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宁温
编辑|SHI
2016年6月,英国通过公民投票确定了要脱离欧盟,在经历了多次脱欧谈判后,英国于2020年1月正式退出欧盟。
英国的脱欧无疑在欧盟内部开创了一个恶劣先例,很难保证不会有其他欧盟成员国效仿英国的做法,对欧洲一体化产生负面影响。
当时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就将英国的脱欧称之为一场悲剧,是英国和欧盟的双输局面。
而早在半个多世纪前,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就曾两次拒绝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当有人问原因时,戴高乐直言不讳:英国与我们不是一路人。
而如今的情况正好印证了戴高乐当时的说法,连带着他拒绝英国的做法也显得很正确。
那么戴高乐是如何判断英国和我们不是一路人呢?
英国拒绝加入欧洲共同体
从始至终,戴高乐都认为英国和欧洲的心理距离很远,不是一路人。
实际上不管是从地理位置还是从宗教和民族来看,英国和欧洲大陆都有着无法割裂的关系,甚至很长时间里都是欧洲的中坚力量。
然而有着英吉利海峡这道天然屏障的英国却认为自己并不是欧洲大陆的一部分,只是欧洲的邻居,丘吉尔也曾说:“英国和欧洲在一起,但是不属于欧洲。”
英国是既觊觎欧洲又防备着欧洲,在欧洲大陆的争霸斗争中,英国对欧洲向来实行的都是均势原则和光荣孤立政策。
在保证欧洲各国势力均衡,没有国家能称霸欧洲的前提下,英国不参加欧洲固定的集团或同盟,以此保持行动自由,便于更好的操纵和维持局势,专心经营自己的海外事业。
所以英国最初也是拒绝加入欧洲共同体的,并不想和欧洲国家搞什么大联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由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转为美苏两极格局,经过战争洗礼的欧洲各国都陷入了各种经济崩溃和政治危机,社会动荡不安。
面对这种紧张局势,西德的领导人阿登纳指出:“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再走下坡路的话,是绝对迫切需要欧洲的联合。”希望欧洲国家能联合起来扭转这衰败的局面。
英国作为欧洲的重要大国之一,丘吉尔在战后曾主张建立一个欧洲合众国,但他并没有想把英国包含在这个欧洲合众国之内,称:“我们和欧洲在一起,但不是其组成部分,我们可以联系交往,但不会并入。”
在外交政策上,战后的英国更看中的是美国,而不是欧洲,坚信美国能让英国在经济和军事上受益,包括丘吉尔后来提出的三环外交,他都是将和美国以及英联邦的关系放到欧洲前面。
可见此时的英国虽然失去了霸主地位,但还是难以忘怀过去的辉煌,在经济、政治方面有很强的优越感。
并且加入欧洲共同体就代表着要把一部分权力让出来共享,这是英国所不愿意的,和欧洲国家联合并不是它的首选。
从1950年起,西欧六国正式开始一体化的进程,先是法国人莫内提出煤钢共同体,将德国和大国的煤和钢的全部生产放到一个超国家机构的领导之下,煤钢合作成功后可以再向别的部门推进。
莫内的建议得到了法国、西德、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六个国家的响应,当时这六国并没有忘记邀请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但英国选择拒绝。
1951年4月,在没有英国参加的情况下,西欧六国的外长在巴黎签订了《欧洲煤钢联营条约》,这就是欧洲联合的第一步。
在确定煤钢共同体之后,西德总理就表示:“先是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军事一体化,最后达到欧洲的统一。”
此后西欧六国又先后建立了电力、原子能、运输等贸易方面的统一市场,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组成了欧洲共同体,各成员国的贸易迅速发展起来。
英国依旧没有参与这些合作,进一步将自己隔离在欧洲共同体之外,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初始阶段,英国可以说只是一个观望者。
那英国之后为何转变态度,主动申请加入欧洲共同体,戴高乐又为何两次表示拒绝?
英国申请加入欧洲共同体
从50年代中期开始,丘吉尔三环外交的前两环开始出现问题,苏伊士运河危机的发生让英美的特殊关系变得没有那么亲密,英国也逐渐意识到全球重大经济事务开始由美国和苏联掌控。
再加上英国的殖民地纷纷要求独立,英联邦内部瓦解,英国和英联邦国家的经济比重也在相对下降,英联邦不能再给英国提供更多实质性的帮助,反观欧共体国家的经济比重却在不断上升。
这种种迹象都表明,如果不加入欧共体,英国很有可能在政治经济上被排除在欧洲之外。
由此,在三环外交中,英国必须要重新将欧洲放到首位,英国国内也出现了希望回到欧洲的舆论呼声,支持英国加入共同体。
在这种情况下,经过内阁会议的讨论决定,1961年下旬,英国政府就正式提出加入欧共体的申请。
在随后和欧共体各成员国的谈判中,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是希望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认为这既有利于他们国内的经济发展,还有助于平衡法国的力量。
可此时领导欧洲一体化的法国并不愿意英国加入进来,认为英国会威胁到法国的领导地位,西德总理阿登纳同样更乐于看到以联邦德国和法国为主的欧洲建设。
期间,为争取法国的同意,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向戴高乐表示:“我们已经不是维多利亚女王、吉普林、光荣孤立时代的英国了,让我们把欧洲团结起来吧。”
戴高乐对此不为所动,认为英国对欧洲始终实行的都是“一脚在内,一脚在外”,想要加入欧共体只是看中了欧洲的大市场,想把海上贸易、商业文化引到欧洲。
这还都是次要原因,戴高乐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英国和美国的特殊关系,英美关系的密切程度是其他欧洲国家难以企及的。
在建立欧洲共同体最初,戴高乐所期望的就是一个欧洲人的欧洲,根本意图是摆脱美国控制,争取西欧的独立自主。
戴高乐也一直都不满于美国想要加强对欧洲控制的做法,将美国霸权视为欧洲一体化的最大障碍,多次强调欧洲的事务应该由欧洲来解决,表示:“美国并不是欧洲的一部分。”
而英国并不愿意放弃和美国的特殊关系,几乎在所有问题上都选择和美国站在一边,戴高乐对此还指出,英国就是潜伏在欧洲的特洛伊木马。
戴高乐认为,如果英国加入了欧共体,那美国就会通过英国来干扰插手欧洲事务,这样就会破坏欧洲共同体成员国的一致性,最后成为依赖于美国并由美国领导的一个庞大的大西洋共同体,欧洲共同体则会被吞并。
基于这些考虑,在1963年的一次记者会上,戴高乐就明确表示拒绝英国加入欧共体。
麦克米伦对此指出:“戴高乐想支配欧洲,他要在六国共同体中建立霸权,不接纳新的会员国。”
显然,麦克米伦已经意识到只要有戴高乐在,英国就别想加入欧共体。
1964年,威尔逊出任英国首相一职,英国随后在1967年再次申请加入欧共体,结果不出意外的再次被戴高乐拒绝。
戴高乐依旧对英美关系持不信任态度,认为英国并不适合加入共同体,最终只是建议英国成为欧洲共同体的联系国。
可以说戴高乐就是英国想要加入欧洲共同体的最大障碍,戴高乐自己也承认:“英国会加入共同市场,除非我不在位了。”
而很快,英国就等到了加入欧洲共同体的好时机。
英国脱欧
1969年,戴高乐在公民投票中失败被迫下台,乔治·蓬皮杜出任法国总统一职,相比于戴高乐对英国入欧的强硬,乔治·蓬皮杜却没有想要继续拒绝英国的申请。
与此同时,英国首相希思也深刻意识到了只有加入欧共体才能重振英国的政治和经济,迫切的希望英国能尽快加入欧共体。
1970年11月,戴高乐逝世。
1971年,希思立即和乔治·蓬皮杜展开了一次会晤,双方在英国放弃英镑、接受农业共同市场、真正心系欧洲大陆等方面达成了一致。
得到法国的支持后,英国就没有了加入欧共体的最大障碍,于1973年1月正式成为了欧洲共同体的成员。
加入欧共体之后,英国和欧盟在商品制造、军事情报、贸易金融方方面面都成为了重要伙伴,很多人都认为英国已经和欧盟成员国捆绑成了一个整体,不会轻易剥离。
但同时英国也没有放弃和美国的友好关系,在欧盟中推出的很多政策往往都是无视欧盟其他成员国的利益,比较符合美国的偏好。
包括在伊拉克战争中一味追随美国,911之后斡旋欧洲国家启动《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2008年金融危机后推动欧洲各国和美国在G20峰会上共同实行财政刺激方案,积极在欧盟内部游说力推奥巴马推出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等等。
美国也乐于英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便于通过英国干预欧洲事务。
当初戴高乐最不愿意见到的一幕还是发生了,欧盟成了美国的后院。
英国为此还被戏称为“牡蛎中的沙粒”,在欧盟中向来有“尴尬的伙伴”、“不情愿的欧洲人”之称。
这种尴尬或许也是英国最终决定脱欧的一个因素。
而且就英国自身来说,国内一直都存在对加入欧盟的质疑声,在欧债危机、恐怖主义和难民潮等问题之后,这种矛盾进一步增加了英国的疑欧派,催动了英国的脱欧。
而作为欧盟史上第一个要脱离的成员国,首开先河的英国无疑会给欧盟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包括影响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削弱欧盟的实力和影响力、造成欧盟内部权力的失衡、给欧盟带来更大的分裂隐患等等。
从1961年主动申请入欧,到2020年退欧,英国和欧洲如今的最终结果证明,戴高乐当初一再拒绝英国加入欧共体不是没有道理,很有先见之明。
结语
身为曾经的世界霸主,英国所坚持的一直都是除非无路可走,否则不会用联盟来捆绑自己。
英国当初申请要加入欧共体事实上就算不上是自愿,只是在看清局势,为了保住大国地位迫不得已的选择罢了。
在加入欧共体之后,英国还是心心念念着自己在欧洲的统治地位,依旧对其他成员国保持着戒备心理,难以放下自己的身段和欧洲真正的融入到一起,可谓是同床异梦。
戴高乐显然在半个多世纪前就看出了英国和欧洲的根本性差异,也一直警惕于英美特殊关系对欧共体的威胁,担心英国会成为美国打入欧洲的一颗棋子
或许戴高乐当时就已经预测到了即便英国加入了欧共体,那也会有脱欧的这一天。、
参考文献:
[1]张静.戴高乐为何阻止英国加入欧共体【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No.120(07):19-23.
[2]阚四进.法国欧洲一体化政策研究【D】.外交学院,2014(02).
[3]陈咏媛.英国与早期欧洲一体化【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10):16-17.
[4]肖德玉.无奈的选择:英国第一次申请加入欧共体原因考【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No.33(01):30-34.
[5]刘亚轩.论冷战时的英国与欧共体【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No.66(0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