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它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此建都,作为唐朝都城的古长安更是到万国来朝的盛世景象。作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座千年古都里,到处都是历史遗存下来的名胜古迹,漫步在西安的大街小巷都能够感受到这座千年古都古色古香的古韵,而且还有很多的历史古迹,不仅记载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而且成为了这座城市的记忆中一座标志性的建筑。在西安众多的历史遗存古迹当中,大雁塔前后经历过五次,不仅是著名古迹,还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并且在2014年6月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国内绝大多数地方都是因为现有了佛寺才会有修建起佛塔,大雁塔亦是如此,因寺建塔。在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是唐玄奘传送佛法的地方 ,寺庙的建成也成为我国大乘佛教的圣地。在唐永徽三年(公园652年),唐玄奘法师在慈恩寺主持寺务,以“恐人代不常,经本散失,兼防火难”希望能够妥善安置从天竺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上奏朝廷在唐长安慈恩寺的西塔院才建造了一座五层砖塔。
玄奘法师为了能够妥善的保存从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所以上奏朝廷并得到认可和支持之后,主持修建了大雁塔。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大雁塔总共是七层,但是在历史上大雁塔前后总共经历过五次改建,从最初的五层佛塔,后加盖至了九层,随着历史的变迁和自然灾害等遭遇,大雁塔的层数和高度也经历过数次的变更,最后才固定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
佛塔,是以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入中原地区的。大雁塔最初的建筑图样是模仿印度著名的、也是唯一的礼佛高塔——佛陀伽耶(大觉塔),是典型的仿西域窣堵坡形制,玄奘法师亲自主持建塔,前后历时两年建成,为砖面土心,是不能攀登的,共有5层,高60米,保存从天竺取回的贝多罗树叶梵文经,而且每层都有存放着舍利,数量超万余颗。
在历史的更迭当中,大雁塔也随着改建了数次。前三次改建大雁塔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佛塔不安全需要修缮的因素,而是当时的皇帝的“迷信”。唐高宗李治改建大雁塔的原因,只是因为大雁塔是仿印度式样的建筑,矗立在当时长安城的总体建筑风格显得格格不入,所以对其进行了改建,将塔高加高至了九层。长安年间(公元701年—704年),武则天对唐朝佛塔开始大卫改革,并且打破了唐朝佛塔早已形成的阳性奇数层高的固定惯例,大雁塔从奇数九层加高增至偶数十层。但是这个说话并不完全,在民间还流传着另外一种说法,大雁塔并没有增加至十层,而是由武则天和达官贵族们共同捐资在原址上重新建造一座七层青砖塔。
大雁塔经过前年一系列的改建之后,并没有最终的定形,经历过几次大地震之后,在明万历年间的修葺才是最后的定形。在五代后的唐长兴二年(公元931年),大雁塔进行了第四次的大规模的改建,再次将佛塔恢复到七层。但是在随后的西安地区发生了几次大地震,大雁塔哉地震中并未能幸免于难,其塔顶被强大的地震震落,塔身也被震裂。直到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大雁塔进行了第五次修葺,这是一次并不是在原址上重建,而是对其进行重大的维修加固工程,基本上保存了唐代塔体的建筑造型,在塔的外表完整地砌上了60厘米厚的包层。这一次修葺后的大雁塔也是历史上最后一次的改建,这便是如今我们看到的塔高64.5米,塔基底边长25米,占地2061平方米,我国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