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诗山——敬亭山,位于安徽省宣州市北郊三公里。原名昭亭山,又名查山,因避司马昭之讳改名敬亭山。
南齐永明年间,诗人谢朓与沈约、王融等人根据汉语的四声、双声、叠韵,研究诗歌中的声、韵、调配合问题,提出了“八病”之说,开创了永明体,对近体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建武二年(495年),谢朓在政治上受到排挤,由中书郎出为宣城太守。诗人,自然愿游历,便写下了《游敬亭山》:“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俱然栖。上干蔽白日,下属带回溪------”描写敬亭山的山光水色,顶天立地的雄姿。“要欲追奇趣,即此陵丹梯。皇恩既已矣,兹理庶无睽。”抒发自己的由衷感慨。虚实相间,景中寓情,把诗人自我解脱的婉曲心思,惟妙惟肖地展示出来。
李白是十分崇拜谢朓的,正如清代王士祯《论诗绝句》所说,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 翻阅李白的诗篇,就有《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秋登宣城谢朓楼北楼》、《谢公亭》、《谢公宅》等诗。“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可见他的敬仰之心。据说,李白一生7次登敬亭山,那么多少次到宣城就不得而知了。
李白登敬亭山,曾写下著名诗篇《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一下子更提高了敬亭山的品位。
谢眺李白之后,敬亭山逐渐成为“吟无虚日”的江南诗山。白居易、杜牧、刘禹锡、孟浩然、欧阳修、苏轼、文天祥、汤显祖等300余人在敬亭山留下了近千首诗篇。1939年,陈毅抗战期间戎马倥偬之时,还来此写下了《由宣城泛湖东下》:“敬亭山下橹声柔,雨洒江天似梦游。李谢诗魂今在否?湖光照破万年愁”的诗篇。
正因为如此,我这爱诗、写诗之人,不由也来到了宣州,登临敬亭山,感受感受,熏陶熏陶诗山的氛围。
一进山,迎面就是敬亭山石门坊,上有楚图南“敬亭山”题刻,背面为“江城如画”题刻,出自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句:“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穿过石门坊,便是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全身塑像。当然,这次李白乘舟离蜀,出三峡,游洞庭,达当涂,自然是要来宣城的。谢朓是他的崇拜者,李白到宣城一登谢公楼,岚光山影,扑面而来,就感触深深,“江城如画里”,脱口而出。这就是诗人,这就是唯物论的反映论,条件反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就是创作,这就是灵感。创作、灵感,都离不开生活。
这回就到了广教寺,又称双塔寺。老远的就能看到一对双塔并肩比立,像是孪生兄弟,似木实砖,正经八百的方形砖塔,很有特色。在福建泉州开元寺也有双塔,但它是楼阁式花岗石塔。两个双塔,各有风韵,各有特色。据说,这双塔兴建于北宋绍圣三年(1096年),也算是千年古塔了。双塔,近处看去,又像是忠诚的卫士,守卫着敬亭山的大门。
接着去看先贤祠。先贤祠自然供奉的是先贤了,前面是谢朓、李白二人塑像,后面左右两排便是众贤塑像了,可以说,也是历代诗人的集会。唐白居易诗云:“谢玄晖殁吟声寝,郡阁寥寥笔砚闲------再喜宣城章句动,飞觞遥贺敬亭山。”也是歌颂、描写敬亭山的。还有现代书法家启功的补壁:“谢朓青山李白楼,先贤遗韵足千秋。心声但冀通灵蚃,咋敢题诗在上头。”
启功既是书法家,也可以称为诗人,我这里既有他的《论书绝句》,又有他的《启功丛书;诗词卷》。大凡书法家都应该懂得诗词歌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也是一篇美文。
这里还有皇姑坟——玉真公主冢。传说,玉真公主是武则天的孙女,唐睿宗李旦的女儿,唐玄宗李隆基的妹妹,自幼由姑母太平公主抚养,受她父皇和姑母敬奉道教的影响,豆蔻年华便入道为女冠。入道后广游天下名山,好结有识之士,尤垂青李白。安史之乱后,追寻李白隐居敬亭山,后香消玉殒,便埋葬在这里。
据说,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文词上虽然是描写、赞美敬亭山的,但这里也蕴含着李白对玉真公主的深深怀念之情。不知是谁又透露了李白的心境,我觉得这也是有可能的。相爱的人,不见得就是夫妻,暗恋的人多着呢!只是你不知道而已,或者是不公开而已。
再往上走,石阶中有“古昭亭”,又称“古昭亭坊”。这古坊完全是用巨大的石料砌成。两旁为两根方体石柱,上架两条石梁,下为托,上为匾,正中篆刻着“古昭亭”三个大字。据说,这是明崇祯九年,宣城县令陈泰来所建,并题写匾额,巧妙地与原来的昭亭山联系起来,让人遐想。
奋力攀登,终于到了“太白独坐楼”。传说,这个地方就是李白当年“独坐敬亭山”写诗的地方。居高远望,美景尽收眼底,山林竹海,敬亭山花——杜鹃花。李白诗云:“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装点着敬亭山,风景不错。有水有山皆好地,历来风景皆如此,我也溜出一句。
后来有人先在此建了“拥翠亭”,也叫“太白亭”,慢慢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又改建成“太白独坐楼”,显得更高大雄伟。
想当年李白在此作诗,不由也勾起了我的诗隐,寻章觅句言道:“宣城自古多吟咏,骚客依然恋旧情。独坐楼中狂饮酒,敬亭山上仰诗风。”当然,我这是小巫见大巫了,只不过是高兴凑趣而已。
九口202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