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军军史并不长,组建于1952年10月,前身第44军(原第130师)、第45军(原第134、135师)。组建之后,第54军便开赴朝鲜参加轮战,直至1958年5月、7月分批回国。
回国之后,第54军隶属于成都军区序列。1962年,第54军参加对印反击战,全歼印军精锐主力第4军近万人,主力第130师更是缔造了“瓦弄大捷”。
图|第54军对印反击战
1969年10月,第54军时属昆明军区,出于国防战略调整需要,北上移防河南新乡,转隶武汉军区战斗序列,被确定为战略预备队。
1979年2月,第54军参加了对越反击战,当了广西方向战役预备,在三个不同的地区作战并重创敌人,毙敌4265人、俘敌168人,合计4433人。
1985年6月,中央军委开始实施百万大裁军。根据预定方案,原属武汉军区的第54军划归济南军区建制,并整编为第54集团军。
图|“铁军”第54集团军
第54集团军与第38、39集团军合称为“三大快反集团军”,亦被网友尊称为“三大王牌集团军”。成军后的第54集团军,军部驻地河南新乡。经多年发展,第54集团军战斗序列大体为“两师四旅”:
两师
“铁军”第127师 河南洛阳;
第162师 河南安阳;
四旅
摩步160旅(原第160师);
装甲11旅;
地面炮兵旅(原第161师);
防空旅;
第54集团军的两师驻地,官方早已公开。至于四旅的驻地位置,笔者则无从知晓,出于恪守保护军事机密的初衷,也不便随意打听。
图|洛阳
第162师师部在安阳,而安阳与新乡接壤,距离军部并不远。反观第127师,师部在洛阳,距离军部大约200公里。大家可能好奇,主力127师师部为何要选在洛阳?
其实,这是有历史背景的。第127师师我军历史最为悠久的部队,下辖“叶挺独立团”(北伐战争中的铁军)组建于1925年11月,创始人正是周总理、叶挺。此后,第127师前身部队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图|“铁军”叶挺独立团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指示精神,统一番号和序列。东野6纵改称第43军,下辖第127、128、129、156师,参加了平津、渡江、两广追击战、解放海南岛等重大战役。
1961年,第43军撤编。1968年7月,中央军委出于加强广西方向的战备,重新建第43军,第127师(时称广州军区直属独立师)重回第43军战斗序列。1969年10月,第54军北上移防河南新乡之际,第43军也由广西桂林移防河南洛阳。
图|洛阳老照片
第43军抵达洛阳后,第127师师部就选在洛阳。1979年2月,第43军参加对越反击战,取得不俗战绩。特别是第127师无愧于“铁军”名号,在张万年的指挥下,打出了国威军威。到了1985年6月,第43军再度被撤编,军部并入第54集团军军部。
在此背景下,第127师也随之并入第54集团军。之所以将师部选在洛阳,原因无非两点:
其一、洛阳战略位置地位高;
洛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拥有1500多年建都史。洛阳地理位置优越,四周都是山,中间有一个洛阳盆地,如下图所示:
图|洛阳地形图
洛阳包含了丘陵、山地、盆地,地形复杂便于藏兵。此外,洛阳是典型的重工业城市,拥有浓厚的军工底蕴。
其二、节约成本;
上个八十年代,我国集中精力搞经济,“军队要忍耐”。“忍耐”的具体表现,就是军费不高。可百万大裁军本就是一个大工程,牵涉到军人转业复员、组建集团军、高新技术兵种建设等诸多方面。
图|第127师师部
明白了这一点,就能明白第127师为何不另寻新址。第43军撤编后,洛阳就不再是军部驻地,可留下来的基础设施还是有用的。
第127师长期驻扎在洛阳,师部建设有一定的规模。划入第54集团军后,第127师部仍在洛阳,本来就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提升自身实力。
时过境迁,第54集团军已改称第83集团军,隶属于中部战区。第127师实行“师改旅”后,改称合成127旅,转隶第82集团军,旅部也变成了河北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