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藩先生与武侯祠联
成都武侯祠内,有一副名闻遐迩的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对联的作者,是著名学者赵藩先生。
赵蕃先生字樾村,白族,云南剑川人,其父是一名秀才。
清咸丰六年(1856年),滇西发生战乱,大理、剑川一带烽烟四起,继而燃遍大半个云南,樾村先生一家为避乱远走他乡。虽然漂泊在外,但在父亲教导下,樾村先生依然勤学不懈。同治七年(1868年),先生十八岁,投身到维西协(协,清朝军队的编制,类似于后来的旅。)副将张润麾下,在军中参赞戎机,书写军报。其后人撰文回忆,樾村先生军务之余,白天寻僻静处学习,夜晚则挑灯夜读。数年后战乱平息,樾村先生即回乡参加科举考试,考中生员(即秀才),此时樾村先生已二十二岁,三年后参加乡试考中举人。之后几次赴京参加会试均无果,抱憾而归。后来,先生以举人资格得授易门县学训导(学官)。
樾村先生虽然只是举人,但才学过人,在当时已很有声望。一些高官纷纷礼聘先生入幕襄办政务。训导任期满后,他接受云贵总督岑毓英邀请担任幕僚,期间曾参与处理一些重大事件得以记功。樾村先生公务之余,还指导岑毓英之子岑春煊读书学习。岑毓英重修大观楼后,请樾村先生书写前人孙髯翁所撰大观楼长联,制匾悬于楼前,今天大观楼所挂长联,即是樾村先生当年书写的。
清代有一项选拔官员的制度叫保举,即对一些在重大事件中做出贡献的人员予以记功,之后授予官职,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经叙功保举,樾村先生被任命为四川酉阳直隶州知州。到任后,对一些在当地横行霸道的豪门和歹徒,他严惩不贷;在审理案子时,明察事由,断案公正,得到酉阳百姓的拥戴。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樾村先生任职四川盐茶道道员。此时北方兴起的义和团运动逐渐向各地蔓延,四川也出现了红灯照等组织。樾村先生早年的学生曾春煊也在此期间任四川总督,岑春煊对这些组织采取了严厉镇压的措施。樾村先生对这一做法并不认可,于是写下了这副对联,并镌刻成匾悬挂于成都武侯祠。据越粗先生的后人撰文回忆 ,樾村先生在游春时特邀岑春煊到武侯祠赴宴,意在通过这副对联向其劝谏。
这副对联虽然只有短短三十字,却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上联所说“攻心”,是指三国时期的一段史实。蜀汉章武二年(222年),刘备率军攻打东吴,兵败后在永安去世。此时,蜀汉后方南中地区(今云南、贵州及四川的部分地区)的一些大姓和少数民族首领,纷纷起兵准备脱离蜀汉政权。诸葛亮在稳定了蜀汉内部的秩序后,于建兴三年(225年)督率三路大军平定南中之乱。《襄阳记》载,大军出发前,诸葛亮向马谡(即京剧“失街亭”中的马谡)征询意见,马谡提出了此次用兵的策略和目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即以军事手段实现政治目的,让南中地区的民众接受蜀汉政权,诸葛亮采纳了他的建议。《三国演艺》中有一段“七擒孟获”的故事,这不仅是文学描写,也是真实的历史,成书于晋代的《华阳国志》载,诸葛亮在用兵时,对少数民族首领孟获“凡七虏,七赦,获等心服”,实现了这次军事行动的目的。
“反侧”语出《诗经-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本是描写青年思念自己的意中人,长夜里翻来覆去,这里借喻指南中地区的叛服无常。
上联下节中的“兵”,本指兵器和军事,也可以引申为武力。联中说真正懂得军事的人,并不会滥用武力,春秋时期的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兵法-谋攻》篇中就说:“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遇到冲突和矛盾,解决的办法首先是运用谋略,其次是通过交涉,动用武力已是不得已的办法。
下联的“宽”与“严”,则暗寓着两个历史事件。
秦王朝法令严苛,以至烽烟四起。《史记》载,刘邦率军首先进入关中,即“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即杀人者处死,对伤人和偷盗者处以刑罚,秦朝的法令全部废除,成语“约法三章”即出典于此。刘邦除去了秦朝的苛政;实施简明宽大的政策,得到了关中父老的拥护,此为“宽”。
南北朝史学家裴松之注《三国志》引用了一条史料,史料的大意是,刘备集团占领益州后,诸葛亮在在治理时法令严峻。刘备的谋士法正以刘邦初入关中之事为例,劝诸葛亮“缓刑弛禁,以慰人望”,争取人心。诸葛亮回答说,秦朝残暴,刘邦行法宽简,故而赢得了民心:而益州的前任统治者刘璋当政时“德政不举,威刑不肃”,一味宽纵,致使益州士民“专权自滋,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最终导致秩序紊乱,人心涣散而失去了益州。现在治理益州,要“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此为“严”。
樾村先生以诸多史实为例,告诫岑春煊这位“后来治蜀”者,要善于汲取历史经验,推行政策既要审时度势,还要实事求是,更要符合人心,否则无论宽严都是错误的,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此联富含辩证法,毛泽东主席也十分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