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牢」字,人们第一时间可能会想到触犯法律要「坐牢」,关押犯人的「牢房」,这些联想都与「牢狱之灾」有关。
但既然关押的是人,为什么牢字的宝盖头底下不是人,却是一头牛呢?
牛做错了什么??
原来,牢字一开始并不是用来表示关押人的地方,而是圈养牛马羊等牲畜的围栏。
在甲骨文中,牢的字形并不固定,比如下面这三种:
这张图中,牢字甲骨文字形的外圈表示围栏,里面从左至右分别是牛、马、羊。
围栏里的动物虽不相同,但牢字想要表达的字义已经很清楚了,即是圈养牲畜的围栏。
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写道:「牢,闲,养牛马圈也。」「闲」和「牢」一样,最初也是表示围栏,和我们现在熟悉的休闲之意大相径庭,这里展开来又是另一个故事了,还是继续说牢。
《战国策·楚策》记载了一则典故:「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羊丢失了,要赶紧修补羊圈,防止羊继续跑丢,由此衍生了「亡羊补牢」的成语。这里的牢,用的就是羊圈这层意思。由此可见,在战国时期,人们还是习惯使用牢的本义。
而在后来的文字演变中,马、羊这两种动物逐渐被舍弃,独独留下一个牛。
为什么牛能战胜马和羊,独占「牢」的下半部分呢?
毕竟在农耕时代,牛才是最重要的牲畜,辛苦耕种的农人们全要仰仗牛出力气。在官府为农民颁发土地的年代,比如北魏均田制中规定,一户人家如果有牛,可以多领三十亩田地,足可见牛对农耕的重要性。
同时,对于上古时期的人来说,蓄养家畜的另一大用处就是用来祭祀。由此,牢从圈养牲畜的围栏,衍生出用以祭祀的牲畜这一含义。
正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上古时代祭祀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牛也因是否参与祭祀而被分为三六九等,在甲骨文卜辞中,普通的牛一概称为牛,只有用来祭祀的牛才可以称为「牢」。
而在祭品中,牛也占有重要一席。《礼记》中记载有「太牢」和「少牢」,两者都表示祭祀用品,但规格等级不同,其差别就在于是否有牛。
牛、羊、猪三牲齐全称作太牢,只有天子祭祀可以享用;如果只有猪和羊的话,就称为少牢,被诸侯用于祭祀。
尊为一方诸侯也不能用牛来祭祀,甚至在农耕时代无故杀牛吃都要受到刑罚。牛珍贵如此,在「牢」的字形演变中能够打败马和羊也就可以理解了。
但是,牢字是如何从关牲畜的地方,逐渐演变为关囚犯的地方的呢?
这一重大转变出现在秦汉之际,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有一句:
「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
「画地为牢」「削木为吏」两个成语都来自于这句话。这里「画地为牢」肯定不是画圈将牛马围住,而是在形容以前的士人品行高洁,相传上古如果有人犯罪,就在地上画个圈让他在其中罚站,哪怕没人看守,士人也不会离开圈。
画个圈限制人的活动范围,这里的牢已经有了我们所说的监狱之意。随着国家监狱体系越来越完善发达,牢字的监狱、囚禁之意也越来越凸显,让人一看见就心生寒意。
不过话说回来,相比于猪和羊,牛真是命运多舛的动物,几千年来兢兢业业为人类耕作,在古时用来祭祀,现代又被安置在犯罪的屋檐下,用来表示关押犯人的地方,呜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