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题材的文艺作品里经常提到“午门斩首”、“推出午门外斩首”,给人感觉午门就像刑场,好恐怖啊!那么,午门在哪里?“午门斩首”是真的吗?
午门,是紫禁城(故宫)的正门。是一组既豪华又庄严的建筑群,正门前为凹字形的广场。午门门楼,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上覆黄琉璃瓦。东西两侧雁翅楼上四座亭式楼阁金顶辉煌,簇拥着庑顶式正楼,而缀以勾连的廓庑,被称作“五凤楼”,有一种雍容华贵气象。
午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其前有端门、天安门(皇城正门)、大清门,其后有太和门。由午门和两侧雁翅楼构成的午门广场面积9900余平方米。在广场东西两侧的阙左门和阙右门以及城台下的左右两个掖门,又构成宫门前的封闭性,显示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午门的建筑结构及其风格,在整个故宫里是独具特色的。
午门中间的门洞是皇帝出入紫荆城的专用的御门,而两边的掖门是为朝会时文武官员进入而准备的。这里也是国家举行重要典礼的场所,如此一个神圣庄重之地,当然不可能作为杀人场所。明清两代,没有在午门斩过一个人。实际上,在京城实施斩首之刑,明代一般是在柴市(今西四),清代一般是在菜市。只有廷杖之刑才在午门外执行,但是以讹传讹就成了“午门斩首”了。
廷杖,即是在朝廷上以荆条、竹板打人。单从字面上看,“廷”是宫廷、朝廷,“杖”为棍棒,即杖刑。杖刑,就是打屁股,不是用手打,而是用棍棒、木板之类的,俗称“打板子”,而且是脱了裤子光屁股打,为啥?就怕你事先塞个棉垫子啥的。
因此,这廷杖就是在宫廷中实施的杖刑,其主要对象是朝廷的官员们,而一般的小官还轮不上。
廷杖的起源很早,东汉、隋朝都有廷杖的记录,不过在明代以前记载的不多,有史学家认为廷杖最早始于唐代。然而廷杖成为一种专门惩罚制度则是在明代时,打人打出了规矩。凡大臣们犯了错,最怕的就是这“打板子”,轻则残疾,重则致命。
打板子有两种打法,一种叫“着实打”,另一种叫“用心打”。监刑官如果脚尖分开,那就是“着实打”,会把人打残废。监刑官如果是脚尖并拢的话,就是“用心打”,被打的人则是必死无疑。
最初,廷杖时大臣们是可以穿上厚实的棉裤,并在下面垫上毡棉之物的,这样不致造成伤残,也算还有点“人情味”吧。但是在明武宗时期,当权的太监刘瑾为了报复异己,恶人恶招:规定廷杖时必须脱掉裤子把屁股露出来,然后命令执行的锦衣卫将受刑者往死里打,以致受杖之人非死即伤,成为一大酷刑。
廷杖通常在紫禁城的午门执行。午门前有一个开阔的空间,即午门广场,此为“阙”也。午门两旁各有一座突出的墩台,像两翼一样护卫着午门,俗称“雁翅楼”,更显出午门的威严。且由于午门凹字形的高大建筑,回音效果明显,增加了肃穆感。因此,午门前很适合执行这种威慑人的刑罚。
《明史·刑法志》载:“廷杖令锦衣卫行之”。锦衣卫作为皇帝的特务机构,拥有极大权力,这廷杖也由锦衣卫来操作。为了方便,午门前两侧设有锦衣卫值房。只要有大臣忤旨,锦衣卫立即会将其逮捕至午门拷打,一般廷杖后很大可能会当场身死。大宦官刘瑾就曾在午门杖死过23个大臣。
廷杖有打二三十下的,有打四五十下的,最高的数目是一百,但这已无实际意义,打到七八十下,人已是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有体质虚弱者,没挨到五十下已然气若游丝了。廷杖八十,意味着双脚已迈进鬼门关。廷杖一百的人,基本都见阎王爷了,极少有存活的记录。
据记载明代先后廷杖大臣500多人次,被廷杖的大多是一两个人,但也有一二十人同时受杖的,在正德年间明武宗创过107人同时受杖的纪录;而时隔不久,这个纪录就宣告作古,嘉靖皇帝同时廷杖134人,再创新高。当天上百人被扒下衣裤,排在皇极殿(没在午门)下,上百根棍子同时起落,一时间声响震天,惨叫不绝,当场杖毙大臣16位!
而“光屁股廷杖”的发明者刘瑾,在被凌迟处死之前也尝到了这廷杖的滋味儿,自作自受,也算是报应吧。
清朝虽未废除廷杖,但廷杖次数比明朝少多了。清朝受廷杖最出名的可能不是大臣,而是一貌美女子。光绪二十年十月二十八日,珍妃遭到慈禧太后训斥,并处以“褫衣廷杖”,“褫衣”就是解下衣服,珍妃于是成为清朝第一位受廷杖的皇妃,而且这位光绪皇帝的宠妃一共遭受五次“褫衣廷杖”。对于年轻女子被当众扒光了打屁股,不仅仅是体罚,更是一种羞辱!连皇上的爱妃都不能幸免,其他人就可想而知了。
正是因为古时廷杖总是有人被活活打死,后人们屡屡将“午门廷杖”误传为“午门斩首”,又经过艺人加工,人们都以为煞有其事。
后人有诗叹曰:
森严肃穆示皇权,多少大臣心胆寒。
午门廷杖有其事,推出斩首是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