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被称为千古第一文人。除在文学领域的至高成就,他在仕途四十余年的起起落落也是他人生当中浓墨重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四川眉山到京都汴京再到全国各地,从意气风发到一举成名,从屡遭贬谪到命悬乌台诗案,他的人生总离不开三位女子的陪伴,他的妻子。巧合的是,这三位女子都姓王。
一、王弗
王弗与苏轼是少年结发夫妻,一零五四年,十九岁的苏轼娶了同在眉山镇的十六岁的王弗,此后两人共同度过了青春浪漫的十年。
我们常说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大概可以用来形容他们的感情。
王弗聪明能干,懂得务实际、明厉害,日常生活中悉心照顾苏轼,在他偶尔不够成熟老练时忠言劝箴,二人相辅相成。
此外,王弗的才情也是掩盖不住的,经常在丈夫诵读典籍停顿的时候,能从旁提醒。
一零六四年五月,二十六岁王弗因病去世,此时的苏轼二十九岁。
苏轼千里迢迢,将妻子的灵柩运回四川眉山安葬,在其长眠的山上种下了松树三万颗。
在妻子死后第十个年头,为其写下我们大家都背诵过的悼亡词《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文人写给情人的诗文常见,但写给原配的少有。这首词成了悼亡词之首,未见有超越。今天读来,那种生离死别经过十年岁月沉淀后更凄凉的意境,被词人那么恰如其分地描绘出来。
二、王闰之
一零六八年,居丧期满后的苏轼迎娶王闰之。
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她虽不如堂姐聪明能干,也没有能回应苏轼的才情,但她秉性柔和、易于满足、遇事顺遂,操持家里的柴米油盐,让苏轼能心无旁骛地外出会友,寄情山水、诗书。
在丈夫生活最活跃的那些年,她一直与他相伴,抚养堂姐的遗孤和自己的孩子 ,在丈夫宦海沉浮的岁月里,一直和丈夫同甘共苦。
苏轼有一个儿子有点智障,是王闰之生的,经常被邻居冷落、嘲弄,妻子苦恼不已。苏轼安慰妻子:“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说不是智障,是长得最像自己的孩子。
现如今我们提到苏轼,最为动容的一部分是他对人的最大的悲悯和包容,体现在日常中对待自己的家人,为官时对一方百姓。他告诉我们长相的美和丑、经历的苦难和喜悦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同,都是人生的一部分。
王闰之做过的一件事,经常被拿来指责。
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后,王闰之惊慌万分,害怕苏轼的书稿会带来更大的祸端,就拿来焚烧掉了,至少三分之二的手稿被烧毁。大家看到这个大部分就会指责,如果当时没有被焚烧,现在留下来是多大的文化财富啊。
可是我们忽略了,在当时的情形下是值得谅解的,我们没有经历过封建时期的政治灾难,我们不知道多么恐怖,王闰之她要想方设法不要再增加苏轼的麻烦,也不要扩大到家里人。家里十口人的生活重担就要落到她一个人的肩上,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身处当时的情形,如何处置?
三、王朝云
王朝云八岁没入官伎,十二岁被苏轼赎回家。此后的岁月里,比苏轼小二十六岁的王朝云在他的人生扮演一个既相关情爱又有关知己的重要角色。
秦观说她美如春园,目似晨曦。
朝云出身官伎,能把苏轼写的词谱曲后弹唱出来。古时文人与歌伎,向来都有惺惺相惜、相辅相成的特殊关系。
一次苏轼指着自己的大肚子问里面有什么,众人多说了一些恭维的话,旁边的朝云说是一肚子牢骚,苏轼哈哈大笑。朝云是懂苏轼的人,同时也爱慕这个大文豪。
苏轼被贬到惠州时,朝云毅然相随,苏轼感动万分,称赞说不像白居易的侍妾小蛮,因为小蛮在白居易老时离开了他,二是像通德,她终生陪伴伶玄。
朝云为苏轼生了个儿子,不幸的是孩子没过多久就夭折了。在一零九五年的时候,朝云染上了瘟疫,病死在惠州。这时候的她还很年轻,只有三十三岁。
苏轼的人生里,还出现过另一个重要的女子,是他的堂妹,也是他的初恋。但他不能违背礼俗娶自己的堂妹,因为她也姓苏。
堂妹后来嫁给了柳仲远,住在浙江靖江附近。苏轼在杭州任职的时候,曾在堂妹家住了三个月。在苏轼最后病重,行将就木的日子里,他又来到靖江。此时,堂妹已经离世,他拖着疲弱的身体,到她坟前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