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的事。”
在我国,季风性气候带来的强降雨,往往会给城镇居民们带来许多安全隐患,其中洪涝灾害尤为常见。
在1998 年的洪涝灾害中,过量的雨水导致河岸决堤,长江沿岸的居民们深受其害。
在当时年近60岁的将军,董万瑞因为担心百姓和士兵们的安危,连续2天2夜不眠不休,面对记者采访时他说:“兵都不睡,我睡什么!”
董万瑞将军不止自己坚守在抗洪一线上,他亲儿子也参与了长江的抗洪工作。
董将军即便在抗洪一线上,见到儿子都没有情绪激动,但是却在抗洪结束送别战士时,流下了热泪。
当年的那场洪水凶险万分,受灾范围更是多达全国29个省,受灾群众高达2亿多人。
那时也没有如今的科技设备,可以辅助救灾,战士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群众们的生命安全筑起了屏障。
在收到了九江决堤的紧急通知后,五十多岁的老将军,急忙乘坐战备机飞往决堤现场。
在当时,士兵们只能用沙袋来阻挡湍急的水流,他们中许多人几天几夜都未休息和进食,但却都在迅速地搬运着沙袋。
战士们不仅要控制住水患,还要加紧搜寻洪水中的幸存者,救援溺水中的人极为危险。
有些幸存者在看到了救援的士兵后,下意识地死命抓住士兵不放手,让他们的救援难度大大增加,甚至让自身都陷入了险境之中。
在这场特大洪水中,当时的领导人到达了抗洪一线进行指挥,洪峰一次又一次地逼近临界值,他们带着炸药随时要做好炸堤分洪的准备。
不过,最终降雨量减少,水位也从危险值往下降,但是保住了一个区域。
另一边的九江堤坝已经决堤,滔滔不绝的洪水,开始向市区的楼房冲去。
在经历了几十个小时的抗洪工作后,洪水依旧在向市区流动,为了群众们的生命安全。
当时在九江进行抗洪救灾的士兵们,同董万瑞将军一起,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洪水与群众生命之间的屏障。
在他们的努力下,奇迹出现了,洪水的水位得到了控制,不再继续向市区流动,灾情得到了控制。
好消息出来后,有记者前来采访董将军。
一开始由于抗洪工作还未完全结束,将军拒绝了采访。
可是在听到前来采访的小姑娘为了等他,一天都还没吃饭后,将军心软了,答应了记者的采访请求。
将军还对记者说,不要光拍他一个人,要多拍拍他的士兵们,他们才是付出最多的人。
在抗洪结束,将军与群众们一同前去火车站,送别前来救援的士兵们。
面对这些勇敢的士兵,年迈的将军控制不住地流下了热泪,他衷心地感谢这些战士们的无私付出。
董万瑞将军在平时就十分体恤官兵们,与官兵们一同在食堂吃饭,发现自己碗里的鱼肉比士兵们多。
都会表示要让士兵们多吃一些,他们的训练量太大,需要的营养比自己多。
面对抗洪工作中辛劳的士兵们,董将军是打从心底里心疼这些士兵们,看到士兵们饭都吃不上地搬运沙袋,救援群众。
他急地四五天不能排便,就这样也不顾自身的安危坚持与士兵们守在抗洪一线。
在98年的特大洪灾中,不只是董将军亲身下水与士兵们一同用身躯堵住洪水,就连领导人们也都到了前线进行抗洪指挥。
长江两岸泥沙面积增多,河流里的泥沙沉积增多,河床逐渐升高。
降雨量一旦增大,两岸便面临了决堤的风险。
那时候的气象监测也没有那么多的仪器辅助,大多是人工观测加上仪器一同监测降水量。
98年抗洪救灾的背后,也有着许许多多在后方支援的工作人员,气象员们便是其中的一份子。
他们往往深夜将检测报告递交上去,凌晨便要再次回到工作站,继续观测降水量,不论报多了还是报少了都觉得自己犯了大错。
在他们对于降水量的密切监控下,抗洪指挥部才能发出正确的指令。
面对不断逼近临界值的降水量,在现场指挥的领导人们内心也十分忐忑。
如果降水量真的降不下来,他们就要面临着炸堤分洪的决定,一个新的堤坝修建更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而这个决定十分重要。
好在最终降雨量开始逐渐减小,前线战士们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回报,他们终于能够安心休息了。
在前线的抗洪救灾工作结束后,领导人们马上对于这次的灾害,做出了反思以及后续的应对措施。
三峡大坝的修建工作加紧推进,长江两岸的堤坝全部都进行了加高和加固。
全国各大有着江河的城市,全都修建了以堤坝为主的抗洪设施,确保在洪水灾害发生后,各省市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做出应对措施。
在每年季节性强降雨来临时,这些防洪水库和堤坝都在第一时间,对洪水起到了拦截和削低洪峰的作用,切实阻挡洪水进一步危害群众的生命安全。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面对洪水灾害。
不管是领导人或是官兵甚至是普通群众,都在尽自己的努力支援受灾地区,在全国人民的团结一心下,洪灾才能尽快得到控制。
董万瑞将军虽然年迈,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体原因便退居幕后。
面对湍急的水流,他纵身一跃,与士兵们一同用身躯抵挡汹涌的水流。
在他们的顽强意志下,洪水水流真得减弱并得到了控制,98年的条件有限,参与救援的解放军战士也有许多因此牺牲了。
即便在现今多了许多高科技抗洪设备,参与抗洪救灾的官兵们仍旧面临着牺牲的风险。
面对天灾,我们更要有提前预防的意识,在平时也要加强遇险自救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