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首诗是初唐诗人骆宾王写的《咏鹅》,即便在今天看来,这首流传千古的诗,依然可以归类为儿歌。据传,这首诗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中洋溢着童趣的烂漫,也充分证明了这首儿歌极有可能就出自儿童之手。
大唐盛世造就了诗人的时代,也为世界文明耸立了一座艺术颠覆,可谓空前绝后,难以超越。而在这个伟大的诗的时代中,涌现了数以万计的诗人,留下了无数不朽的作品,仅《全唐诗》就收录了二千五百二十九人的四万二千八百六三首诗作。
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为何一首儿歌能传颂千古,是背诵率最高的唐诗之一呢?
骆宾王,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大约生于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年),卒于唐高宗永淳二年(684年),享年四十七岁。骆宾王生活的年代是初唐时期,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一道,号称“初唐四杰”。
《旧唐书·骆宾王传》中记载:“少善属文,尤妙于五言诗,尝作《帝京篇》,当时以为绝唱”。《帝京篇》是一首五言、七言夹杂的类似于古风的长篇诗作。骆宾王在诗中以诗人的视觉描述了帝京长安的盛景,展示了大唐帝国的繁华和强盛。
骆宾王出生贫寒,从小便有神童之名,新旧《唐书》都肯定了这一点。因而,七岁便吟咏《咏鹅》,并凭借这首诗,成为了又一位孺妇皆知的大唐诗人。
诗人一生坎坷,早年“落魄无行,好与博徒游”,混迹于赌徒之中而落魄市井。然而,“市井有谁知国士,江湖容汝做诗人”,骆宾王在唐高宗末年,被任命为长安主簿,是长安主官之下掌管文书的佐官,相当于秘书之类的小官。《旧唐书》中说,骆宾王“坐赃”,被贬为临海丞。坐赃,意思是因为贪赃而获罪,也有栽赃的意思。《咏鹅》的作者“坐赃”,究竟是哪一种情况呢?
因为这件事,骆宾王怏怏不得志,弃官而去。唐中宗弘道元年(683年),因反对武则天专权,追随英国公徐敬业“于扬州作乱”。此时,骆宾王留下了一篇同样传诵千古的檄文——《讨武曌檄》。
徐敬业兵败伏诛,这篇檄文差一点失散。武则天素来敬重骆宾王的文章,派出使者求得了这篇檄文,骆宾王大概也因此逃过了谋逆之罪。野史中说,武则天读了《讨武曌檄》之后,问这是谁写的,下面答是骆宾王所做。武则天感叹道:“有如此才不用,宰相过也”。《唐才子传》中还有另外一个版本,说的是唐中宗“诏求其文,得百余篇及诗等十卷”。
史载骆宾王故于徐敬业谋反的第二年,也就是弘道元年(永淳二年),而在《唐才子传》中,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徐敬业败亡,骆宾王也逃命而去。宋之问遭谪贬还乡,途径钱塘(杭州)灵隐寺时,夜里在长廊中吟诗。宋之问先得了两句:“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当吟到:“楼观沧海日”时,便再也得不出下句。此时,一个老和尚前来,接续道:“门对浙江潮”。随之,老僧又在这一联之后,续完全诗,这首诗中有这样两句:“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宋之问大惊,不知这个老和尚的来历。第二天,寺僧告诉宋之问,这位老僧就是骆宾王。当宋之问再去寻找老僧时,《唐才子传》中说:“传闻桴海而去矣”。
这则野史传闻所说的时间,应当是唐中宗景龙元年( 707年)七月之后,此时,据正史记载的骆宾王去世,已经过去了二十三年。虽然野史不足信,但却足以说明骆宾王名盛一时,令人无限缅怀。也因为他的诗作超然绝伦,而引人入胜,以神话寄托了人们对诗人的崇仰之情。
骆宾王生前著述颇多,唐中宗时期便编纂了十卷诗文,名为《百道判集》。遗憾的是,这部诗文集并没有流传下来,现在能看到的骆宾王诗文,都是明清时期重新辑录的。
正史中只说骆宾王“少善著文”,并没有说这首《咏鹅》是他七岁时候写的。骆宾王七岁写《咏鹅》,这个说法也出自《唐才子传》。这部野史是元代辛文房所编,书中编写了一些中唐、晚唐时期诗人的传闻轶事。从骆宾王的传闻中,可以得知,《唐才子传》并不十分靠谱。因而,辛文房所说的“七岁能赋诗”也是难以考证的。
同时,《唐才子传》中,也没有说骆宾王七岁的时候写了《咏鹅》。这一说法,大概是因辛文房的“记载”,结合《咏鹅》所表现出来的童真童趣,推导了骆宾王七岁作《咏鹅》的结论。
假如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来考证,骆宾王未必七岁能作出传诵千古的儿歌《咏鹅》。犹如现在传唱的儿歌一样,都是成年人模仿儿童的心理和口气创作的。每一个人都经历过同年,在特定的环境下,唤醒心中的童趣童真,也是人的一种天性。所以,依然有学者认为,《咏鹅》不一定是骆宾王七岁时的作品。
如此,以骆宾王闻名唐代,深得武则天、唐中宗推崇的水平,创作一首适合儿童传诵的儿歌,因此而流传下来,也是十分合情合理的。唐代诗歌十分繁荣,但“儿歌”之类的作品并不多见。贺知章《回乡偶书》并不是儿歌,其中只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模仿儿童语气而深受家长青睐,教小孩诵读唐诗,《回乡偶书》也是必选之一。
《咏鹅》经久不衰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十分形象地描述了儿童眼中的大白鹅,成年人也能以儿童的视觉,欣赏骆宾王笔下鹅的可爱形象,并唤醒心中同年时代的回忆。
《咏鹅》是一副天真烂漫的,儿童与鹅相互逗趣的美妙画面。鹅在水中“鹅鹅鹅”高昂曲项,朝天歌唱,地逗岸上的儿童。小孩子则伸长脖子,“鹅鹅鹅”地学舌。鹅,悠然自得地把白毛浮在水面,在小孩的眼前游来荡去,儿童仿佛指着大白鹅对身边的大人说:“快看,大白鹅的白毛浮在水上,两只脚掌红红的,划着清清的水波,游得好自在啊”。
大白鹅仿佛听见小孩的夸奖,游得更加起劲,唱得更加欢快。儿童看见大白鹅撒开了欢,兴奋得在岸上拍手应和……。
这首诗平白如话,仿佛就是儿童尚未完全脱离学讲话时的稚趣,“鹅鹅鹅”了半天,却又忽作惊人之语:“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假如咱们的孩子也是这样说话,大人们岂不乐得不知所以然了?
骆宾王是不是因为《咏鹅》而名闻天下,得神童之名,已然无从知晓,而正史中却是记载的骆宾王因《帝京篇》而名藻当时。但是,在骆宾王的身后,却是一片轻薄之声,哂笑包括骆宾王在内的“初唐四杰”。
骆宾王等人为何遭到后世的哂笑嘲讽呢?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诗多不合“格律”。比如,骆宾王赖以成名的《帝京篇》,就是一首五言、七言夹杂的不伦不类之作,别说合乎格律,恐怕连“古风”都算不上。这其中,恐怕《咏鹅》诗也在其中,惨遭“哂笑”。
《咏鹅》就是一首儿歌,儿歌肯定是不会按照格律吟唱的。
哪些嘲讽哂笑初唐四杰的人,恐怕没有在《全唐诗》中留下任何传世作品吧。所以,杜甫写诗反讽道:“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谩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原来,哪些轻薄文人哂笑的正是王杨卢骆的诗不合乎格律。由此,杜甫反驳说,“初唐四杰”那时有严格的格律体吗?
杜甫所说的“王杨卢骆当时体”,这句诗中隐含了大学问。格律也叫声律,起始于南朝永明体,初唐时开始应用,唐中宗时期,在宋之问、沈佺期等人手中成熟。因而,后世轻薄文人“穿越”到初唐,指责哂笑骆宾王等人作诗不合格律。
杜甫一句话,就揭露了那些摇头晃脑假斯文的轻薄文人。然后,毫不客气地说,你们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写不出,身死名销,根本不会给后世留下什么,而王杨卢骆的诗歌与名声则如江河那样,千古流传。
杜甫这首《戏为六绝句·之二》虽然讥讽的是那些轻薄文人,同样也是为《咏鹅》鸣不平。正如杜甫所说的那样,《咏鹅》“不废江河万古流”,从初唐一直传诵至今,历经千年沧桑而历久不衰。今后,《咏鹅》依然还将传诵下去。
中华文明薪火相传,《咏鹅》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代表。学唐诗,从小孩开始,《咏鹅》就是一首入门级的作品。这首入门级的作品规格相当高,既有唐代诗风,同样可以穿越时空,打破时空界限,能应眼前之景。
孩子们读来朗朗上口,鹅的形象很容易被儿童接受。由《咏鹅》而让孩子们认识唐诗,喜欢唐诗,进而热爱中华文化,努力学习,为传承中华文明传承薪火。
由此而言,《咏鹅》的艺术价值就远远超越了诗歌的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