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张志和,是因幼时所学其词作《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寥寥二十七字不仅勾勒出雨中青山,江上渔舟,白鹭行空,桃红两岸的江南美景,而且还传达出作者浮三江,泛五湖的快意渔人生活。全词构思巧妙,格调清新,意境优美,尽显潇洒冲淡,使其在唐朝诗坛有着自己一席之地。宋人苏轼和黄庭坚也有模仿扩写之作,并留下“平地起风波”的趣谈佳话。不仅如此,此词还远播海外,东邻日本的文艺爱好者嵯峨天皇及其臣僚以此词为蓝本,创作了相关诗词十余首,开启了日本填词历史的先河。足见此词流传之广,影响之深。
张志和的《渔歌子》脍炙人口,无需赘叙。但由词及人,在探究其生平的过程之中,我们还发现了有趣的地方——原来他也是英才辈出的大唐牛人中的一个,其生平颇具传奇色彩。
名字由来。张志和,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家中排行第三,大哥张松龄、二哥张鹤龄。龟龄之名,据说是因为开元二十年(732年)正月初一,张志和在京城长安行馆诞生,因娠前其母梦见有神仙献灵龟吞服,取名龟龄。这是古代的老套路,借梦境天兆,附会人名,使其显其不凡。尤其皇帝们喜欢用,诸如红气冲天、奇香盈室、梦斩大蛇之类。“神龟虽寿,犹有竟时”,张家父母绝对料想不到,张志和(龟龄)竟会英年早逝,只活了42岁。其卒年虽多有争议,但现有文献记载,多数认为在公元774年左右,且是溺水而亡。志和之名,乃是当时太子李亨(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后来的唐肃宗)为张志和亲赐御名,改名志和,取字子同。
少年得意。张志和跟其他天才一样,打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浑身散发着神童光芒。据说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就能做文章,且过目成诵。7岁那年,张志和跟随父亲在翰林院游玩,翰林院一位姓宋的学士想以锦林文集难为难为这个小神童,不曾想张志和过目成诵,一时间传为佳话。消息很快传到唐玄宗耳朵里,他听说后便把张志和召来亲自出题试考,张志和对答如流,玄宗对眼前这个小神童大为赞赏和惊异,赐优养翰林院。少负盛名,加之16岁的张志和因在道术方面的一技之长(李唐重道,加之其父清真好道,也算是家学渊源),被李亨赏重,增补京兆户籍,入太学修习。
仕途得志。天宝十年(751年),19岁的张志和从太学结业。同年,太子李亨为其赐名。因为聪明能干,科举及第,被授左金吾卫(皇家禁军)录事参军事,留在翰林待用,享受八品(上)待遇,供奉东宫。东宫任职,就是在给未来的皇帝打工。按照现在年龄推算,就是刚高中毕业就已经进入了权力核心。这不仅仅是因为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更重要的是因为张志和出色的个人才干和口碑。而且能加入皇家亲兵部队,从侧面也反映了张志和勇武之力。
天宝十一年(752年),20岁弱冠之年的张志和,在回家省亲时协助地方官吏除奸灭盗,因表现过于突出,一时被誉为“神张”。“神张”之名,多少体现了张志和的文韬武略。
天宝十二年(753年),张志和21岁,被太子外放地方锻炼,候补杭州刺史,期间铲除了土豪恶霸李保,声名更盛。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起兵造反,贡献洛阳。23岁的张志和随太子李亨转战灵武一带,被升为除朔方招讨使。
天宝十五年至德元年(756年),唐玄宗奔蜀,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张志和与舅舅李泌(字长源,《长安十二时辰》中易烊千玺扮演的角色原型)时常为肃宗出谋划策,大败安禄山于河上,为平定安史之乱打下基础。张志和也因此被擢升为左金吾卫大将军,享正三品待遇,一时风头无两,可谓人生得意。
宦海思退。至德二年(757年),25岁的张志和被封(吏部)金紫光禄大夫,仍享正三品待遇。同年,张志和因力谏肃宗收回应允回纥苛刻条件的成命,被贬作南浦尉。也是在这一年,张志和的父亲张游朝去世了。
至德三年(758年),张志和母亲李氏去世。26岁的张志和在经历宦海浮沉后,又在父母接连去世的悲痛之中感受到了人生无常,深受道家影响的他便以“亲丧”为由脱离官场。期间,肃宗赦免其罪,并赠奴、婢各一个(分别名为渔童、樵青)给张志和,同时敕加赠张志和母亲为秦国贤德夫人,意欲让张志和守孝三年期满后再回朝廷效力。
上元二年(761年),张志和30岁不到,刚满三年守孝,妻程氏又卒,至亲至爱接连故去,这接连的遭遇和变故,让他再无入仕之意。
浪迹江湖。碍于情面,为了逃避唐肃宗的寻访,张志和带着渔童、樵青,弃家出游,浪迹江湖。最后来到湖州城西西塞山(太湖流域的东西苕溪与霅溪一带)渔隐,渔樵为乐,自称烟波钓徒。在此,他写下了著名的词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也是在此隐居避世期间,张志和结识了茶圣陆羽、诗僧皎然等。也是在此期间,他开始潜心道学,并撰写《玄真子》一书,改自称烟波钓徒为玄真子。
唐大历九年(774年)冬十二月,张志和受时任湖州刺史颜真卿之邀,与颜真卿等东游平望驿时,因酒醉溺水而逝,终年四十二岁。
观其生平,唏嘘之余,更多是心生膜拜。其词其人当得起“传奇”二字。可谓是也曾少年得志居庙堂之高,也曾扁舟垂纶处江湖之远。武建大功名满天下,文有佳作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