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五一”假期一过,丽水青田便会迎来一年一度水稻播种的时节。历经春夏,到了10月秋天,沉甸甸的稻穗会昭示丰收。
但是在丽水青田,稻花香里说的不止是丰年。流水潺潺里,绿意盎然间,届时水田里种着稻,稻田里养着鱼,在田里游弋了一年的田鱼可以长到六七两。
这样的景象背后有一则传说:青田先民在放溪水灌溉时,不经意间把鱼苗带进了田畴,不承想,待到秋天收获稻谷时,田里额外多了一尾尾肥美的鱼儿。
面对“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天然“劣势”,青田先祖创造了这套“稻鱼共生系统”,对有限的水土资源进行整合利用。
在这一系统里,水稻为鱼儿们提供庇荫和有机食物,稻田里的鱼则发挥着耕田除草、松土增肥、提供氧气、吞食害虫等功能。这种生态循环可以减少系统对外部化学物质的依赖,增加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达到一田两用、一水两用、稻鱼双收、互惠共生的成效。
这不仅是对先祖智慧的写照,“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更是在2005年6月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成了中国重要的生态农业智慧、传统农耕文化以及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展示窗口。
2005年6月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关注此唯一入选世界农业遗产项目,勿使其失传”。但是近年来,该系统面临适龄劳动力流失、耕地抛荒现象等情况,“稻鱼共生系统”亟需修复和保护。
为此,瓯江山水工程青田县稻鱼综合种养建设项目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针对青田县山区梯田系统灌排水设施年久失修、田埂容易倒塌破坏及田间道路窄小不全等现况,实施山区稻鱼综合种养梯田生态修复工程。
成立“青田县稻鱼综合种养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加强项目管理;以保持生物的多样性为优先、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为着手、提高农田种养综合效益为目标,通过复垦抛荒土地、修复灌溉设施、完善田间道路等技术方法,保证稻鱼共生农业文化遗产和农田水地综合利用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方式得以持续发展。
据悉,稻鱼综合种养项目实施面积为6401.65亩,主要修复稻田水源涵养设施,恢复农田湿地系统。项目总投资2013.29万元,均为全额财政投入资金。项目实施期间将改善灌溉面积6401.65亩,修复渠道66.347千米;新增生产能力稻谷128吨,田鱼32吨。
此外,该项目在促进乡村振兴方面,通过以稻鱼综合种养项目为载体,将闲置零散的山、水、田、林、湖、草整合起来,进而推动乡村资源全域化整合、多元化增值,不仅提高了农田综合种养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提还升土地利用效率,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从而打造独具江南农耕文化乡村特色,谱写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新篇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