外面,能够把舌头舔到鼻子,那功夫练得很苦。据说佛的舌头可以舔到发际,我们普通人舌头都很短。你问为什么要练这个?我告诉你,年纪越大舌头就越短越僵化。你问老先生吃过没?他回答:吃!吃!吃过了!他舌头短了,是不是啊?要死的时候,噎!噎!他就死掉了,那个舌头就封锁住了,所以练这个舌头同健康长寿很有关系的。
舌头为什么硬呢?你去看杀猪就知道,我们小的时候乡下杀猪,杀猪的把喉咙这里一刀切开,肚子拉开,把食道管一把抓,连舌头五脏六腑一串提出来,如果发现舌头僵硬,这猪就有问题。所以一个人身体要自己知道,有时候舌头发苦,舌头没有味道,早上起来镜子里一看舌苔是白的、黄的、红的颜色,不同的颜色就晓得哪一方面有病。所以中医的诊断要看看舌头,就诊断出来病在哪里,那叫做舌诊。有些舌头一吐出来,上面像锅巴一样一条一条,那很严重,里面在严重发炎。不只是舌头,连眼睛、耳朵也能反映五脏六腑的情形。高明的中医跟西医诊断下来相同,人体就是表里动静之间相应,也就是“五行得其理”。
瑜伽术还有另外的洗胃法,要弄一块纱布,哎!你们不要乱学呀!我可不负责,这里只是讲学,我没有功夫我也不懂道,我只讲学术性的给你们听。用一块很长的纱布慢慢吞下去,吞满了拉出来,那个味道很难闻,等于现在到医院照胃镜。我们这个人有什么漂亮啊!看到拉出来的布你鼻子都要挟住。学瑜伽的人一礼拜起码要洗一次胃,不然学瑜伽也走禅定路线,一个礼拜有一整天不吃饭光喝水,清理肠胃。这很卫生,这个方式你们可以用。不过你们吃惯了的,很难熬了,半餐不吃就受不了,三餐不吃,二十四个钟头不吃坐在那里简直要叫外婆啦,还不是叫妈!像我们搞惯了无所谓,越不吃越舒服,吃了就想睡觉,昏沉嘛!不吃东西头脑就清醒,这是一种。
给大家讲了瑜伽术,我这个人素来唱反调,人家讲外国的东西好,外国月亮圆,我就骂,中国月亮不圆?不大?你们也不懂!中国的洗胃方法呢?是用葛根清理食道。葛根是一种草,四川很多,把葛根外面绿皮剥掉,里头雪白一节不软又不硬。有一定的长度,量好,这个长度我忘记了,由喉咙管开始,等于现在照胃镜一样,把那个白的葛根慢慢吞下去,那个很软,不会伤到喉咙,不过有点青草的味道。我都自己试过了,因为虽然学会了,我不亲自试过还是不相信,危险我也不怕。我忍一下,硬把它咽下去到胃里,如果不抽出来,它就会给消化了。
当这个胸口感觉有东西,下也下不去,上也上不来,到时间发冷,到时间发烧,那么治疗的办法很简单,吞葛根。吞下去你硬是感觉到有个东西,咚!就掉到胃里去,马上就舒服了。抽出来之后,也不发烧也不发冷了,一身微汗出来,痛快得很。打坐做功夫,有时候也会到这个程度的,因为本身生命有这个功能。世界上的文化都一样,都是人类老祖宗们几千年经验来的。说真的,现在的青年,不知道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是几千年多少人牺牲了生命得出来的经验,你不经意的丢弃就是罪过!我从小专门搜罗古的东西,我总觉得古的东西有它的道理,不能随便轻视,结果自己一研究下来,都是很好的。我从小是一路反对新的东西,现在老了反而接受新的,因为古的我差不多都了解了。
我们先把这个文字消了,下面的注解叫做玄谈,玄谈就是发挥讨论。我们现在又回到这个十二辟卦,诸位把手里这个表好好搞清楚,将来会很有用处。譬如你研究起来,复卦冬至一阳生,冬至是气,大雪是节。冬至是一阳初生处,冬至要吃汤圆,吃汤圆是假的,是叫你注意这个时候可以配合补品了。但是有伤风感冒的话,一点补药都不能吃,有其他毛病也不能随便吃补喔!只要身体内外有一点不清爽就不能吃补,一补就把它封锁住了,病就好不了,所以要特别注意清补这个道理,清理就是补。有些人非常莫名其妙,“哎呀,老师啊!这个清补不算补。”所谓清补,不是说轻微的补药叫做清补,完全搞错了。譬如这个房间,你说墙上破了把它补一补,表面补好了,实际上里头还是破的。还不如干脆把破的清理干净,倒是个新的局面。所以真正的补是把内在的病完全清理干净,因为我们的生命功能自有生生不已的力量,生命自己会补助自己,这就是清补。
过去有一位很有名的老西医,他去世好几年了,四五十年前曾在德国留学,是蒋介石的医疗顾问。他懂中医也会打坐,因为忙得没有时间,抓住一点时间就打坐。那个时候没有计程车,一般人出门坐三轮车,他就坐在三轮车上打坐。有一次我有点头痛,打电话问他,他就帮我开药。实际上他是学医理学的,是医生的顾问,回到国内来他反而变成看病医生了。吃了他的药以后我对他说,你到底是学理论的,药不灵。他说,我本来医术就不好,你何必相信我?后来我别的药试试也不对,又再吃他的药,吃了以后又好了。我又打个电话给他,喂!你的药还是对的。他说,本来就很对。他这个人就那么可爱。
又一次我家里人病了,我说你弄一点什么补血的给他吃。他说,你怎么搞的,别人可以讲这个话,你怎么讲这个话?哪有补血的药?我说,怎么?中医当归总补血吧!女人血亏吃当归。他说,你能把当归里挤出来一滴血,我的头给你!真补血就是打血浆,十毫升的血你能吸收到两毫升就了不起,其余都排泄掉了,吸收它好困难。他又说,如果要吃补血的药,你多吃三块肉就够了。不管中药西药,都没有补血的,所谓补血的药都是刺激你肝脏的功能,自己生出血来。
生命的功能,只要你一口气没有断,把内在清理了就是补,你不需要饮食补啊!乱吃补药被药补死的,我看了很多,所以绝对补不得。以前有一个老朋友住在医院,已经病危了,他太太端来喂他东西,我一看是燕窝!我说:“拿开!不准,这个时候可以吃燕窝吗?”“不行啊!好久没有补了。”我说:“不准!汤都不能喝,补不得啊!”“燕窝不算什么补吧?这是清补。”我说:“他都快不行了,宁可留一点气多讲几句话,有什么事情没有讲完,快讲吧!”
其实只要一口气在,里面清理了就是补。懂得修道的人,年纪大了到那时不要怕死,充其量是死,就完了嘛,除了死还有什么可怕的!对不对?又要死又怕死,你看多可怜!修道人先要懂这个,随时准备死,算不定你还死不掉呢!上礼拜天我夜里上山去,又下雨又崩山,既然上就上了,车开上去,崩山也不管,开!我说有护法神保佑,结果没有事,不知是否真是有山神保佑。既然来了就是一条命,如果咚隆滚下去,就算报销了!早死迟死一样,这有什么怕的呢?怕是在你要去不去的时候,已经决定去了还有什么前途好考虑?后路都不管,还管到前途吗?要有这个勇气才可以修道。
你懂了这个原理,只要把自己心念平息下来,听其自然,念头一空。念头真空掉,一阳来复,复卦,气就来了。念就是气,气就是念。我们常教训人一句话,你这个小孩不要意气用事啊!这就是道家功夫了,对不对?意就是气,气就是意。所以道家讲无火之“炁”,那个不是呼吸了。在佛学里头,那不叫做气,叫做“息”。拿中国字看看,什么叫做息?你们看看,自心谓之息。中国字都告诉你了,自心谓之息,自己这个心就是。结果拼命坐在那里搞气,还记数字,我今天已经数了三千下了。你数三万下心念也没有息呀!你真做到心念息下去,神就凝结了,气就聚了,神凝气聚就一阳来复,复卦来了,你还怕什么病?
可是你要注意哦!任何人的身体,不管男女老幼,复卦一来阳气刚刚发生,麻烦得很,病人的病表面上看起来会加重。懂了这个原理的人,一点都不怕,这个加重是好事。我常常告诉人,一个人跌伤了,尤其吩咐你们年轻女同学做妈妈的,孩子跌倒在地上,没有哭之前不要抱起来,你一抱算不定这个孩子闭气死了。所以看到孩子们跌倒,老太太们就叫旁人不要动!不要动!等一下!等一下!等到孩子哇一哭,好,可以抱了,他气通过了,一阳来复。刚跌下去时精神受了恐吓,身体的气脉各部分不顺了,你一去抱,气岔断就危险了。成年人也一样,看到别人跌倒在地,不能马上去拉他,先过去看他鼻子呼吸慢慢调整好了,才能起来。尤其照顾老年人要特别注意,怎么样?痛吧?唉,很痛。他能够开口就是他气通了,你大胆可以扶他起来了。真的跌伤了是不晓得痛的,等到药下去慢慢晓得痛了,有救了,这个伤就快要好了。
这个就是一阳来复的道理,阳气的来复这个卦属于子月。生理上的复呢?男孩子很清楚,婴儿睡到半夜,其实不一定到半夜,我们现在先讲半夜,婴儿生殖器就翘起来,晓得要屙尿。这时婴儿绝对没有男女的欲念啊!绝不会是想到异性才有这个现象。所以老子说,“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这个“朘作”啊,讲一句你们觉得很难听,我觉得很文雅,就是小孩子的小鸡鸡翘了,当母亲当爸爸,就知道这个小鸡鸡要屙尿了。老子讲的是,这个婴儿不晓得有男女两性的分别,可是到那时候自然举起来。有时候不一定是屙尿,是冬至一阳来复。生理上的变化男性看得很清楚,女孩子也是一样,自己不大觉得,实际上她胸口会发闷、发胀,像是有些女性经期来以前的感觉。这个阳气发动的时候要能够把握得住,怎么把握呢?有些修道的人赶快把气控制住,那就完了!佛家讲心空一念,只照住它,看它发动,有病的病就更加重,实际上是好消息。如果咳嗽的话,这个时候就咳不停了。
子时一阳来复,到丑时不同了,就变啦!安详一点了。阳气上来,在身体的内部从哪里上来呢?所谓的海底。现在有人讲海底在肚脐下面,或者肛门前面睪丸后面。其实海底是个形容词,海底,海深而不见底。身体的海底是在下部没有错,但是,这个是“正子时”“活子时”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