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湖泊总面积2400多平方公里,自古以来就是当地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出产的翘嘴红鲌、银鱼、秀丽白虾(“太湖三白”)闻名遐迩。
作为长江中下游的淡水资源库,太湖水质的好坏关系到流域内2000多万居民的生活饮水安全。也正因为如此,太湖的水质情况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污染治理、资源修复等生态保护项目是当前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在上世纪80年代初,太湖的水质还很优良,整体位于二类水的标准。然而,随着周边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太湖地区的排污量与日俱增,高污染的化工企业接近20000个,湖区的水产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各种污染源并未得到有效控制,最终导致太湖的水质严重恶化。
到了90年代,太湖的水质整体降为了四类水,梅梁湖(太湖北部的湖湾)还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蓝藻“水华”。最严重的时候,太湖将近100平方公里的水面上都覆盖了一层绿色的油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多达1.3亿元。
此后连续多年,太湖的水质依然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在2007年5月底,太湖再次爆发了大面积的蓝藻“水华”,无锡市的饮用水源受到了严重影响。很多无锡市民反映,家中自来水的水质明显变差,还伴有明显的腥臭味,数百万居民陷入了严重的水危机。
2007年的太湖水危机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直接催生了当地对太湖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水危机爆发后,无锡市政府和当地居民在第一时间采取了治理措施。
无锡的市政部门、环保部门以及水利部门通力合作,采用技术手段改善了自来水的品质。同时,当地还加强了对太湖水质的监测,提高了“引江济太”的调水力度,引入的长江活水有效改善了太湖的水质。
为了清除蓝藻,无锡市还出动了上百艘打捞船,每天有上千人不停地打捞浮在水面的“蓝藻膜”,其中有很多打捞工人都是当地的居民。在腥臭扑鼻的湖面上,打捞队日夜作战;南泉水厂附近100多户渔民自愿割舍1000公顷的虾浮、地笼网、鱼簖等渔具设施,为清理蓝藻的船队让路。
根据自然地理特征,人们将太湖划分成了7大片区,分别是梅梁湾、竺山湾、贡湖湾、湖心区、西南湖区、东太湖以及胥口湾。各个湖区的水文条件以及污染源各有不同,针对各片区的具体情况,专家们制定了一系列不同的调水措施。
在这些调水措施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鲢鳙控藻”。鲢鱼和鳙鱼均位于四大家鱼之列,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优势鱼类。和草鱼、青鱼不同,鲢鳙都以浮游生物为食,食物链短,尤其适合生活在水质较肥、藻类密度较高的水域中。
水中的浮游动物虽然也能摄食蓝藻,但这种控制作用有一定的限度。研究人员发现,当1毫升湖水中的蓝藻数量超过8万个细胞单位时,浮游动物就无法控制住蓝藻的繁殖,此时只能通过鲢鳙等滤食性鱼类来加强对蓝藻的摄食力度。
国内专家所发明的“鲢鳙调水”,属于非经典的生物操纵技术,在国内乃至全球都具有开创意义。而事实也证明,鲢鱼、鳙鱼确实是名副其实的“净水能手”,对太湖水质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估算,在2009年~2014年间,太湖流域放流并回捕的鲢鳙累计消耗了35.5万吨的藻类,平均每年消耗5.9万吨。在这些藻类中,蓝藻累计被消耗了19.2万吨,平均每年被消耗3.2万吨,效果颇为理想。
在每年的捕鱼季,湖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以渔获物的形式被转移到了湖外,相当于在6年间累计输出了1414吨的氮源以及335吨的磷源。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渔获物天然无公害,属于绿色有机水产品,拉到市场上售卖还额外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除了太湖,国内其他湖泊也效仿了这种“以鱼控藻”的模式,成功的案例有很多。
以武汉东湖为例。武汉东湖的蓝藻“水华”一度非常严重,常见的有害蓝藻是微囊藻、鱼腥藻以及束丝藻。在60年代,东湖微囊藻的种群数量持续升高;在70年代中期,几乎每年夏季湖区都会出现微囊藻“水华”,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为此,研究人员在28平方公里的湖区中尝试性地放养了鲢鱼和鳙鱼,在之后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东湖的蓝藻“水华”再也没有出现过。武汉东湖的案例再次表明,“鲢鳙控水”是切实可行的,在其他富营养化湖泊中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不可否认,鲢鱼、鳙鱼确实是治理蓝藻的“功臣”,但鲢鳙不是万能的,简单地放养鲢鳙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从本质上看,“鲢鳙改水”治标不治本。藻类和高等的水生植物一样,生存与繁殖都离不开氮、磷、钾等营养盐。当水中的营养盐含量维持在高水平,水质就越肥沃,藻类的繁殖也就越旺盛。
因此,太湖的生态治理不能仅仅依赖鲢鳙,最关键的还是要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氮磷的排放,加强对生活污水和农业退水的治理管控。
然而,太湖湖岸线全长393.2公里,濒临无锡、湖州、武进、苏州等城区,各地区排污压力高,污水治理难度大,想要全面控制污染源绝非易事。另外,太湖的生态治理还牵涉到环保、水利、交通、旅游、水产等多部门,涉及面广,治理效率有待提升。
太湖的“生态病”究竟该如何治?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国外的经验。
以莱茵河为例。莱茵河流经欧洲9个国家,在50年代时曾遭受过严重的工业污染,水质恶化严重。所不同的是,莱茵河沿岸9国都把河流的生态治理看成是共同利益,各国进行了长期的协同合作。在1957年,莱茵河清洁工作协会成立,该协会专门负责莱茵河的生态治理,是治理跨区域河流生态的典范。
太湖的治理也可以借鉴类似的方式,设立一个独立的管理体系。尤其是对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污染源,一方面加强监督管控、制定更加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另一方面提高对污水的处理能力、加强各地区的市政污水管网建设。
总之,只有从源头上控制了污染源,太湖的水质才能真正好转,这离不开广大群众和部门的共同努力。
对于太湖的生态治理,您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