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品牌宝格丽在台湾问题上的新闻大家应该都知道了。
道歉了,但是中国特供版本,国外根本看不到。
道歉了,但签约的明星集体装死,没有一个宣布停止合作的。
道歉了,该做生意的继续做生意,该过日子的继续过日子,毫无影响。
大家都知道,台湾问题,是大是大非。
新疆棉问题同样严重,但和领土问题比起来,还是稍微等而下之;航空公司嘲笑中国人不说英文同样过分,但和祖国统一比起来,还是稍微优先级没那么高。
问题在于,不论是新疆棉还是毛毯事件,网络上大家一片喊打喊杀是不绝于耳。
到了宝格丽这里,反而出现了很迷幻的操作。
我们国家饭圈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包容度是非常高的。
有的明星嫖娼,会有粉丝支持,有的明星和未成年人发生关系,还会有粉丝洗地。
到了台湾问题上,逻辑是同样的。
稍微温柔一点的,会说明星不能轻易解约,要有契约精神,不然你赔钱给明星啊。
更加直白一点的,会说不能解约是因为宝格丽的江湖地位,要为未来发展考虑。
这就让奢侈品牌有了一个免死金牌,只要够奢侈,那就可以为所欲为。
宝格丽是奢侈品牌,的确,很多老百姓是没有购买过的。
但没有购买过,不等于不能发表评价,不等于不能表示抗议。
就如同很多人没有坐过国泰航空的飞机,但也能对辱华事件表示自己的愤慨一样。
但在宝格丽这里,情况又不一样了。
很多人的逻辑是,你们是普通老百姓,你们买不起宝格丽,所以瞎操心。
仿佛,爱国需要一个门槛一样。
仿佛,认为台湾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需要先晾晾购买力一样。
以及,用心最险恶的,试图设置一个议题,穷人爱国是无脑行为。
这就又回到了那个逻辑,奢侈品牌有了一个免死金牌,只要够奢侈,那就可以为所欲为。
有一说一,咱们国家在对于这些辱华品牌,是非常宽容的。
新疆棉里面的耐克阿迪,民间一阵反对,结果转过头,继续卖。
维他奶在新疆事件里面乱站队,民间一阵反对,结果转过头,成了民族匠心品牌。
类似的新闻多了,老百姓就疲倦了,甚至出现了这样的口号:
与其义愤填膺抵制,倒不如趁打折降价时期快点入手几件,反正很快官方就会和辱华品牌合作,然后辱华品牌就开始涨价,不如赚点差价。
不得不说,这话说的是有道理的。
所以出现各种阴阳怪气的评论,也不能完全怪大家。
但这会导致一个诡异的画面。
外国企业可以温水煮青蛙,一步一步的渗透认知,今天是台湾单独列出来无所谓,明天邀请台湾参加国际组织为什么,后天再继续找角度推进。
反正底线是灵活的,那就可以一次次的试探边界,而是在试探边界的过程中再渐进式的把底线拉的更低。
到最后,那些对宝格丽发表宽容、阴阳怪气、歧视同胞的人,就是雪崩里的一片雪花。
你不能说他直接带来了雪崩,但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