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翙是近代陕西著名历史人物。他1881年出生在陕西咸宁 (今属西安市) , 青年时代曾留学日本, 接受了革命思想的熏陶。回国后领导了陕西辛亥革命, 不仅扩大了武昌起义的影响, 也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西北的统治。张凤翙在辛亥革命之后出任民国首任陕西都督, 致力于陕西经济、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建设, 为陕西近代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张凤翙(1881~1958) 字翔初。祖籍河南沁阳,其父逃荒到西安,以打铁为生,张生于陕西咸宁菊花园(今属西安市碑林区)。早年在西安读书,并考中秀才,名列咸宁县同榜第一。1902年,为成就一番事业抱负的张凤翙考入陕西陆军武备学堂,毕业后,以有异成绩被选送日本学习军事。在日本,张凤翙先入振武学堂学习,后来,由于勤奋好学,又升入士官学校骑科进行深造。在日本期间,张凤翙非常关心中国的命运和前途,忧国忧民,期盼中国能走向民主复兴之路,思想进步的他,常和留日的进步人士交往,在他们先进思想进一步熏陶下,秘密加入了由孙中山先生在日本创办的“中国同盟会”,成为光荣一员!
张凤翙参加了同盟会后,他对宣传、集会等活动并不感兴趣,认为革命要靠枪杆子。在同时留学日本的陕西同乡眼里,张凤翙这个人胆子大,话语少,说干就干,是一个敢作敢当的汉子。
当时,清政府陆军部派到日本的留学生监督是李士锐,此人心术不正,留学生对他怨言甚多。一次,张凤翙搜集了一些日本的军事情报,托李士锐转送回国,李却让自己在日本留学的儿子冒名领功。张凤翙一怒之下,找了个茬子,狠狠地扇了李士锐一记耳光。清政府因此不准他回国后参加留学生考试,还给了他一个一年内不准录用的处分。
陕西常备军扩编为陆军第三十九混成协后,因受掌握实权的新军督练公所总办王毓江的压制,日本士官学校和保定陆军学堂毕业回陕的革命党人,均得不到升迁。彭世安、张光奎等联络张凤翙等军界30余人,扳倒了王毓江及其党羽,张凤翙这才晋升为混成协参军官,后改任参谋兼二标一营管带(营长)。他为人气度恢廓,能应变,有胆识,在新军中有威信,尤其与同盟会会员钱鼎、张钫、党自新、郭希仁等结为莫逆之交。很快,他就成了陕西新军中的一颗新星。
1909年,张凤翙以优异成绩在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回到西安,在西安衙门做缮写工作。
1910年春,张凤翙的才能显露,被上司赏识,委任为陕西新军督练公所委员,当年冬天,又升任为新军第三十九混成协司令部参军,接着又改任参谋兼二标一营管带。张凤翙在新军期间,与康奇遥、惠看波等人将西安菊林寺塾改为西安菊林小学,为国家培养人才。同时,张凤翙在新改为的菊林小学内,秘密设立了“中国同盟会”西安联络点,为来往的同盟会员服务和发展新的进步人士入会。
1911年10月西安起义前夕,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打响。正值陕西同盟会领导人井勿幕在渭北,临事指挥无人。尽管张凤翙此前没有参加革命活动,但他懂军事,有威信,在新军中职位较高,经钱鼎、张钫等人商议,推举他为首领。张凤翙对众人的推举也不推辞,在22日清晨的林家坟会议上表示:“大家叫我干,就担当起来!”并当机立断:“既已举事,当先发制人,不宜缓至天晚。”决定当天起义 。
会后,张凤翙让大家立即回营,准备行动。上午10时,陕西新军在张凤翙率领下,分兵三路进攻西安城。
战斗打响后,西安城内驻防旗兵西安将军文瑞从咨议局逃回满城,即令紧关城门,布兵和革命军对峙。其他清朝官吏,闻风丧胆,纷纷逃至商民家中躲藏。在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的情况下,革命军顺利地占领了除满城以外的西安城。当晚,张凤翙召集将官组建了革命军司令部,商定用“秦陇复汉军”的名号,继续进行战斗。
10月23日黎明,秦陇复汉军在大统领张凤翙率领下,进攻满城。满城在西安城内的东北角,面积约占全城的四分之一,是驻防旗兵及其家属的驻地,守城旗兵约5000人,负隅顽抗。张凤翙奋不顾身,冲锋在前,带领将士经过一天一夜激战,终于攻占了满城,文瑞投井自杀,西安全城光复。
西安光复后,起义军为恢复社会秩序,巩固革命成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司令部以都督张凤翙名义发布檄文,称:“义旗一举,唾手而及长安,长驱而向关洛,市井不惊,秋毫无犯。”25 至 27 日,张凤翙、张伯英、钱定三、张云山、郭希仁等举行会议,着手正式组建政府机关。经过协商,一致推张凤翙为大统领,推钱定三、万炳南为副统领。27 日召开大会,张凤翙宣布“秦陇复汉军政府”正式成立。下设六都督,继设东、西、南、北四路招讨使。
西安光复,清政府派大军从东、西两路向西安扑来。为了保卫西安,粉碎清军的反革命阴谋,起义军进行了艰苦激烈的战斗。在东路战斗中,钱定三不幸牺牲,直到次年 2 月,军政府与清政府议和,战事暂时停止。在西路战斗中,几经大战,互有胜负,直到次年 3 月双方签订停战书,战事始得结束。
1911 年 11 月 22 日,张凤翙领导的军政府接到湖北全国军政府颁发的“中华民国军政府秦省都督印”,大统领改称“都督”,都督府移至北院门。军政府的行政机构算是稳定下来。张凤翙是个“假革命党人”,他的军政府中,哥老会的头目居多数,而且掌握着实权,革命派人物并没有什么地位。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于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但到 3 月 10 日,袁世凯又在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完全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由于全国政治形势的影响,同盟会陕西分会领导成员间出现了裂痕。6 月 23 日,张凤翙等在西安成立“统一共和党陕西支部”;不久,井勿幕等改同盟会陕西分会为“陕西国民党秦支部”。
1912年8月,北洋政府任命张凤翙为陕西都督。同年9月,“国民党秦支部”成立,张凤翙出任首位支部长,为国民党在陕西发展做了很多工作,受到民众爱戴。
旧的政权倒下,新的政权建立,百废待兴,急需人才。人才来自良好的教育。陕西当时没有一所像样的高等学府。重视教育的张凤翙提出建立西北第一所大学——西北大学。他认为创办西北大学,“关系于现实建设”、“关系将来之建设”和“关系于外部之防御”。因此,张凤翙与甘肃、新疆两省商议后,决定全力以赴地创办西北大学,并以原陕西法政学堂为基础,将三秦公学、陕西农业学堂、陕西实业学堂、陕西高等学校等校合并,成立新的西北大学,设大学预科和法、文、商、农各专科,使大学能尽快培养出各类为国家和陕西建设所用的大量人才。
在张凤翙的努力下,1912年,西北大学正式开学。百年一来,西北大学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学校至今还在为培养建设新共和国的人才上发挥着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到过西安的人都知道, 东大街是西安最繁华的商业区, 东大街今天的繁荣也离不开张凤翙的贡献。西安光复后, 原来的满城被拆除后空出了一片地方, 张凤翙借此机会开辟和整修了东大街。他还重新修盖了东大街的临街商铺。这些房子样式一致, 整齐划一, 每个房子的高度和南北距离均完全统一, 房檐下还建有专门的走廊, 方便市民行走。东大街经此改造后, 成为当时西安最宽畅和繁华的街道。当时商铺林立, 绸缎、茶叶、纸烟、药房、干鲜鱼类、水果、五金业云集, 义仙楼、曲江春、长乐楼、西北饭店等西安出名的饭店和旅馆也聚集在此地。后来修建的火车站和汽车总站, 距离东大街都很近, 东大街也由此逐步发展成为西安最繁华的商业区, 并一直延续至今。此外张凤翙还亲自组织苓社, 弘扬了关中秦腔艺术, 推动了陕西地方文化的发展。
鸦片自传入中国后,害国害民。新政权建立后,张凤翙深知鸦片的危害,大力提倡禁烟。在他的直接提议下,陕西政府设置了“陕西禁烟督办”,并颁布详细的禁烟办法,把铲除禁种鸦片列为首要任务,继而打击吸食人员,并号召军政人员一致协同办理。
张凤翙特派张云山师长出巡渭河南北产烟较多地区,每到一个乡镇,召集当地军民宣布政府禁种鸦片的决心和办法。 在张凤翙和各级官员努力下,短短时间,陕西禁种鸦片的运动就收到了显著的效果。鸦片的减少,有利地保障了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
1913 年“二次革命”爆发, 张凤翙也犯过错误,向北洋政府妥协,反对起兵讨伐袁世凯,还奉袁世凯旨意声讨孙中山和黄兴,率部入川镇压熊克武领导的反袁斗争,取得袁世凯信任。
1914年3月,河南白朗起义军由湖北荆紫关入陕,张凤翙亲率大军镇压。袁世凯以追剿“白狼军”为名,派其亲信北京军政执法处处长陆建章为第七师师长兼“剿匪”总司令,率军入陕,并任陕西督军。从此,陕西成为北洋军阀反动政权直接控制下的据点。
1914年6月,袁世凯用名升暗降的手段,撤销张凤翙的总督头衔,改任为杨威将军。同年,张凤翙上表劝进袁世凯称帝。
1915年初,张凤翙对自己的拥袁行为幡然悔悟,后悔不迭,进京过潼关时,慨然吟诗道:屠门大觉梦一场,醒来尤未熟黄梁。三年威信一朝失,自愧不如陆建章。
1917年张勋复辟时,张凤翙怒发冲冠,一个人由北京返回陕西组织力量反对。
1924年,张凤翙谋划驱逐军阀刘镇华在陕西的势力,不料走漏风声,被刘镇华软禁。后在进步人士呼吁下,刘镇华迫于压力,释放了张凤翙。张凤翙获释后,又返回北平闲居。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凤翙不愿做日寇铁蹄下的奴隶,由北平回到西安位于菊花园街的张府旧居隐居,每天读书习字,等待报国机会。期间,张凤翙仍不忘陕西教育,与陕籍老乡刘治洲、宋联奎等人共同出资,又将菊林小学扩建为菊林中学,并亲任董事长,为西安的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张凤翙终于等来重新报国的机会,1944年,他被政府任命为陕西省临时参议会议员和国民参政会政员。当时,日本已经开始侵略中国许多地方,面对日寇铁蹄在中华大地上的疯狂肆虐,张凤翙拍案而起,号召三亿同胞团结起来,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把日本鬼子赶回老家去!
1943年,张凤翙到重庆参加参政会时,周恩来同志亲自到其住地看望。
1945年,张凤翙率领陕西各界代表团赴豫西各地慰劳抗日军队,鼓舞军队士气,受到欢迎。
抗日胜利后,国民党特务捣毁《秦风日报、工商日报联合版》营业部。张凤翙等抗议国民党特务的暴行,并领衔发出抗议文电。
1947年,国民党反对派为了利用张凤翙的声望,提名他为国民党陕西党部候选人。张凤翙识破敌人的阴谋诡计,当场断然绝句,并对胡宗南、祝绍周在陕西的黑暗统治表示出极大不满,多次予以谴责和严厉的批评。
1949年,新中国解放前夕,在陕的国民党高官要求张凤翙随他们一起逃亡台湾,张凤翙予以拒绝。为躲开国民党要员的轮番鼓动和纠缠,张凤翙悄悄邀请了几位陕西籍进步民主人士,夜间离开陕西,秘密西行到兰州,在那里开设了安泰堂药店暂时立身,等待黎明后,新共和国的曙光来临!
不久,兰州解放,彭德怀元帅在陶乐春饭店设宴欢慰张凤翙诸老,并邀请张凤翙回陕,安度晚年。
张凤翙兴奋地说:“共产党是宣哲清明,其言无理之不道,其行无事之不当,确是挽救此殖民地危亡中国的大救星,回陕确以秋叶余生,贡献新中国的建设。”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凤翙被委任为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北行政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政府副主席、副省长,并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同年,又被选为政协委员。张凤翙在北京参加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期间,受到毛泽东主席及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张凤翙高兴地说:“在孙中山先生领导发动的辛亥革命活动中,只仅仅革除了封建帝制而没有继续完成孙中山先生未竟之志,今天在毛主席和共产党领导下,不仅完成其未竟之志而且更适应世界潮流,将革命事业进行到底,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我受到共产党和人民的关怀照顾,并委以重任,我一定竭尽绵薄作出贡献,并同各位抓紧时间,多为人民服务!”
1958年7月29日,张凤翙突然因病不幸在西安逝世,享年77岁。张凤翙去世后,陕西各界举行了隆重的追悼活动,遗体被安葬在西安革命公园,让后人永远缅怀和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