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慧 曾鸣
每年四、五月,繁花似锦,是中原大地最美的春天。然,有一种“花”, 很多人深恶痛绝。它洋洋洒洒,漫天飞舞,又无孔不入,无处不在,致使人们皮肤过敏、呼吸道感染,还易造成交通事故、火灾。
它就是古人眼中的“杨花”,实为杨絮。伴随着春日阳光,飞絮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纷纷扬扬的飞絮还要持续多久?又该如何防控?对此,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为何杨絮成灾
“杨树、柳树,均是雌雄异株,产生飞絮的是雌株。”周口市无絮杨柳协会会长刘中山说,杨絮和柳絮都是杨树、柳树的种子上附属的白色长毛。它们借风力传播种子,飞絮是其正常生存需求。我省的飞絮主要来源于杨树。杨絮爆发,原因是雌株数量太多,几乎占到了所栽植杨树的90%以上。
而杨树本身就是我省的当家树种。根据2018年全省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杨树占全省森林面积的17.91%、森林蓄积量的30.31%、林木总生长量的45.58%。这还不包含分布在村旁、宅旁、路旁和水旁的1亿多株散生杨树。
不少人有疑问,杨树数量一直都很多,为何感觉近些年飞絮尤其严重?
据介绍,2002年以来我省开始大规模种植杨树。一般10年以后,杨树就到达生理成熟的年龄。如今,杨树正处于飞絮的旺盛期。
飞絮增多跟城镇化进程加快也有关系。刘中山解释,高层建筑不利于杨絮扩散,越来越多的机动车在硬化路面上奔跑,会带动飞絮飞舞。
盲目“灭杨”不可取
去冬今春造林季,记者在基层走访发现,一些地方为了治理杨絮,一方面砍伐杨树,一方面禁栽杨树,令人担忧。
“杨树目前在我省仍具有不可替代性。”省林业局造林处处长汪万森说,杨树是速生的高大乔木用材及农田防护林带的主要树种,成林成材快,生态功能好,固碳能力强,对于改善平原地区生态环境、保障粮食稳产增产,发挥着巨大的支撑作用。
长期观测表明,由高度20米以上高大乔木形成的农田林网内风速平均降低35%-40%,蒸发量减少10%,相对湿度提高6.3%、土壤含水量增加6.1%。与相同条件的农田相比,林网内小麦可增产6.8%-17.6%。杨树因高大、挺拔、速生、窄冠、深根,防护效益大,是农田防护林的最佳树种。
作为全省的主力树种,杨树还支撑着全省森林资源生长和消耗,在森林覆盖率和蓄积“双增长”目标中担纲主角。
在刘中山看来,若杨树被大量采伐禁栽,不仅会造成生态功能减退、木材紧张,平原地区也将难看到参天大树,少了一份绿荫。
防控飞絮有啥好办法
一砍了之行不通,飞絮污染咋控制?据了解,飞絮治理方法也不少,有注射抑花剂、花期喷洒黏合剂、高压水枪冲洗树冠、疏除花枝等等,我省各地也多有尝试,但这些均治标不治本。
郑州市主城区约有杨柳树雌株1.2万棵。2018年,郑州市专门成立杨柳飞絮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大规模防治行动。
郑州市园林局规划建设管理处副处长仝群喜介绍,去年开始推广采用化学防治法,也就是俗称的打“避孕针”——在四五月花絮形成期为杨树注射“花芽抑制剂”,使其少开花结种,当年打,次年见效。“跟去年相比,减少了40%~50%的飞絮量。”
河南省林科院李良厚博士团队成功研发抑制柳树飞絮技术,同属化学防治。去年在许昌市26株、西平县32株雌株大柳树身上注射试验,今年柳絮减少了80%~90%,效果显著。
不过,一支“避孕针”打下去,成本五六十元,还需在特定时间注射,药效仅能维持一年,大规模推广不现实。
刘中山认为,根治杨柳絮,要有计划地去“雌”求“雄”。目前,全国各地已培育出多个优良杨树雄性品种,应利用雄性品种逐步替代现有雌性品种,并加大对杨树雄株品种繁育推广力度。同时,优化树种结构,改纯林为混交林,改单层林为复层林,提高营造林水平。
好消息是,再有一周左右,飘飘荡荡的杨絮将偃旗息鼓,但愿下一个春天,这种烦恼会少一点。
防飞絮过敏小妙招
一
易感人群在飞絮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戴上密封性较好的口罩
二
关好门窗,有条件可安装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减少杨柳絮在室内的漂浮
三
不要把衣物、被褥在室外晾晒,以免沾染花粉
四
多进行鼻腔清洗,减少鼻腔分泌物以及杨柳絮残留
五
有过敏史的人群可以在平时进行脱敏治疗,以降低个体对杨柳絮的反应
各地这样治理
北京
今年将在重点区域采用更新树种、疏伐修剪、化学抑花等综合措施治理40万株杨柳雌株。
济南
要求新建的绿化工程,慎重选用杨柳树、法桐。确需栽植杨柳树木的,宜选择雄株,法桐宜选用无球无毛法桐新品种。
(综合自新华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