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禄,“相声八德”之一,父亲马诚方是清末著名评书艺人,擅说《水浒》。儿子马桂元、马三立,孙子马敬伯、马志明都是知名相声演员。马德禄是“相声马家”第一代相声演员。
马德禄原名马恩禄,回族人,祖籍甘肃省永昌县,出生在北京。幼年读书,有一定的文化素养。13岁随恩绪学艺。恩绪(后避光绪讳改名为恩培)有个绰号“大恩子”。由此马德禄也得了个绰号“小恩子”。恩绪后来成为了马德禄的岳父,马三立兄弟的外祖父。
恩绪有个故交春长隆,是“穷不怕”朱绍文的徒弟,恩绪经常带着马德禄往春长隆那儿去,后来马德禄正式拜春长隆为师,成了春长隆的唯一弟子。
马德禄在相声圈最出名的事迹有两件:
一是1920年前后,成为“万人迷”李德钖的捧哏之一。
马德禄的捧哏艺术得到李德钖的肯定,马德禄长子马桂元也直接拜师李德钖。
二是晚年曾担任过天津东兴市场连兴茶社的首任掌穴。
连兴茶社最早叫连兴书场,是天津最早的专门演相声的场子,曾云集了马德禄、周德山、马桂元、高桂清、马三立、李寿增、尹寿山、郭荣起、赵佩茹、刘宝瑞、李洁尘、阎笑儒等艺人,号称“相声大本营”。
马德禄表演相声注重刻画人物,拿手的段子如对口《倭瓜镖》、《粥挑子》,单口《古董王》、《怯跟班》、《五兴楼》、《君臣斗》等,他还擅长白沙撒字,能在地上撒双钩的“福禄寿喜”、“招财进宝”、“黄金万两”等。
马德禄收了几个好徒弟,有高寿亭、 高桂清、 杨闻华、 尹寿山、 郭荣起(也作郭荣启)等人。其中,最著名的是与马三立关系微妙的郭荣起。
1935年,马德禄因病去世。
北京人,著名相声演员郭荣起的父亲,与马德禄同样都是“穷不怕”朱绍文的徒孙。
郭瑞林幼年进科班学习京剧,主工小花脸、兼学老生,后来据说大约因1908年光绪、慈禧双双去世,清廷举行国丧,戏班无法唱戏,郭瑞林才半路出家,正式拜范长利为师改学相声。
范长利也是京剧出身,大约1895年之后半路出家拜师朱绍文学习相声。据说范长利练过“铁头功”,相声中的”打哏”就始于范长利。
范长利共收了8个徒弟,分别是周德山、郭瑞林、李瑞丰、张德俊、杜茂林、徐瑞海、朱凤山、马良臣。马三立的师傅周德山(绰号“周蛤蟆),因此,郭瑞林还是马三立的师叔。
因为有戏曲的功底,郭瑞林学相声进步很快,不久就能跟师父撂地演出了。不过,由于从1907年起,当时的清廷肃亲王,川岛芳子的生父善耆在北京禁演相声,导致北京相声艺人演出收入微薄。为了生活,1910年,郭瑞林和其他同行演员李德钖、马德禄、周德山等一样,也转战天津献艺,后来正式定居天津。到天津后,郭瑞林曾与李德钖搭档在“宝和轩”茶园演出。30岁以后,郭瑞林与李德钖裂穴,又随着闯关东的人群转战东北,长期在沈阳等地演出。
1939年郭瑞林冬天病逝于天津,终年54岁。死时家中一贫如洗,无钱下葬,还是徒弟侯一尘典当筹钱才让郭瑞林入土为安的。
郭瑞林的艺术成长经历决定了他擅演“柳活”,“南昆、北弋、东柳、西梆”信手拈来,《改行》《杂学唱》《学梆子》《山东二黄》等都是他的代表作。《学唱莲花落》更是郭瑞林独有节目,唱、念、打板、身段都惟妙惟肖,很见艺术功底,连侯宝林先生都曾说郭瑞林是他最佩服的“柳活”好的几位前辈之一,
郭瑞林还擅唱太平歌词,《百鸟阵》《白猿偷桃》《太公卖面》《饽饽阵》等都是他的拿手节目。
郭瑞林也擅长倒口,上世纪30年代,曾经在天津南市燕乐茶园连续表演了“怯口”连本段子:《怯洗澡》《怯卖菜》《怯拉车》《怯剃头四段相声。一般认为,郭瑞林的艺术水平不低于“相声八德”,只是后期主要在东北演出,才导致名号不显。
郭瑞林的徒弟有侯一尘、陶湘九、谭伯儒、马四立等人,徒孙较为著名的有马敬伯、常宝霖、陈涌泉、赵世忠、赵春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