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江苏省文物局、共青团江苏省委员会、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扬子晚报)联合组织开展的2023年“革命文物看江苏·青春印记”征稿活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征稿内容主要为广大青少年读者与江苏革命文物的故事、对革命文物的理解以及革命文物对其生活的影响与意义。欢迎各地青少年踊跃投稿,可发送到邮箱:fanxingfukan@126.com。详情扫二维码查看。
革命的守望者——浦口火车站
提到浦口火车站,难免会想起朱自清的文章《背影》,那是我第一次“遇见”浦口火车站。今年,终于有机会一睹真容。见到那锈迹斑驳的火车轨道,朱自清先生离开家乡时,他的父亲匆匆翻越栏杆送橘子的场景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了出来。这里的每一块砖石,每一条铁轨,都仿佛在诉说着那些年红色革命的故事……
恍惚间,我仿佛翻开了1919年的《建设》杂志,思想前瞻的孙中山先生在《实业计划》一文中强调将浦口火车站列为建设重点,他眼光独到的决定,为后来的红色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望着空旷的站台,我失了神:这不是毛泽东先生吗?原来他在为留法学生去上海送行呢,他们焦急地寻找着丢失了的布鞋……
突然,一个熟悉的背影浮现在我眼前。“是郭沫若先生啊”,我暗自呢喃。是啊,郭沫若先生曾在革命途中,现身浦口火车站以中转渡江,是为了能够抵达南昌去与革命同志会面!他对革命有着坚定的信念,勇敢地追求自己的革命理想。
一趟来自北平的列车缓缓进站,这辆列车运载的是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他们在浦口火车站稍作调整后便要过江,将孙中山先生安葬于中山陵,对一段历史做最后的告别。
“哐当哐当……”这是从合肥驶来的列车,下车的是邓小平先生和陈毅先生,他们没有在浦口火车站多作停留,匆忙离去。看着他们匆匆离去的背影,在他们过江、驱车进入总统府之后,那便是胜利的曙光,是崭新时代的开始……
嘈杂的人流声将我拉回了现实。是啊,在这几十年间,一辆又一辆的列车进站又出站,作为交通枢纽的浦口火车站,留下了许许多多关于革命的记忆。那些曾经的英雄人物,那些曾经的激昂热血,那些曾经的艰苦奋斗,都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我仔细打量着浦口火车站的每个角落,虽然经历了多年风雨,但月台、雨廊、候车室等建筑依然完好。他好似一位年迈的爷爷,默默地守望着南京,守望着国家,守望着为革命献身的勇士们……
浦口火车站的革命文化,更是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信念,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是在无数的革命先烈们奋斗中铸就的,是无数烈士和人民用努力换来的。
望着那的一栋栋红房子,上面 “振兴旅社”、“津浦路区”、“津浦烟酒”等招牌清晰可见,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路边的建筑墙面重新恢复了砖红的底色。建筑内部却焕然一新,或布设展厅,或成为咖啡馆……浦口火车站的微更新改造理念,让一些百年前的历史场景、街巷和建筑都被完整地保留,让老车站承载新功能、焕发新活力。同时留下的还有那段让人无法忘却的历史,浦口火车站背后的革命故事和革命文化,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是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
作者:王丽均 南京晓庄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大二学生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