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被誉为“初唐四杰”。
虽然按排名来看,骆宾王居末端,但其实他是四人中最年长的。
他出身寒微,很早便显露出了过人的才华,如今耳熟能详的“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便是他7岁时所作的。
根据《唐诗三百首新注》记载,他早年落魄江湖,经常与博徒来往。
也许就是这段在流浪江湖,混迹市井的经历,使得他不像一般读书人那样圆滑,反而有股刚直的意气。
闻一多先生曾评价他“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杀人报仇、革命,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
也许就是这副侠骨,让他与当时的朝廷格格不入,甚至还因此被人诬告“贪赃枉法”,不但丢了官职,还被投入了监狱。
他在狱中以“蝉”自喻,“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他在狱中呆了一年才被释放,出狱时他已经61岁了。
在平均寿命不足半百的古代,骆宾王的61已经算是高寿了。
一般人到了这年纪基本就是在家颐养天年了,可骆宾王不是。
即使被冤枉入狱,他的报国热忱并没有因此而消逝。
他在秋天遇赦出狱,冬天就赶赴幽燕一带,投身军幕,欲报效朝廷。
他在易水边和友人送别,写下了史上最悲壮的送别诗,震铄古今。
此诗名为《于易水送别》,开篇便不凡,标志着五言绝句的成熟。
全文如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易水位于河北省境内,是战国时期燕国的南界。
当年的燕太子丹就曾在此地送别荆轲。
在秦国灭了赵国后,兵锋直指燕国。
燕国的太子丹本在秦国为质,后来潜逃回国。
他担心燕国早晚会步了赵国的后尘,于是听从谋士的建议派人入秦刺杀秦王嬴政。
而荆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登上了历史舞台。
传说他是齐国庆氏的后代,酷爱读书,舞得一手好剑法。
他曾游历各国,广交天下好友。
他到燕国后,当地的贤士豪杰都争相与他往来。
在太子丹欲寻找侠义之士入秦刺杀秦王时,便有人向他举荐了荆轲。
荆轲入秦时,燕太子丹带着一众门客在易水边为他饯别。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无论行刺是否成功,荆轲此去有死无生,可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了。
这样的大义凛然的他成了“侠义”的化身,千年来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
而骆宾王借此典故来写和友人的离别,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慷慨悲壮之情也是令人动容。
诗歌前两句追忆的便是当年荆轲在易水辞别燕太子丹的情景。
根据《史记》记载,当年送别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
所以骆宾王这里才会说“壮士发冲冠”。
而荆轲最后也正如歌中所言一去不返,诗歌一开头便渲染了这种慷慨悲壮的气氛,为后文的抒情埋下了伏笔。
接着的后文抚今追昔,通过环境的描写,突出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虽然当年的人早已不在,但是如今的水却依然寒冷刺骨。
而令诗人寒冷的绝不仅是易水,更是人心。
他已是61岁,大半生已过,却一直怀才不遇,甚至身陷囫囵,心中的不平愤懑可想而知。
诗人借这场送别,一吐多年的不快。
他不仅是在抒发对荆轲的仰慕之情,更是在向朋友、向世人倾吐这多年的不平、委屈,这种满腔热血无处洒的悲痛使得整首诗显得尤为慷慨壮烈,一扫初唐的靡靡诗风,而这标志着五言绝句的成熟。
后来俞陛云在《诗境浅说续编》评价道:此诗一气挥洒,怀古苍凉,劲气直达,高格也。
不知读了这首诗,你对骆宾王是否有了更深的了解呢?欢迎和小编一起讨论哦。
- END -
作者:凯紫
看完的读者,记得给凯哥点个赞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