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用这句话形容竞技体育人才尤其贴切。正是训练场上肆意的汗水,成就了一个个体育冠军。
中国第一位跳水冠军周继红,就是在家境贫穷的情况下,凭着自己的刻苦一路劈波斩棘达到奥运会巅峰,退役后更是稳坐跳水教练多年。
跳水新星全红婵,来自农村,14岁就在东京奥运会上打破世界纪录,拿到金牌,背后的辛苦更是超出常人想象。
而我国继郎平之后的女排领队人朱婷也出身寒门,清贫与多变的家境激发了她的斗志。
1994年,朱婷出生在河南周口郸城县的一户普通农家,较多的子女现状,不仅让家庭经济拮据,也让朱婷过上了散养的生活。
13岁那年,朱婷与大多数女孩一样,学习成绩不理想。但家中的实际情况,使父亲起了让她辍学的念头。
也许,此时的朱婷才开始感到上学的弥足珍贵,她心有不甘,脸上写满了十二分的不情愿。
班主任看着身高一米七八的朱婷想到了体校,就劝父亲尝试一下。为了不给女儿留下遗憾,父亲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带朱婷来到了周口体校,希望女儿在这里开启自己的人生。
凭着身高的优势,他们首先来到篮球班。当篮球教练看到朱婷的第一眼非常欣喜。可当朱婷实地“操练”之后,教练就摇了摇头,给出的理由是:身高可以,身板太过单薄。
父女俩第二个拜访的项目是皮划艇,犹如刚才的场景重现一样,皮划艇教练“风趣”地说:“姑娘这腿太长了,有点施展不开呀!”
在校门口,失落的他们遇到排球教练,而教练看着朱婷的身高是不住点头。可一万元的学费再一次让13岁的朱婷低下了头,她扯了扯父亲的衣角,表情复杂地冲着他摇了摇头。
父亲怎会不知道女儿的心事。片刻的犹豫后,他终于点了点头,他不想让女儿留下遗憾。没想到,这次体校之行竟真的改变了朱婷的命运。
从此,入校晚的朱婷更懂得机会的来之不易,面对新接触的体能训练,像跑步、举重、垫球等这些基础课程,她一刻也不放松。一个星期下来,朱婷感觉浑身酸痛,但垫球的技术提高了,教练也夸她进步很大。但朱婷知道这是自己一直不“偷懒”的结果。
正如朱婷自己说的那样,有基础的小伙伴常常在会训练时偷懒,可自己基础差,为了赶超就只好不休息,一直垫。她想用后天的勤奋追回“失去”的时光。
家中的囧况让朱婷尽可能地节约,有时甚至馒头加咸菜,这让正在长身体的朱婷越发的单薄。苦点累点,朱婷都能忍,可就是想家,特别是看着别人家的父母来校,朱婷就禁不住眼眶湿润。
终于,几个月之后,朱婷提着包包回家了。当看着病床上的父亲,她立刻明白了,握着父亲手,眼泪却止不住地往下流。
原来,父亲在修理机动车时,吊车的揽绳突然断裂,车身狠狠地砸在正在修车的父亲身上,导致骨折。为了给父亲看病,一家人是东拼西凑才凑齐了医药费,帮父亲做了手术。
为了不让朱婷分心,父亲吩咐家人一定要瞒着她。
上一秒还在心里埋怨父亲的朱婷,此刻心里充满了愧疚。这位敦厚的父亲总是把儿女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想把最好的留给他们。
回到体校的朱婷更是把自己泡在了训练场上,夏天天热,不少人在操场上跑步时叫苦,就连一向坚强的男生也不少半途“抛锚”。
可朱婷始终咬牙坚持着,他想到了父亲慈祥的微笑,想到了父亲敦厚的话语,更想到了父亲给予自己的厚望。朱婷相信自己不是天才,但通过努力可以让自己成才。
回到体校的朱婷不再想着家人的不期而至,有时实在想家了,就打个电话问候一下,而父亲总是那句话:一切都好,安心训练。
朱婷为了哄弟弟开心,就用自己的饭票给小弟兑换了一瓶酸奶。看着弟弟魂不守舍的样子,朱婷心中一阵难过。她知道,小弟平时不是这样的。第二天,小弟随着父母回家了,没想到,这竟是姐弟两最后一面。
原来,小弟得的是急性白血病,周口医院已经初步给出结论,并希望他们尽快进行确诊和骨髓移植。这个病,只有小弟和朱婷不知道。
回到家,朱婷的父亲就开始四处筹钱,连银行贷款也用上了,姐姐也为此辍学外出打工。
一家人的日子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囧地。但父亲并没有为此减少朱婷的生活费,因为他知道,那已是学校里最低的标准,再怎么着也得让孩子吃饱。
接下来,父亲便开始奔波在为小弟治病的路上。他们在郑州住院,做骨髓移植配型。还好,父亲与小弟的骨髓吻合,院方也很快安排了手术,并且手术很成功。
但是,在后期的“排异”反应中,小弟最终没能挺过这一关,病情极具恶化,院方也回天无力。
别人在坐着,我就得走着;别人在走着,我已经在跑着。用这句话话来形容朱婷的训练再恰当不过。正是她对自己近乎苛责的要求,一年好后,朱婷被调到了省队,开始了新一轮的训练。
年龄对运动员来说也许不是最主要的。就像俄罗斯体操皇后卡巴耶娃那样,12岁的她虽然被多数教练冷落街头,但凭着毅力与刻苦一样站在了体操巅峰。
14岁的朱婷也一样,她在用自己的刻苦与勤奋缩短登峰之路。她为了让自己成为主攻手,就不停地练习扑倒、翻滚技能,用一个月时间就从普通班升级到了运动班。并且用一年的时间就让球技达到了别人用三年时间才能达到的水平。
大家每每看到训练场上的朱婷,都会禁不住说一句“这女孩真够拼”。是的,朱婷在与时间赛跑,与自己对抗。
终于,2011年,朱婷取得代表省队参加全国联赛的资格,也正是这场比赛,她遇到了欣赏自己的教练郎平。郎平对她的协调力与跳发力非常赞赏,所以,当2013年执教国家队的郎平组建自己的球队时,就把18岁的朱婷要到了国家队。
那是卧虎藏龙的地方,是多少运动员梦寐以求的向往,更是朱婷梦想腾飞的起点。如果说朱婷人生的拐点,第一个是进入到周口体校,那第二个就是遇到了教练郎平。
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训练场上的朱婷总是来得早,走得晚。传球、垫球、翻滚等,这些烂熟于心的技术朱婷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再加上自身的喜欢与悟性,朱婷进步很快。
然而,超强度的训练,加上经济拮据带来的生活节俭,再加上身体正处在成长期。朱婷看上去略显疲惫与营养不良。郎平就自掏腰包为她买来营养品,并在吃饭时叮嘱她要多吃绿色蔬菜,补充体内微量元素。
日复一日的训练增长的不只是球技,也打磨了朱婷的心性。在她第一次参加瑞士的“精英大赛”中,发球手似乎发现了她的与众不同,对着她东一下西一下地打刁球,朱婷也只好左右奔波。不过,她很快调整心态,不急躁,慢慢来。虽然吃力,但硬是把整场球坚持了下来。
2015 年 9 月,朱婷随队参加第十二届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一举夺冠。 女排姑娘们面对11年之后的再次登顶激动地拥抱在一起。作为核心队员的朱婷当选为MVP,被国际排联官网誉为 “世界女排超级球星”。
在接下来的2016 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再次夺冠。作为主攻的朱婷被誉为最有价值球员和最佳主攻。就连国外媒体也这样评价她,说没有人能防住朱婷,有朱婷的中国女排,短期内看不到任何可以战胜的希望。
朱婷没有辜负父母的期盼,没有辜负教练的厚爱,没有辜负自己辛苦的打拼,她用青春和汗水书写了自己的命运,成了最好的女排主攻运动员。
成功了的朱婷想到了不在的小弟,想到了在外打工的姐姐,还有家中的父母。是时候该回报她们了。
拿到金牌的那一刻,朱婷就想到家中的父母,那个托起她生命底色的父亲。
回到家,看着与土地打了几十年交道的父母,朱婷想让她们享享清福,安度晚年。于是,她在城里买下一套大房子,又为父亲买了一辆小轿车。
但父亲拒绝了,他说自己离不开土地,还说如果有能力了,应该回馈社会。在父母支持下,朱婷为村里修了一条20公里的柏油路,并对一所养老院也进行了捐款。父女两因此被网友称“最美最有爱心的父女!”
对朱婷来说,这只是她成功后实现的第一个愿望,而接下来她要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2016年10月,在郎平的介绍下,朱婷加盟土耳其女排豪门瓦基夫银行队,年薪拿到110 万欧元(约合人民币600 多万元)。
其实,早在上一年,上海队就以千万高价要朱婷加盟,还有天津、福建等都纷纷抛出橄榄枝。
可朱婷为什么就偏偏加盟了外国队呢?
早在几个月前,朱婷就在运作此事。无论是国家队还是河南队都做了充分考虑,从朱婷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选择加盟欧洲高水平联赛,不仅对朱婷有利,对中国女排更是一种借鉴。
所以,朱婷十分珍惜这样的锻炼机会,做好吃苦的打算,力争提升自身水平,为中国女排作出贡献。
留洋的三年时间,朱婷拿下8个冠军,6个MVP ,职业生涯取得质的飞跃。为了挽留朱婷,对方不惜开出了年薪150万欧元的续约。但朱婷谢绝了,她要回国,为中国女排效力。这期间朱婷已经接替了惠若琪,成为中国女排的新队长。
2019年,中国女排以11连胜的战绩未冕世界杯,在领奖台上,中国女排让国旗再次升起,让国歌再次凑向。
最近,女排主教蔡斌在央视体育频道中称,中国女排即将征战2023世界女排联赛。然而,由于朱婷腕部受伤将缺席本次比赛,她本人也声称手腕伤势比较严重,需要一段时间静养。
郎平曾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了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依旧眼中坚定,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而朱婷用行动对这句话进行了很好的注解。
朱婷也许没想到会真的成功,但她从不放弃目标。从训练的每个动作到整场的赛事比拼,正是执着与毅力成就了自己。
有句话说得好:“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书写你的命运。”不只是朱婷,每个人都一样。
最后,我们期待朱婷手腕早日康复,也希望她的人生不断被刷新。
《朱朱婷 :保持跳跃与静看花开》——中国知网.琦惠
《朱婷因伤缺席世界女排联赛 蔡斌:大门始终》 ——央视体育频道
《永不停歇的追梦人》——中国知网.韦佳
《最美父女》——中国知网.娉婷
《朱婷续约瓦基弗,选最熟悉的球队打最具挑战的联赛》——腾讯体育
-END-
作者:延津
编辑: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