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6日电 (吴正军)近年来,什邡市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五个一”为主线,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促进各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
组织部署“一盘棋”,夯实民族团结基础。什邡市委、市政府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重要议题研究讨论,出台了什邡市贯彻落实《四川省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方案》的责任分工方案,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齐抓共管促进工作末端落实。通过健全市委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制度机制,强化民族工作三级网络和两级责任制建设,加强保障和考核,逐步建立起“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群众主体”的工作格局。
宣传教育“一张网”,提升民族团结意识。统筹组织、宣传、统战、教育等部门力量,整合资源强化协作,全方位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建立民族法规政策宣传平台2个,开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专题专栏30个,举办民族政策宣讲座谈会22次,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不断扩大工作宣传面和知晓率。在市医疗系统、教育系统等单位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团结知识的宣讲宣传,什邡市教育系统组织参加“四川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艺展演”,并荣获三等奖。
文化交流“一家亲”,丰富民族团结载体。大力聚焦文化发展,用文化搭建各族交流的桥梁。洛水镇率先在全市组建了社区民族文化宣传队,定期组织辖区内各族群众举办以“增进民族团结、共建和谐小区”“民族团结一家亲”等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增进了民族感情。湔氐镇积极邀请辖区内流动少数民族群众参与“浪漫樱花”“世外桃源”等农旅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不仅增进了各族群众之间的友谊,也促进了传统优秀民族文化的互鉴互赏。
发展增收“一条线”,促进民族经济繁荣。以服务提升少数民族群众增产增收为抓手,在政策上积极支持,在工作中主动服务,全力助推民族经济发展。通过提升完善辖区内卫生院、学校、社区的硬件和机制,提高创建工作成效。什邡市民族医院先后争取省民族发展专项资金85万元增添了彩超、DR等医疗设备,建成清真食堂,组建了“石榴籽”家医服务队,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洛水镇结合当地资源,深入挖掘推广李冰文化,推进民宿、文化旅游、回族餐饮美食等新业态,促进各族人民共同致富。2022年底,洛水镇成功创建为“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民生改善“一体化”,提升民族团结实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建立少数民族群众信息档案,从小事、难事着手,让各族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共促民族团结。近年来,什邡市每年坚持走访慰问困难少数民族群众40余户,先后为15户少数民族困难家庭申办了低保金,为5名患有重大疾病的少数民族同胞申请医疗救助,为7人申办了残疾人护理补助,为26名流动少数民族子女解决了入学问题,切实为少数民族群众解决了实际困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