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使你有一个朋友,时而面露惧色、神情紧张地盯着手机屏幕,甚至身体已经本能地摆出“战术后仰”;时而却又面露狞笑,双目迅速扫过屏幕上的每个角落,犹如一头凶猛的野兽正在搜寻着猎物。这样十分极端的性格转换,只能说明一件事:你的朋友可能正沉溺在某款非对称性对抗竞技类(Asymmetrical Battle Arena)游戏中不可自拔,在“猎人”与“猎物”的身份中来回调换着,比如这款网易研发的《第五人格》。
悬疑烧脑的游戏剧情,紧张刺激的游戏玩法,这是《第五人格》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作为一款非对称性对抗竞技类游戏,《第五人格》巧妙地使用各种“差异化”为玩家们造就了一场场极富趣味性的“猫鼠游戏”。
游戏的玩法充满了趣味性与挑战性,固然是《第五人格》能够常青的根本所在。但第一时间就能够抓住玩家,还要归功于游戏独特的角色形象设计和美术风格。相较于利用玩法在游戏中让玩家欲罢不能,视觉上的享受总是要比前者来得更快也更加深入人心。
那么,究竟什么是“哥特”?它是如何发展至今的?又是如何被大众所接纳的?
“哥特”一词最早起源于中世纪,最初指代东日耳曼人部落的一支分支部族——哥特(又译为哥德)。公元五世纪,西哥特人建立王国并入侵西罗马帝国,加剧了其灭亡的进程,直至公元714年哥特民族完全灭亡。
15世纪,人们渴望复兴古罗马文化,从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运动,却又无法释怀那段历史,故而将这一时期称之为“Gothic”。当然,同“巴洛克”、“洛可可”一样,早期“哥特”也充满了贬义并非是什么好词,被视为野蛮、暴力、残忍、恐怖的代名词,泛指缺乏品位与庸俗的艺术形式。因此,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后,哥特文化自然而然地就受到了诟病、贬低,逐渐转为沉寂被巴洛克所代替,直到浪漫主义运动才得以正名。
这一时期,浪漫主义的文化思潮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哥特的“复兴”由此开始并对今后众多文学作品产生了影响,例如《简爱》、《呼啸山庄》、《夜访吸血鬼》以及被公认为西方第一部哥特式小说的《奥特兰托城堡》。
霍勒斯·沃波尔的《奥特兰托城堡》(The Castle of Otranto)宣告了西方第一部哥特式小说的诞生,同时也意味着这类小说创作模式的问世。此类小说在18世纪进入繁荣期,其中充斥着怪诞、诡异的故事情节,着重于刻画、描绘人们内心的阴暗面,同当时的浪漫主义风格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这或许同哥特文化诞生之初被打上“野蛮”、“恐怖”等标签有直接关系,受鄙夷、遭贬低,让哥特文化与欧洲的古典传统文化在本质上就有着区别。
同时,也为哥特文化赋予了另外一层含义——反叛精神。使得此类文学作品,都有着揭露社会罪恶,批判社会现实、暴露人性阴暗面的核心价值与思想。
除文学作品,哥特文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莫过于其建筑风格和视觉艺术,这一点还要从西哥特入侵西罗马帝国时期讲起,虽然哥特人征服了罗马,但也间接使这一民族被基督教化,公元589年哥特人开始信奉基督教。
在宗教文化的渲染下,哥特文化的发展被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直至13世纪达到顶峰,此后更是持续长达两百年。这期间,哥特式建筑最高代表主要就是天主教教堂,也影响到不少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极其明显,典型特征有:尖拱、飞扶壁、束柱、花窗玻璃等。其中,极负盛名的代表有:德国科隆大教堂、法国亚眠主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等。
哥特式建筑在设计中会利用拱顶、飞扶壁、束柱以此来营造建筑物空间感,令人有一种“向上”的视觉暗示。因此建筑物内部整体会给人一种空旷、雄伟的视觉感受,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也使教堂内产生了神秘、华丽的景象,极具宗教色彩。
哥特式风格一直深刻地影响着现代建筑,虽然在文艺复兴时期有过沉寂,但在19世纪哥特文化在建筑方面出现了大规模复兴,其代表建筑有英国议会大厦和曼彻斯特市政厅,他们都类属于哥特式建筑。
另外,哥特文化除在建筑、文学方面生根发芽外,音乐与影视方面也有着渗透,并衍生了独有的表现形式。哥特音乐起源于朋克,其中掺杂着阴暗、颓废、冰冷的氛围,善于表现事物的阴暗面,同其他乐器合奏中,往往能够描绘出非常宏伟、悲壮却又华丽的美感。例如,在《血源:诅咒》、《黑暗之魂》三部曲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类似的哥特式建筑和音乐。
而哥特式电影起源于1922年,是由弗里德里奇·威尔海姆·茂瑙指导的恐怖片《诺斯费拉图》。自此之后,大荧幕上也掀起了“吸血鬼”热潮,以德古拉伯爵为原型的哥特影视作品数不胜数。20世纪90年代,哥特式电影迎来了黄金年代,其代表作《剪刀手爱德华》更是将这一类电影推向了顶峰。影片通过对爱德华的塑造,深刻探讨了人们有关审视外在美与内在美的问题,批判了现实社会人们只是一味追求、注重外在美好的表象。现如今,哥特式电影糅合了更多的外在元素,但其内在依然遵循着哥特文化的本质,旨在揭露人性丑恶、黑暗,批判现实社会的反叛精神。
时至今日,随着游戏产业的飞速发展,哥特文化自然也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例如,玩家们熟知的《恶魔城》《暗黑破坏神》《战锤》系列均有着哥特的身影,而网易的《第五人格》也是如此。初次上手这款游戏时,玩家就可以感受到十分浓郁的哥特风格,从地图到场景再到人物角色,早先文章中就曾提到过“视觉上的享受总是要比游戏玩法来得更快也更加深入人心”。
谈到《第五人格》这款游戏,很多玩家第一印象就是其独特的人物角色形象和画面。蒂姆·伯顿式的“哥特风格”,看似怪异荒诞却也十分抓人眼球,尤其是对于喜爱哥特式电影的玩家来说,与《僵尸新娘》近乎一个路数的角色形象设计更是牢牢拴住了玩家们的心。
哥特风格的游戏承袭了哥特文化中阴暗、颓废、冰冷等特点,这一点同《第五人格》的基调不谋而合。作为一款非对称性对抗竞技类游戏,《第五人格》本身从玩法上就会给玩家造成一种紧张和压迫感。从游戏开始,双方就并非站在对等的角度上,不管是人数、资源、信息还是游戏的规则。作为逃生者一方,玩家只能选择相互合作破译密码机,虽然看似人数上占据着优势,但实际上面对凶猛的监管者只能选择夺路而逃,伴随着监管者临近,沉重的鼓点和心跳声,恰到好处的让游戏氛围更加紧张、刺激。
得益于哥特风格,监管者不仅在玩法规则、背景配乐上为玩家营造了恐惧感,其形象设计上同样如此。三者结合下,监管者不能力战、凶猛、恐怖的心理暗示就深埋在玩家心中,使得玩家本能的会选择逃避监管者的视野范围。
这也是“非对称对抗竞技游戏”最大的魅力所在:一场紧张、刺激的“猫鼠游戏”。相较于传统竞技类游戏,《第五人格》此类游戏具有更强的挑战性和趣味性。同时,在“不公平”的玩法规则下获得游戏胜利,玩家所获得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也更加强烈。
当然,除了监管者之外,逃生者的游戏角色也充满了哥特风格。从人物整体再到细节,从写实到卡通,再到维多利亚时期人们穿着打扮、流行服饰特色、代表性元素、历史背景等方面都有着精细的考量。充分体现了蒂姆·波顿风格的神韵,其角色特有的形象设计,在与众不同地表达出了人物形象特征的同时,配以阴森、恐怖的游戏音乐和氛围,使得《第五人格》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哥特文化自诞生之初就被打上了“异类”的标签,但在经过近十个世纪的发展后,俨然又成为了一种当今社会上非常流行的文化体系。而这一文化体系借助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利用各种新媒介、新载体,以全新的形式和样貌呈现在你我面前,而其中一部分元素顺着这些媒介已经逐渐被大众群体所接纳和认可,一如游戏中所传播的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