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个十里堡,我党在陕北召开过著名的瓦窑堡会议,形容某个顽固不化、不接受进步思想的人叫封建堡垒或顽固堡垒,你会发现,同样的“堡”字读音却各有不同。
①根据《辞海》和《字海》的解释,“堡”有三个读音,因而有三层意思:
读作“bǎo”,从土,保声,和普通话里读音一样。本义是土筑的小城,后泛指军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例如:
a.徐嵩、胡空各聚众五千,据险筑堡以自顾。—《晋书·符登载记》
b.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明·魏禧《大铁椎传》
c.敌人建有密集的碉堡、暗堡群,我们得智取,不宜强攻。1933年蒋介石对中央红军发起第五次围剿,鉴于前四次的教训,这一次改变战术,依据密集碉堡步步推进,逐渐压缩根据地,企图一举消灭红军。1940,日军对八路军根据地大扫荡,冈村宁次也借鉴国民党的经验采取这样的政策。这就是所谓的“堡垒政策”。
d.堡礁。有湖同陆地隔开的珊瑚礁,呈堤状,而多数呈不连续的岛状,围绕着海岸伸延,距海岸10-200公里不等。
此外,对于外国带有“堡”字的物或地名,一律采取音译和意译的办法,普通话发音,也读作“bǎo”,例如:
汉堡,既是食物,又是德国的城市地名。
爱丁堡,英国苏格兰首府。
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的历史名城,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澳大利亚大堡礁,世界最大的离岸礁。
②读作“bǔ”,意思是有城墙的村镇,泛指村庄(多用于地名)。常见于北方地区的一些地名中,因为保留了一部分中古音,所以形成了当地独特的方言文化。例如:堡子村、吴堡县(陕西)、柴沟堡(河北)。
这里有必要说说瓦窑堡了。据《子长县志》记载:“元初,瓦窑堡南北长,东西窄,围长数千步”,“地当三川口,依山为堡。元、明、清三代至民国时期皆为边塞要冲,屯兵设防。”此时,“堡”的读音为“bǎo”,因为它是作为军事用途的建筑物。
随着历史的发展,瓦窑堡逐渐从“堡”发展为“县”。明万历年间,瓦窑堡的商贸活动即呈繁荣局面。也就是说,早在明代,瓦窑堡就扩建了,就形成了居民区和商贸集市,它已不仅仅是一个军事堡垒了。清同治年间,平定西北回民叛乱后,六次迁民于此,赈灾安靖。民国时期,又将县城扩建,形成商铺林立的中山街和多条巷子。1935年12月17日,“瓦窑堡会议”在陕北安定县瓦窑堡镇召开。1942年2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将安定县改为子长县,以纪念为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民族英雄谢子长。如今,子长县已经成为延安市代管的县级市。瓦窑堡也成为了全国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所以这个时候,“堡”的读音当然是“bǔ”。
1937年10月19日,八路军夜袭日军阳明堡机场,取得大捷。阳明堡机场位于山西忻州代县阳明堡镇,因此这里的“堡”应读作“bǔ”。
③读作“pù”,古同“铺”,意思是驿站,今用于地名,北方地区最常见。其实,在古代“pu”和“bu”的发音相同,只不过后来官话在不同地区浊音清化产生了差异而已。例如:十里堡、五里堡,在北京读作“pu“,而在山西、河北、山东北部读作”bu“。
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一言以蔽之,在普通话里一律读作“bǎo“,涉及到北方村镇、地名读作”bu“或”pu“,南方不影响,遵照普通话朗读即可。
你看贵州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新疆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是不是前面的“堡“读作”bǎo“,后面的“堡”读作“p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