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和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在江西作过十几次系统的社会调查,其中以寻乌调查最具代表性,它不仅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
为何调查:“我对于商业状况是完全的门外汉,因此下大力来做这个调查。”
毛泽东一生对调查研究极其重视,认为“调查研究极为重要”。寻乌调查,是他在中央苏区时期于江西寻乌所作的一次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材料最翔实的社会调查。从1930年5月2日抵达寻乌至6月5日离开,毛泽东在寻乌工作、生活了一个多月。在这期间,毛泽东作了20多天的社会调查,开了10多天的调查会。
那么,毛泽东为什么选择寻乌作城市商业调查呢?因为毛泽东始终认为“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而在寻乌调查之前,毛泽东对于中国的富农问题还没有完全了解,同时“对于商业状况是完全的门外汉”,因此下定了要了解城市问题的决心。但是在到寻乌之前,毛泽东为什么没有去调查呢?他本人作了说明,一是过去长时间忙于打仗,没有调查的机会;二是没有具有典型意义的调查地点;三是没有合适的调查对象。而当时寻乌正好具备他所要的“天时、地利、人和”三大条件,这一夙愿才得以实现。
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蒋介石无暇顾及红四军的行动,红军在赣南形成了比较巩固的根据地,战事较少、环境相对安定。特别是红四军攻克寻乌县城后,分兵在安远、寻乌、平远做发动群众的工作。这就为毛泽东进行城市调查创造了“天时”条件。
寻乌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介在闽粤赣三省的交界,明了了这个县的情况,三省交界各县的情况大概相差不远”。另外,寻乌的商业地位也很特殊,是一个“手工业商品和资本主义商品交战表演了剧烈的荣枯得失的地方”,也是一个“不定期的店铺交易和定期的圩场交易并行着的地方”,加上地处赣南与广东东江地区商品流通的中站地位。这是进行调查的“地利”因素。
毛泽东作寻乌调查有一位极其重要的协助者,他就是毛泽东的亲密战友、时任中共寻乌县委书记的古柏。毛泽东要开调查会,古柏不仅请来各方面的代表人物,而且自始至终陪同调查。寻乌方言不好懂,在调查会上,古柏不仅负责记录,还要当“翻译”。会后,他协助毛泽东整理调查会记录,研究分析调查资料等。同时,寻乌的党组织建立早、群众基础好,1926年冬便成立了党小组;1928年3月25日爆发了震惊闽粤赣边的三二五农民武装起义;至1930年,寻乌实现全县一片红,普遍建立了红色政权。这是毛泽东作寻乌调查的“人和”因素。
如何调查:“要拼着精力把一个地方研究透彻”
毛泽东认为,要做好调查研究,既要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也要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和姿态,如果只是走马看花式的“到处只问一下子”,就永远都不能了解问题的深处。他还强调“我们研究城市问题也是和研究农村问题一样,要拼着精力把一个地方研究透彻,然后于研究别个地方,于明了一般情况,便都很容易了”。因此,毛泽东在寻乌的调查活动首先是从仔细考察寻乌县城的城貌开始的。到寻乌县城的第二天,他就带着一名警卫员,由古柏作向导,先绕县城四周城墙环视一圈,接着便穿行于城内大街小巷之间,与入城赶集和摆摊设点的商贩攀谈。在古柏的介绍下,毛泽东结识并拜访了郭友梅、范大明这两位“寻乌通”。郭友梅是当时寻乌城“郭怡和”杂货店的老板,在寻乌经商几十年,又有文化,曾经当过两任寻乌商会会长,对寻乌的商业情况非常了解,他向毛泽东详细介绍了自己做杂货布匹生意的情况。范大明是寻乌县城人,出生在一个世代贫苦的农民家庭,经常到全县各市场赶集摆摊,卖一些杂货维持生活,对旧社会的辛酸苦辣感受很深,对革命前后的情况非常清楚。这两位阅历丰富的老先生,为毛泽东开展调查“充足地供给材料”。
为了更全面、真实、准确地了解情况,毛泽东决定召开一个调查会。他提出,参加调查会的人,“要是能深切明了社会经济情况的人。以年龄说,老年人最好,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经验,不但懂得现状,而且明白因果。有斗争经验的青年人也要,因为他们有进步的思想,有锐利的观察。以职业说,工人也要,农民也要,商人也要,知识分子也要,有时兵士也要,流氓也要”。古柏根据毛泽东的调查计划和要求,先是邀请11人参加调查会,后又邀请50多人参加调查总结会。参加调查会的人中,除了郭友梅、范大明,还有做过铸铁工又做过小商、在军阀陈炯明部下当过兵做到排长的现任县苏委员的中农赵镜清,有曾任县署钱粮兼征柜办事员的现任城郊乡苏维埃主席刘亮凡,有曾任区苏委员的贫农李大顺,有开过赌场、做过小生意、原是小地主后降为贫民、曾任县革命委员会委员、现任区苏委员的老童生刘茂哉,有自治研究所毕业、做过缝工又做过小生意、当过小学教师的陈倬云,以及其他不同年龄又较熟悉情况的农民、师范生、小学教师、老秀才等,为调查会提供了充分、可靠的实际材料。对于这些人,毛泽东把他们当成“可敬爱的先生”,恭恭敬敬地向他们请教,他们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向毛泽东介绍了很多闻所未闻的知识。
有何成果:“找到了它,就像找到了我失去多年的孩子!”
寻乌调查后,毛泽东感觉收获很大,不仅“弄清了富农与地主的问题,提出解决富农问题的办法”,还“像小学生发蒙一样开始懂得一点城市商业情况”,为正确“决定对待商业资产阶级和争取城市贫民群众的策略”提供了实际依据。他还写下了《寻乌调查》和《调查工作》(即《反对本本主义》)两篇光辉著作,首次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等著名论断,为制定切合中国革命实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奠定了思想基础。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两篇文章的面世却历经艰辛。
《寻乌调查》从完成调查到公开出版,前后经历了52年的漫长时间。原来,寻乌调查结束后,由于工作繁忙,战事频繁,毛泽东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时间整理这次调查材料,直到1931年2月,利用第一次反“围剿”战争胜利的间隙,毛泽东在宁都小布开始整理,形成了共5章39节、8万多字的《寻乌调查》。1941年延安整风运动开始后,毛泽东计划将《寻乌调查》编入《农村调查》文集出版,但由于寻乌调查材料一度遗失,遗憾未收入此书。直到1950年,《寻乌调查》手抄件才被找到。为指导土地改革运动,毛泽东对《寻乌调查》第五章“寻乌的土地斗争”亲笔作了充实和修改,计划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但最终未选入。1982年12月,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了《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第一次收入了《寻乌调查》,这篇光辉文献才得以面世。1993年12月,《寻乌调查》编入《毛泽东文集》第一卷。
而作为《寻乌调查》的姊妹篇——《调查工作》,由于战争的原因遗失了30年。为此,毛泽东非常惋惜,多次与人谈起它,说想念这篇文章就像想念自己的孩子一样。让《调查工作》重现于世的,是福建省上杭县茶地乡官山村人、共产党员赖茂基。20世纪30年代,赖茂基以贩牛生意为掩护,为红军送信送物。中央红军长征后,茶地沦为国民党统治区。赖茂基冒着生命危险,把中共闽西特委翻印的《调查工作》石印本共3册及一些文件用油纸包好,装在一个小木盒里,在家里墙壁上凿开一个洞,藏在洞里封好。后来,国民党民团对赖茂基的家进行过全面搜查,但因为藏得巧妙,小木盒并未被发现,《调查工作》得以逃过劫难保存下来。1957年2月,赖茂基把《调查工作》等作为重要革命文物捐献出来。
1961年1月,经过多番辗转,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发现了《调查工作》油印件,立即呈送给毛泽东。当毛泽东再次见到这本纸张泛黄的小册子时,百感交集,欣喜万分,高兴地说,“找到了它,就像找到了我失去多年的孩子!”1961年3月,毛泽东对文章作了少量文字修改后,印发给在广州开会的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内部传阅,后来准备公开发表《调查工作》一文时,毛泽东把它的题目改成了《反对本本主义》。1964年收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1991年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一卷,2011年收入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七册。
(摘自2023年第4期《当代江西》,原标题为《毛泽东开展寻乌调查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