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从住建部获悉,在近期开展的“市容环境大扫除,干干净净迎国庆”活动中,正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市容“顽症”,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根据各地汇总,暴露垃圾等10类“顽疾”是老百姓反应最强烈的。
今年5月底,住建部召开全国市容市貌整治工作现场会,会后印发了《关于开展“市容环境大扫除,干干净净迎国庆”活动的通知》,部署各地通过开展城市道路大清扫、“城市家具”大清洗、市容环境大清理的“大扫除”活动,全面强化城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市容市貌管理。
此次“大扫除”活动,以让城市干净、整洁、有序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从细微处着手,“大扫除”的范围除了包含主次干道等城市的“面子”,更是将背街小巷、房前屋后这些城市的“里子”作为重点,对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脏乱差环境“顽症”实施源头治理。通过开展大扫除,进一步提升城市市容市貌品质,让人民群众共享城市高质量发展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新的城市面貌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在管理中发现,暴露垃圾、乱堆物料、非法小广告、店外经营、沿街晾晒、道路不洁、无照游商、户外广告、占道广告、占道经营,影响城市生活,老百姓反映强烈,特别容易反弹。对于这些顽症,相关部门也在日常监管及时纠正、着力解决。
各地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市容“顽症”方面,也有了不少好经验。北京市积极开展城乡结合部综合整治,建立整治台账,今年以来清理卫生死角1.8万余处;重庆市成立了城市综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持续推行“马路办公”工作模式,活动开展以来,全市“马路办公”共出动人员7.9万人次,开展巡查2.79万次,整改问题8.79万个,许多群众反映强烈的市容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目前,“大扫除”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住建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大扫除”活动积极部署、迅速行动,形成多部门联动的良好工作局面;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注重完善制度和标准,促进城市品质提升,有效推动城市市容市貌管理常态化、精细化。
“良好的市容市貌,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住建部这位负责人说,下一步将组织各地进一步深入开展“市容环境大扫除”活动,切实巩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成果,有效解决市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提升城市科学化、精细化、长效化管理水平,以干净、整洁、有序的环境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