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余冰玥)妇女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5月3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妇幼健康工作有关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15.7/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至4.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至6.8‰,均降至历史最低,我国妇女儿童健康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随着我国孕产妇死亡率等指标大幅下降,群众对生育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和服务改善有了更高期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主任赵扬玉介绍,我国通过出台相关规章制度、成立危重孕产妇救治网络等措施,促进整体生育安全。许多医疗机构还通过提供一站式服务、网络信息化管理、分娩管理等措施,保证孕产妇的就诊感受和体验。
“群众尤其关注分娩管理。”赵扬玉表示,目前我国特别重视分娩安全和孕妇在分娩心理上的体验。除了药物镇痛分娩以外,还有陪伴分娩、按摩等人性化的减痛分娩措施,让孕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可以放松心情。
当下我国女性生育年龄逐渐推迟,35岁及以上高龄生育情况较为常见。高龄女性怀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保障生育安全?
赵扬玉建议,高龄女性怀孕,首先要做的是孕前咨询。尤其当高龄孕妇前期有一些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需要通过孕前咨询进行前期疾病管理,包括妊娠后的药物选择等。这对于女性妊娠后母胎安全非常重要。
其次,在怀孕后,首次产检应当将既往病史、妊娠史、手术史、药物过敏等事项告诉医生,医生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个体化的孕期治疗方案。在怀孕期间要遵从医嘱,规律产检。
除此之外,建议孕妇有计划地参加孕妇学校的课程。“高龄孕妇应了解自己整个妊娠期间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和注意事项。孕妇本人和医生的共同管理,对保障孕妇安全非常重要。”
“对于高龄妊娠,大家态度上和行动上要重视,心理上还是要放松。”赵扬玉建议,女性朋友们尽量选择适龄生育。“随着孕妇年龄的增大,出生缺陷患儿发生的概率也会增加。”
若孩子患有出生缺陷疾病,对家庭而言是较重的负担,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如何降低出生缺陷、保障生育安全?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司长宋莉介绍,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特别是在推进出生缺陷防治服务均等化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如神经管缺陷,可在孕前和孕早期增补叶酸;南方地区高发的地中海贫血,通过加强婚前保健、产前筛查和诊断等措施,重大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当前,国家卫健委正在推进出生缺陷三级预防的防治策略。一级预防是尽可能不发生;二级预防是通过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等,少发生;三级预防是在出生后尽早对新生儿进行疾病筛查,通过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和早康复,尽可能减少出生缺陷导致的死亡和先天残疾。
国家卫健委还将从三方面持续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首先是加强制度设计。通过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特别是涵盖从婚前到孕前、到孕期、到新生儿和儿童各个阶段更加完善的出生缺陷防治链条,推动出生缺陷防治服务更加普惠、公平和可及。
其次,聚焦重点疾病的防治,力争取得新进展。目前,在出生缺陷的发病种类中,第一位还是先天性心脏病。所以,进一步将关口前移,特别是在胎儿期加强产前筛查和诊断,像对高发先天性心脏病,将着力从胎儿期就开始进行产前产后一体化的管理和多学科协作。
同时,强化科技支撑。“特别是基层进一步提升出生缺陷防治的服务能力,惠及更广大的家庭,使每个家庭生育健康的孩子的愿望得以实现。”宋莉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