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吟是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一名图书编辑。疫情期间,她又多了一重身份——守“沪”者。
3月19日,王吟家所在的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一小区开始实施封闭式管理,至今已有一个月。回想起小区第一次全员核酸的场景,至今令她印象深刻。当时她发现,负责维持秩序、人员管理甚至操作扫码机器的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作为一名年轻人,我感到心疼和羞愧,他们原本应该颐养天年,现在却站在了抗疫第一线。”于是,当党组织发出“双报到”号召时,王吟第一时间向小区党支部登记,成为一名志愿者。
起先,王吟主要参与小区物资的派送工作,负责将居民的外卖和团购物资从小区门口送达到楼栋。一开始,运送量不算大,但随着封控时间加长,需要转运的物资越来越多,保供蔬菜和肉类等常常铺满小区的整条主干道。
有时候,王吟和志愿者伙伴们干了一上午,还送不完物资,光靠人力运输显然已满足不了运能。令人欣喜的是,渐渐地,志愿者队伍中出现了自行车、助动车小分队,还多了超市小推车、快递平板小车等运输工具,而这些都是邻居们自发捐赠的。
除了运送外卖、团购物资外,志愿者们还需派发蔬菜、抗原检测等物资。与此同时,王吟还肩负起了所住楼栋的统计、分发以及帮助老年人登记配药、抗原登记等工作。
王吟坦言,虽然有时会被海量的物资累趴,有时会因高温感觉闷得不行,有时还会忧虑小区陆续冒出的确诊病例……但在做志愿者的过程中收获的邻里情,却足以让一切辛苦都变得无比暖心。比如,因为自己是女生又没有车,一起服务的男志愿者常常会抢着派送更重、更多的物资;小区的“团长”们在为居民团购物资时,也会关心志愿者的需求和建议,众筹防疫消毒物资,让志愿者多一重保障。
过去的这一个月,王吟用双脚走过了小区的每一栋楼。这一个月,她认识的邻居比过去20年总和还多。“但凡有人在群里求助,立刻就会有更多的人站出来提供帮助。这份邻里情,让我们在面对疫情时更能同舟共济、积极应对。”王吟感言。
两年前,王吟参与了《守沪者》一书的出版工作,为当时那些志愿者感动。如今,当她自己也成了一名志愿者,对志愿者的辛劳与坚守有了更深刻、切身的体会。她期盼着,有更多志愿者一起参与守护自己的家园,共克时艰!
来源:浦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