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俗称“黉学”(学堂),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唐玄宗李隆基封孔子为“文宣王”,所以又称“文宣王庙”。文庙遍布全国各地,罗雄文庙大成门是罗平县境内现存唯一的一座文庙部分遗存。1984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被发现,更名为罗雄文庙大成门。
罗雄文庙大成门位于罗平县罗雄街道九龙居委会红学村中,现存文物本体包括大成门、耳房。大成门是单檐硬山顶穿斗式木结构建筑,坐西向东,占地面积306平方米。5开间,通面阔25.5米,进深12米,通高9米。明间一底二楼,二重檐,翘角飞檐。前面铺设10级台阶,台阶横宽5米。两次间和稍间一底一楼,明间外为1.4米宽走廊,两侧脚柱顶端楔有镂空花草角饰。大成门两侧各有耳房三间,均为一底一楼,系单檐硬山顶结构,耳房通面阔12米,进深10.5米,通高5米。正间缩进形成走廊,两侧间依走廊相对开门。耳房前为青石砌成共用走廊,左右两侧各砌有相向六级台阶,与走廊呼应形成倒三角形,均有铁制护栏,两耳房正间门窗为木制夹门窗,两次间各有一窗户,所有窗户均装有铁防护窗。
罗雄文庙大成门正景。
明万历年间,朝廷平定末代土司者继荣叛乱,罗平的土司制度就此终结。满目疮痍的城址已不适于生活和管理,知州黄宇选白蜡山当阳且地势开阔之地筑城。当时,西南边陲大部分地区开始设学兴教,但受益人仅限于宦滇的士族子弟和土司权贵之子。改土归流之后私塾兴起,而能够送孩子进私塾学习文化的家庭也寥寥无几。针对土俗尚重、教化不兴、学风不浓的状况,黄宇决定建文庙。古人在建筑方面非常注重选址,特别是对文庙的选址非常谨慎。选址讲究风水,“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是关键。为了找到合适的地点,同时为应古人在学府前建池畔能振兴学业之说,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选址于“州治北”磨盘山麓开建文庙。文庙前是一个宛如满月的人工湖——太液湖,湖堤的泄洪口处建有一座石拱桥,象征罗平学子“登桥跨池”,人才辈出。文庙背靠白蜡山、面对太液湖、右临鲁沂河,山势平缓,植有松、柏、桂花、樟等蕴含儒家思想的名木,与整个磨盘山麓融二为一,林荫香蔓,环境清幽。黄宇在选址上巧妙结合文庙建筑特有的规制、古建筑的特点和地理条件,因势而建,力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文庙建成,整体气势恢宏,共建有大成殿5间、厢阁7间、启圣宫5间、尊经阁3间,周围建有大成门、棂星门、名宦祠、乡贤祠、节孝祠、忠义祠、明伦堂、孝友祠、道德坊、泮池、照壁等附属建筑物。
罗雄文庙大成门部分雕刻图案。
文庙建成后,经历风雨,几经修迁。从明朝末年至清朝光绪四年(1878年),先后经过十一次重建和维修,清朝康熙年间曾几次迁移。清乾隆二十年(1755)在现址重建。
1973年文庙主体建筑被拆除,仅遗大成门。2001年,罗平县人民医院投入资金基本按大成门原样修复。目前,罗雄文庙大成门由罗平县人民医院进行日常的维护和管理使用。
罗雄文庙大成门作为明代罗平的最高学府所在地,对罗平的文化发展传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庙属官学,称之为儒学。一直秉承着有教无类、教化育人的良好风气。它的建成,为一些寒门学子求学创造了有利条件,地处西南边陲的罗平真正地接受中原文化的洗礼。一时间,罗平文风蔚起,仅在万历年间,就有多名罗平藉学子中举,刘吉元、杨开泰、周嘉诰、皇甫信等人就是代表。清朝以后,又出现了窦晟、窦欲峻、窦垿等一批影响深远的知名人士。但是,随着官办书院和义学、私塾的兴起,文庙教学功能也被取代,有庙无学,仅在每年春、秋两季成为文武官员祭拜孔子的地方。
俞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