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大部分登鼎首富之位的人,或多或少都会经历很大的波折。
2008年11月17日,刚刚第3次问鼎中国首富的黄光裕“人间蒸发”,下落不明。
各方人员掘地三尺,谣言满天飞。
23日,黄光裕毫发无伤地回到家中。
27日,真相水落石出:黄光裕因经济问题,正在接受D查。
2010年,黄光裕被判14年,并处罚金6亿元,没收个人财产2亿元。
2021年初,他获得减Xing后出来了。
黄光裕何许人也?为何搞出这么大的阵仗?
出来后的10个月,他又做了什么事,如今过得怎么样呢?
黄光裕是国美集团的创始人兼董事长,曾在2004年、2005年、2008年,三次登顶中国首富之位。
从16岁辍学创业,到35岁以105亿身家,第一次坐上首富宝座,黄光裕用了19年时间。
而从巅峰到入Y,只用了两年。
是什么样的因缘际会,让这个广东农村的穷小子,翻身成为商界百亿富豪?
又是什么样的失足逾矩,致其身陷十多年的牢Y之灾?
黄光裕,1969年生于广东潮汕一个小山村,父亲家贫,入赘到母亲曾姓人家。
后来,母亲家道中落,至黄光裕出生时,已家徒四壁,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两个妹妹,日子过得十分窘迫。
幼时的黄光裕,常常和哥哥黄俊钦一起捡拾垃圾,以贴补家用。
在村里人都穷的大环境下,多捡一个瓶子,多拿一块铁皮,都可能引发激烈的争执。
同一片地盘上,谁力气大、拳头硬,谁就能挣得多。
在这样抢地盘的艰难求存中,黄光裕逐渐形成了霸气强势的脾性。
有一次,村里小孩欺负黄光裕的妹妹,他二话不说,直接找到人家家里,把人胖揍一顿,直追到床底下还不罢休。
他的原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报之。
这种“霸道凶狠”的处事风格,也在他之后的创业生涯中,频频再现。
为了挣钱,哥哥黄俊钦自学了修理家具电器的手艺,而黄光裕负责四处收集二手废旧家电,经过翻新修理后卖出,赚取差价。
在走街串户的与人打交道中,磨练了黄光裕做生意的经验技巧。
硬拳头加软脸皮,成了他行走江湖的傍身技能。
黄光裕初中没毕业,就实在无力再继续上学了。
同样无书可读的哥哥黄俊钦,提议兄弟俩外出闯荡,谋求生路。于是16岁的黄光裕和19岁的黄俊钦,从南到北,跑到了内蒙古。
在内蒙古折腾了一年,虽没有一夜暴富,但也让哥俩看到了能生存下去的希望,于是二人怀揣着挣来的4000块钱,辗转到北京,准备好好干一场。
1986年,他们在北京珠市口盘下一个100平米左右的门面,最初卖服装,后来改卖进口电器。
一年后,店面正式改名为“国美”。这一年,黄光裕才18岁。
黄光裕后来回忆说:“经商是因为没有别的路可走,并不是想着非得发大财才出去的。”
毫无经商背景的兄弟二人,是如何把国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店面,做成产值过百亿的电器行业老大?
黄光裕“借鉴”多年在底层走街串巷收二手家电的经验,制定了薄利多销的价格策略。
在其他商家都奉行利润最大化时,他却反其道而行之,以低价吸引顾客。
80年代的中国,进口家电生意紧俏,属于典型的卖方市场,只要价格合理,便不愁销路,何况黄光裕卖得还比别家便宜。
虽然单笔赚得少,但对于没有过多资本操作的小店来说,却是最合适的引流方法。
很快,生意越来越好,低价策略首战告捷。
然后,黄光裕实行关键的第二步:打广告。
在那个时候,商家们对广告的评价普遍不高,认为卖不出去的东西才需要大张旗鼓吆喝,所以没有多少人在宣传上做文章。
但黄光裕不以为然,这一招很险,很可能让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一点钱打水漂。
但“冒进”的黄光裕说:“我做事的习惯是,方向一旦明确、大概想好,有三分把握,我就敢去做。”
1991年,黄光裕在《北京晚报》的夹缝间买下一溜板块,“买电器,到国美”这句经典广告词横空出世。
这一招很快发挥了极好的宣传效果,国美的名声因此一炮打响,传遍北京城内外。
22岁的黄光裕,成为了北京第一个在报纸上打广告的个体零售商。
这一番操作下来,让广大民众很快记住了价格实惠、知名度高的品牌。
黄光裕没有停下发展壮大的脚步,他不满足于一家一店的小富即安,开始着手建立跑马圈地式的连锁模式。
1993年,黄光裕在北京增开四五家门店。
品牌效应凸显,每一家门店都生意火爆,飞速增长的利润又刺激着更快的扩张。
如此喜人的初创成绩,除了黄光裕自身头脑灵光、敢想敢干的品质外,他身上最大的谜,是他低廉的隐藏供货渠道。
别家没有的电器品牌,他能进到货来卖;别家有的品牌,他能以低于市场均价10%-20%的价格销售。
作为消费者,会选择哪家,自然不言而喻。
正是这个谜,让他有底气把价格压到最低,熬死竞争对手。
不管在他功成名就还是身败名裂之后,这个谜始终未被解开。
另一方面,是“残酷”压低合作厂家的价格。
当销量做起来后,黄光裕意识到供应商层层加价的弊端:“一块肉煮一锅汤,各级经销商吃一块肉,谁也吃不饱,谁都做不大。”
因此黄光裕跳过中间商,直接跟供应商对接拿货,让其降价“配合”,量大从优,逐步掌握议价权。
如果供应商“反抗”,黄光裕就“大嘴一撇”,拉倒散伙。反正国美彼时的规模,再找一家供货商也不难。
黄光裕“价格屠夫”的名号由此而来。
随着分店规模的持续扩张,其成本不断降低,而销量不减,盈利雪球越滚越大。
黄光裕的“凡尔赛”宗旨是:顾客带着财到我店里来,来了就要让它留下,不然就是我的耻辱。
1993年年底,携手打下江山基石的兄弟俩,却因经营理念不合而决定分道扬镳。
哥哥黄俊钦转身投注地产行业,弟弟黄光裕则继续留守。
24岁的黄光裕,开始独自掌握命运,未来的商业帝国在他手里一步步成型。
分家后的黄光裕必须凡事亲力亲为,没有了大哥的分担协助,他需要迅速成长。
也就在这一年,黄光裕认识了他的终身“贵人”。
可以说,没有她,就没有今天还能重振山河的黄光裕,国美也可能早已换权易主。
一次,黄光裕去银行办理公司借贷业务,接待他的是一位眉清目秀的北京姑娘——杜鹃。
彼时,比黄光裕小3岁的杜鹃,刚从北京科技大学毕业,外语出色,精通金融业务。她出身书香世家,父母都是老师,家境殷实。
缘分使然,在一来二去的工作接触中,两人渐生好感。但他们的感情一开始并没有得到亲朋好友的认同和支持。
虽然当时黄光裕小有成就,颇具商业头脑,但只有初中文化,略显粗野的他,并不符合岳父岳母的择婿标准,认为他配不上自家宝贝女儿。
这时,外表看似柔弱的杜鹃,却“倔强”地相信自己的选择:
“我喜欢他的原因在于,他无背景、无资本,却能从零到一干起一番事业。他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在他的成功里,运气的成分很少,这令我感动和敬佩。”
杜鹃的看人眼光和行事魄力,由此可见一斑。
就这样,在“门不当户不对”的家人担心中,黄光裕和杜鹃于1996年,喜结连理。
黄光裕没有辜负妻子的看重,用更加成功的事业回报她的深情:
1995年,在北京建立10家电器商城;
1999年,走出北京,在天津开店;同年,新店落地上海;
三四年时间,开店百余家,从区域连锁走向全国连锁。
在“2005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的典礼上,黄光裕的获奖感言是:“我们要做商界中国狼。”
野心勃勃的黄光裕,在商战中一路高歌猛进,在此期间,迎来了最具历史性的时刻。
2000年,前往香港出差的黄光裕,认识了有“香港壳王”之称的詹忠培,他以悬而神之的买壳、洗壳、卖壳手法闻名,帮助许多公司借壳融资上市。
此时正在寻求更大事业突破的黄光裕,与这位潮汕老乡一见如故。
黄光裕在詹忠培一系列鬼斧神工的指点操作下,上演“左手换右手”戏法,将自己旗下的四家公司重组、并购、转手,最终以7.5亿的投入换来了市值80余亿的资本。
詹忠培评价黄光裕:“他头脑极灵活,很多事情我一说他就懂。”
2004年,国美电器如愿上市,成为国内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家电公司,市值大涨。
这一年,35岁的黄光裕,以105亿身家,荣登《胡润百富榜》首位。这是他第一次问鼎中国首富。
2005年,黄光裕攻城略地的步伐“走”到了南京,而这里,是苏宁电器的大本营。
7月22日,1.3万平米的国美电器旗舰店,在南京新街口重磅开业,与苏宁总部隔街相望。
高调“入侵者”和先机“地头蛇”,一场恶战不可避免。
开业一周,就烧掉了300万广告费;
不到两周,苏宁原定够用3个月的促销费就花光了。
这边打八折,苏宁就七折,他再降到六折……
黄光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虽然消灭不了竞争对手,但要以消灭对手的力度去做。”
最终,黄光裕凭借凶悍降价和疯狂宣传,成功挺进南京家电市场,分得一杯羹。并且很快宣布:接下来两个月,还要在南京开5家店。
越搏越大的黄光裕,奉行“商界无域,相融共生”的经商之道。
因此,在家电业开疆拓土的胜战之后,他的触角,开始伸向其他领域:收购黑天鹅网络、并购永乐家电,与兄黄俊钦合作进军房地产等等。
曾有记者问黄光裕平时的休闲爱好是什么。
黄光裕答道:“对我来说,没有休假,也没有周末,工作就是最大的爱好。我想,这也是每个富豪都有的烦恼。”
踏着完全停不下来的节奏,短短一年时间,36岁的黄光裕以140亿身家,再次被送上《胡润百富榜》,蝉联首富。
当时媒体形容黄光裕的商战状态:孤独,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2008年,国美集团的高光时刻,年销售额达到惊人的1200多亿。
此时39岁的黄光裕,梳着大背头,穿着黑西装白衬衫,意气风发,以430亿资产,第三次问鼎中国首富。
然而,盛极必衰的规律,很快应证到黄光裕身上。
就在他头顶第三次首富光环的40天后,他被带走调查。
跟他一起遭遇牢Y之灾的,还有妻子杜鹃。
2010年4月,黄光裕被数Z并罚,被判14年,罚款6亿元,没收财产2亿元。
二审中,在黄光裕的揽责力保下,妻子杜鹃被当庭释放。
已被收关两年的杜鹃,出Y时对黄光裕说:“你好好改造,我会带好孩子,等你王者归来。”
此后,杜鹃“替夫出征”,坚定地守护着丈夫一手打下的江山,期间经历了集团夺权大战、转型之变、结构重组。
凡是内部重大事件,都先经过杜鹃拍板后,再递交到Y中让黄光裕确定。
夫妻俩“里应外合”,黄光裕在内遥控指挥,杜鹃在外多方斡旋,7年时间,从“动乱”后的巨额亏损8亿元,扭转为盈利9亿元!
杜鹃能在危难之际,扶大厦之将倾,除了她自身的商业潜能外,离不开黄光裕自始至终的尊重和鼓励。
2004年,正当国美上市、风光无两之际,黄光裕问杜鹃:“别人现在叫你什么?”
杜鹃脱口而出:“黄太。”
黄光裕劝她说:“我建议你考虑一下,让别人叫你的英文名或者杜总比较好。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应该被当做‘黄先生’的附属。”
黄光裕对杜鹃独立发展全力支持,让之前隐没在他背后相夫教子的女人,临危受命走到台前绽放光彩。
另一个对黄光裕至为重要的女人,就是他的母亲。
母亲时常教导孩子:家族人,一定要团结。
这个教诲,在黄光裕小小的心里,生根发芽为讲义气的种子。
许多有能力的员工离开后想再回来,黄光裕都会给予机会重新录用,甚至安排更高的职位善待。
所以在他“落难”时,除了夫人的支撑外,仍能得到绝大多数同事的信任拥护,帮他稳住大局。
黄光裕的性格多样性,也在不同人的嘴里表现出来。
曾经有一位去面试的求职者说:“黄光裕坐在一众经理之中,就那么看着你。你感觉自己仿佛是笼子里的猎物,不可能有跟他平等对话的权利。”
这也许就是传说的霸气外露。
秘书对黄光裕的评价是:
为人仁厚,没有架子,会跟保安、清洁工亲切地打招呼;
但对供应商来说,他又是令人“爱恨交加”的伙伴;
而许多年轻气盛的创业者,则把他推崇为商界“教父”。
黄光裕说过:“对敌人一定要有尊敬的心态,但尊敬不等于不想消灭他”这样的狠话,也有“高调做市场,低调行慈善”的衡量取舍:
2002年,黄光裕捐赠500万给汕头福利事业;
2005年,捐1100万援助黑龙江洪灾区;
2006年,在潮汕设立500万助学奖学金;
2008年,个人捐赠5000万物资用于512汶川地震救助……
人性复杂,功过分明,黄光裕的违规、逾矩自该受到应有惩罚,但他的慈善贡献也是之前已经用行动做过的事情。
2021年2月16日,52岁的黄光裕出来了,回归了。
虽然身陷囹吾十几年,他的身家一直保持在200亿左右。
回归后的2月18日,他在高层会议上“立誓”18个月内,带领国美重振雄风的豪言还如在耳畔。
如今10个月过去,似乎还没有看到想象中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在许多赛道都已有黄光裕涉足试水的身影,比如联手央视线上带货,京东1亿美金投资国美,加码安迅物流。
黄光裕曾说:“人的发展问题,看你是贪心多还是野心多,再一个,看你有没有那个胆量。”
从来都是胆壮心野的黄光裕,虽然已远离“战场”十年之久,但他从未认输退败,始终壮心不已。
人生海海,起起落落,你我很多人也许没有经历过如此大风大浪,但平凡日子中依然充满着不可预期的变故和动荡。
再大的荣耀,有三做首富这么辉煌吗?再难的困境,有身陷囹圄这么凄惨吗?
就算这辈子当不了首富,但并不妨碍我们为了一件事全力以赴去拼、去搏,努力过上让自己满意、无悔的生活。
只要记得:得意时,不失分寸;落魄时,不丧希望。
成功了,皆大欢喜,即便失败,也当人生历练。
只要不放弃,每一次失败,都会是成功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