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自然界的黑寡妇,那么螳螂一定榜上有名,有人认为母螳螂过于凶狠,连自己的老公都不放过,他们还认为螳螂的老公之所以不跑,一定是为爱献身。
但也有人认为动物并没有人类的道德观,它们遵守的是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那么这些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螳螂的行为
如果你观察过螳螂的行为,你会发现螳螂在繁殖的过程中,母螳螂会一口咬住雄性的头,并慢慢吞噬它们的身体,在这个过程中雄性螳螂虽然也会挣扎,但大多数都丧生于母螳螂的口中。
从人类的角度来看,母螳螂的行为妥妥的属于刑事案件。但从自然法则来看,母螳螂的行为其实有利于整个种群的发展。
在自然界中,性别不仅是身体特征的区别而已,两者在生殖方式上也大有不同。对于雄性而言,只需要贡献出生殖细胞就可以让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但雌性在繁殖后代时,不仅要贡献出生殖细胞,还需要付出大量能量繁育后代。
同样是繁殖后代,雌性付出的能量明显要更多,所以在自然界中都是雄性之间展开斗争,并求得雌性的欢心,螳螂也不例外。
但是雄性螳螂在接近母螳螂时,会随时面临生命危险,这是因为在母螳螂眼中雄性不仅仅是配偶,也是食物。
再加上雄性螳螂的体型相对于母螳螂而言更小,让母螳螂有足够的力气制服雄性。
发表在《美国博物学》上的一篇论文证明了这种假说,科学家怀尔德以及他的团队发现,雄性的体型相对于雌性配偶而言越小,发生性食同类的概率就越大,反之雄性则有较大的概率逃脱。
除此之外,里斯克和戴维斯曾经做了一个实验,实验显示,吃得越饱的雌性,在繁殖过程中越不会攻击雄性,反之,发生性食同类的概率就会变大。
关于螳螂为什么要性食同类,科学家们猜测,可能是因为母螳螂在自然界中能够捕食到的能量有限,使得它们把同类当做了能量来源。
性食同类或可帮助生物繁衍
一直以来,提到性食同类,我们不免有些担心。如果母螳螂把所有的公螳螂都吃光了,那么它们会不会因雌雄比例失衡而导致灭绝呢?
然而科学家从数据中看到的现象,和我们猜测的刚好相反,性食同类不仅不会让螳螂灭绝,反而能够帮助它们更好地生存。
研究人员发现,死于繁殖过程中的雄性,繁殖时间是逃生者的两倍,其留下的后代也是逃生者的两倍。
这一点比较好理解,因为逃生者可能还没有将自己的生殖细胞传递出去,就因害怕雌性的吞噬而逃生了,因此繁殖成功率低。
而死于繁殖过程中的雄性由于繁殖时间长,所以能尽可能地把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生物在性食同类的过程中,雄性会将自己的繁殖器官断裂在雌性的体内,以阻止其他雄性的繁殖,提高自身繁殖成功率。
再者我们知道,雄性也是能量来源,雌性可以通过吞噬雄性获得能量,提高后代的孵化成功率。而且在一个区域内,地球能够生产的能量总量是有限的,雄性的生存也会消耗能量,导致雌性的觅食率下降。而雄性的死亡,能够帮助雌性更好地获得食物。
正是因为以上原因,所以性食同类不仅没有造成生物物种的灭绝,反而提高了生物的生存概率,因此该基因被保留在螳螂的体内。
不过科学家也指出,如果螳螂性食同类的概率过高,将会导致整个种群的灭绝,所以我们才会发现有一部分雄性,能够在雌性口中逃生。
既然性食同类能够帮助生物繁衍后代,那为什么人类以及其他大多数动物都没有这种行为呢?
这是因为,不同的生物,在生存过程中采取的生存策略不同,虽然性食同类能够帮助螳螂繁衍后代,但是很多动物即使没有发生性食同类也能很好地生存,而且还有一些动物需要分工合作才能更好地生存。
总结
性食同类的现象在昆虫中并不罕见,之所以会有性食同类,原因非常复杂,其中包括了两性生殖策略,能量、匮乏等进化方面的原因。虽然它们之中的雄性在繁殖过程中丢掉了生命,但它们的牺牲能够提高自己后代的存活率。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这种生殖方式符合自然选择,因此这种基因就被遗传给了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