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舞台上,君主制在大多数国家都出现过,像中国,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到公元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颁布退位,有着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的时期。放眼当今社会,除了日本天皇外,还有像英联邦国家的共同君主伊丽莎白二世,还有去别国频频炫富的沙特国王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当世界掀开近代化的一页,有许多君主顽固不化,走向灭亡,也有君主大力改革,引领国家走向近代化道路。今天我们将目光聚焦于世界进入近代化这个历史节点上日本的皇帝——天皇。
2019年4月30日,在位30年的明仁天皇在东京皇居宣布退位。次日,新天皇德仁继位登基,成为了日本历史上的第126位天皇,开启了令和时代。这位二战后出生的新天皇引起了人们广泛热议的同时,也让人们突然注意到了“天皇”这个快要消失在人们视野中的角色。那么究竟什么是日本天皇呢?
天皇是日本国教神道教的最高领袖,也是日本国家元首。天皇起源于日本著名神话故事《古事记》,书中记撰日本天皇是创世之神照天大神的后裔。关于日本天皇名称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681年由天武天皇制定的《飞鸟净原令》中。
日本皇室称天皇乃“万世一系”,自《古事记》中第一代神武天皇起至今,日本天皇都是这支皇室宗族一系,并没有经历过改朝换代。第一代神武天皇到第九代开化天皇,其实难以考证,因为他们的事迹只是出现在《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并没有考古发掘作证。在考古发掘中只发现了第十位天皇崇神天皇。但是,历史学中也承认日本天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皇室,在近代明治维新中,就将“万世一系”写进了宪法。
自1853年佩里叩关以来,日本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英、法、葡多国开始对日本进行侵略和扩张。德川幕府在面对外国要求上选择妥协,日本不断开放港口,向外国势力提供援助。这引起了日本时任天皇孝明天皇和49位地方大名的强烈不满,孝明天皇曾多次向幕府将军德川家齐施压,希望他能向美、英、法等国开战,维护国家主权。但德川家齐深知现在幕府的实力难以与这些国家抗衡,所以每次都选择无视天皇的旨意。日本的民众对幕府的统治早就不满了,现在再加上西方势力的侵略和孝明天皇对西方侵略者的强硬态度,民众就把矛头指向了德川幕府,希望能够推翻幕府统治。
19世纪60年代中叶,日本人民掀起了反对幕府的斗争高潮。在这一过程中,日本西南部的下级武士,迅速扩大实力,成为倒幕运动的主要力量。1865年,尊王派领袖高杉晋作提出“开港倒幕”的战略,标志着日本的幕末战争全面爆发。倒幕运动中的尊王派,就是顺应孝明天皇对西方势力干涉不满而组建的政治派别,主要由日本西南四藩长州藩、萨摩藩、肥前藩、土佐藩所领导。
1866年7月德川家茂去世后,孝明天皇乘着佐幕派内部势力衰弱之际,在岩仓具视等众幕僚的支持下,抛弃了失势的江户幕府。孝明天皇支持下的倒幕联军,得到了广泛的群众支持。在岩仓具视和西乡隆盛的主持下,孝明天皇同意建立了以天皇本人为中心的“公议”政体,并对天下颁布诏令:由京都朝廷而非德川庆喜作为全国所有大名的召集者,并要求朝政改革。因为幕府的统治权力来自天皇的授权,孝明天皇的这一举动,加剧了幕府内部的分异,沉重地打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在鸟羽、伏见之战中,备前藩拒绝向幕府军提供支援;在德川庆喜撤退时,又拒绝幕府军进城据守备前城中。由此可见孝明天皇在幕末战争中的突出作用,天皇成为了幕末战争的精神领袖。
1867年,孝明天皇在巨大的压力下去世,16岁的明治天皇入主京都皇宫。明治天皇比起他的父亲孝明天皇更加亲近尊王派,他与西乡隆盛关系甚好,是在岩仓具视、三条实美这些尊王派公卿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所以他接下来的举动更加打击幕府。这一年,明治天皇下发讨幕密诏,欲除幕府,复兴皇室。在1868年,明治天皇颁布了《王政复古大号令》,废除幕府制度,国家政权归还于天皇。明治天皇还改造了尊王派的军队,组建了天皇军,进一步为尊王派提高了正统性。德川庆喜从京都潜逃至大阪,妄图集结佐幕派军队一举歼灭倒幕派。在鸟羽、伏见战役后,德川庆喜败走江户,日本爆发了戊辰战争。战争最终以德川庆喜宣布大政奉还来收场,戊辰战争取得了胜利。
幕末战争的结束,为日本资产阶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明治天皇来到江户,把江户改名为东京,并把国都定在这个商业发达的城市。同时派出以岩仓具视、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和伊藤博文为首的岩仓使团造访欧洲,并在近两年的时间内,将日本与美、英、法等过签署的不平等条约进行修改,为其后的明治维新打下了政治和经济建设的基础,也帮助了沿海的资产阶级的发展扫清了市场环境。岩仓使团回国后,确定了效仿英、德两国建立君主立宪制日本国家。在1881年颁布《帝国宪法》和《皇室典范》两项大的法律后,进一步为明治维新奠定了法律基础。
在明治维新开展的过程中,明治天皇起到了最为关键的作用,他激起了日本人对西方列强的反抗情绪和对国家富强的向往。日本开始进入了富国强兵的时代。明治天皇在明治维新中善用了伊藤博文、大久保利通等维新名臣,为日本的高速发展指出了一条明确的道路。但是,在扩军备战上明治天皇进一步引进西方的军事技术和德意志的军事思想,为日本军国主义毒瘤的滋长埋下了隐患,伊藤博文去世后,日本军部势力加紧控制了日本的朝政,最终走向了法西斯的道路。
天皇是日本封建时代的领袖,在第一世代到第三十三世代拥有实权,然而在大化改新、幕府制度确立后,天皇就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成了有名无实的傀儡。但这一切伴随着近代殖民主义者对日本的入侵而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应对民族危机,日本民众拥戴天皇。从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天皇重新执政,返回了政治舞台的中心。
萧西之水:《菊纹大和绘:日本近现代天皇简史》,东方出版社2020年。
(作者:浩然文史·仕霖)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