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在的环境空间体现社会地位,内在的家庭空间则体现家庭地位。房子不只与居住有关,也涉及到户口、就业、子女教育、医疗等其他切身利益。
纵观近年来青春题材电影,家庭空间表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一是拥挤破旧的家庭空间。在影像空间里,家通常表现为封闭和狭隘的状态,或昏暗和残旧陈旧的单元楼,亦或是狭窄的处在胡同深处的房子。
在这个青春主体狭窄的家庭空间中,外面墙面上张贴着各类小广告和肮脏的墙面,呈现出一片混沌无序的景象,屋内旧式家具和布满灰尘的旧物堆积如山,而那些无用的垃圾则在本应窗明净几的住所中显得碍眼。
青春题材影片中家庭空间表现出的主要特点被充分突出。在如此破败空间里的家承载着往往是支离破碎的亲情,而这亲情关系也为青春主体带来了缺失性情感体验。
电影《少年的你》中陈念所住的房子就是如此,对陈念而言,家是一个不稳定的符号象征,母亲躲债离开,父亲从未出现,而她自己也被同学霸凌欺负,这样的家庭空间无法给陈念足够的物质保障,挫折感与自卑感交织在一起,会让陈念产生一种极端的认同危机。
二是干净透亮的家庭空间。这种家庭空间内部有着现代化的家具和电器,并且家庭中的每个人拥有相对独立的空间,没有拥挤和嘈杂。
“空间自身既是一种生产通过各种范围的社会过程以及人类的干涉而被塑造:同时又是一种力量,反过来,影响、引导和限制活动的可能性以及人类存在的方式。”
然而,家庭空间的体面并未真正改变家庭关系的状态,由于核心成员——父母的一方或双方缺席,给青春成长带来了孤独和伤痛。
影片《悲伤逆流成河》中唐小米的家豪华且有特色,但是父母常年不在身边,没人关心的状态下导致她性格有些偏激,之前被同学欺负被迫转学后她却成了施暴者,以此来博取同学们的关注。
除了印证家庭关系的完整与否外,家庭空间的风格可以隐喻人物的性格特征。青春题材电影中每个人物的居住空间都有其特色。
例如,《小时代1》中的“时代姐妹花”,顾里住宅位于上海市静安区的别墅,起居生活由佣人服侍,衣帽间奢侈品,远眺上海巨幅落地窗、冷色调装修风格反映了她高冷且成熟的内在形象;唐宛如全粉色装饰方式搭配满墙体育明星林丹,显示其女汉子造型和少女的内心。
所以在家庭空间里的格调,能够表现居住者的性格特征,也能为观众理解人物及剧情做铺垫。
还有一些青春题材电影以家庭空间为象征但没有实际内涵,人物角色像寄居蟹一样生活于这样的空间里,这种家庭空间,实际上与人物并没有太大关系。
例如,影片《泡沫之夏》里普通家庭长大的尹夏沫受到了欧氏集团少董欧辰的关注,并且开始了他一连串的狂热追逐,欧辰家像一座富丽堂皇的城堡,尹夏沫的家境不算优渥,父母需要辛勤劳动才能维持她和弟弟的费用。
在这个背景下,她的青春经历充满了艰辛,但为了出于消费审美上的要求,亦或者情节自身单薄,影片中尹夏沫居住的家庭空间却美轮美奂,未能准确展现出主角的真实家庭状况,再加上情节上不切合实际,使人物形象的建构大大偏离现实生活。
所以青春电影想要少走弯路,必须注重营造真实的家庭空间和正确引导三观。
青春题材电影中的公共空间,就是展现青春主体尝试去踏足陌生成年世界的排练场,更是让其踏上成长道路的桥梁。
与家庭空间与校园空间的强大约束感不同,公共空间常常成为青春题材电影中青春主体自我放逐、游荡流浪的独特空间,在青春主体成长的历程中,从家庭、校园空间中离开,到酒吧和网吧等公共空间中消磨时光,甚至于逃脱束缚。
但是,酒吧、游戏厅、网吧等公共场所却明确拒绝未成年人的进入,这些来自成人世界的排斥让青春主体渴望成长和被成人世界认可的企图受到阻滞。
对青春主体来说,进入这些场域空间成为长大成人的行为标志,成为炫耀与内省的资本。电影《左耳》中本应上学年龄的黎吧啦却在酒吧驻唱,她在面对同龄的张漾和李珥等人时,便有种自己比他们更加成熟的感觉。
“城市生活的整一化以及机械复制对人的感觉、记忆和下意识的侵占和控制,人为了保持住一点点自我的经验内容,不得不日夜从‘公共’场所缩回室内,把‘外部世界’还原为‘内在世界’”公共空间没有表现出对青春主体的接纳与容忍,甚而拒绝其进入。
因此,青春主体试图逃离家庭空间与校园空间的种种束缚,进入公共空间里实现逃避与自我放逐的目的只是一种短暂的、不具有意义也没有结果的青春冲动。
在成长过程中用进入公共空间以摆脱阵痛、迷茫、苦痛与压抑的方式只是一厢情愿,在公共空间游荡后,最终仍需回到家庭空间或学校空间。
青春主体终究无法在流浪与游荡中获得成长的终极意义,相反却常常遭遇尴尬,尚未获得成人经验和稚嫩的心理状态常在公共空间里表现出怯懦与格格不入,这同样标志着青春主体被成人空间所驱逐的境遇。
电影《左耳》中主人公李珥和许戈在高中读书,女孩黎吧啦在酒吧驻唱并喜欢男孩张漾,帮助张漾勾引许戈,暗恋许戈的李珥偶然机会认识了黎吧啦,许戈爱上黎吧啦后到其驻唱的酒吧玩乐,酒吧,对于在高中生活的李珥和许戈来说极具诱惑力。
那属于成人世界放纵迷离的场所让单纯的学生李珥大开眼界,李珥甚至将自己打扮成黎吧啦的模样,但终究只是短暂的释放,李珥最终回归学校依旧过着按部就班的学生生活。
青春题材电影对公共空间的建构,是青春主体准备走进成人世界的排演场,同时也是连接成熟之路的关键路径。近年来,青春题材电影的主题表达重点聚焦于“成长”和“爱情”这两个核心主题。
电影所呈现的爱情主题,不仅展现了青春主体青涩的爱情观,更遵循着由最初相识时怦然心动,之后相互产生好感的甜蜜告白、确定恋爱关系,最后用分手来结束恋爱这一历程来表现校园爱情。
青春是那么短暂和美丽,每一个人一生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段困顿的青春时光,青春对于人类生命成长的永恒性,决定其必将是历代文艺作品一个永恒的命题。
这是对生命历程中错综复杂情感的映射,同时也是对青春岁月的横向拓展和反思。
在青春题材电影的漫长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从个人成长到群体成长,从私人化记忆到时代历史图景的透视,都呈现出了其深刻的意义。
青春题材电影自产生、发展直到高潮的漫长发展过程中,从人类个人成长体认群体成长,从私人化记忆透视时代历史图景的目的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