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虎 吴锦行 甄林 冯阳
十年筚路蓝缕,十年追赶跨越。
2012年至2022年,这10年,睢县书写了凝心聚力促发展、勇毅前行向未来的壮丽篇章。
睢县城市风貌 徐泽源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睢县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新坐标、明确新定位,新业绩不断创造、新局面不断打开。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2019年国家级贫困县摘帽,2021年经济总量247.2亿元、制鞋产能突破3亿双、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被评为全省县(市)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先进县,城乡颜值和气质稳步提升,文化旅游景点星罗棋布……10年来,睢县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实干干实、争先出彩,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小县向工业强县的转变。
“一双鞋”走出县域经济振兴路
8月29日,走进睢县制鞋产业园,足力健、乔丹、安踏、鸿星尔克等鞋企的生产车间内一片忙碌,工人们紧锣密鼓地作业着,让人感受到如火如荼的生产热潮。
睢县鞋企业生产车间 徐泽源 摄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变成了路。”在气势恢宏的中国鞋都博物馆内,这句话被刻在睢县鞋业发展史的开端,深刻诠释了睢县鞋业“从零起步”的艰辛历程。
2012年,睢县“跳出睢县看睢县”,在广泛调查研究和考察学习的基础上,发现在福建、广东、重庆、四川、河北等地均有集中度较高的制鞋产业布局,唯独人口最为密集的中原腹地,没有成型的鞋业生产基地,是一个区域空白。当时,福建晋江是全国制鞋基地的“龙头”,于是睢县决定学习晋江经验,抢抓机遇,将制鞋产业确立为主导产业。
随后,睢县从产业基础、建设机遇、承接载体、用工保障、区位优势和发展空间六个方面对睢县发展制鞋业进行了全方位规划,并制定了“一年打基础、三年上规模、五年成基地、十年创鞋都”的发展蓝图。
弯道超车、筑巢引凤、亲情服务……从2012年到2022年,睢县“盯准一双鞋,选准一条路,横下一条心,做大做强制鞋业”,实现了制鞋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散到聚的转变。如今,427家制鞋企业纷纷落户睢县,制鞋及鞋材配套企业“遍地开花”,制鞋年产能3亿双,被誉为“中国鞋都”“中国制鞋产业基地”,成为除福建晋江之外全国最大最具竞争力的休闲运动鞋生产基地。
“2021年,我们在睢县的生产基地产能突破了2000万双。”扎根睢县的“足力健”品牌创始人张京康说,公司看重的就是企业与政府发展鞋业为主导产业的目标一致,这样企业就搭上了“顺风车”,会随着当地主导产业的发展而不断壮大。
“四梁八柱”产业群储蓄发展动能
走进总投资55亿元的睢县绿草地新能源产业园,规模宏大的工地让人惊叹。绿草地新能源产业园是年产12GWH锂离子电池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从签约到一期工程顺利封顶,不到100天。
绿草地新能源产业园和昆山电子信息产业园共同组成了睢县科创产业园,全部达产达效后,年产值可达50亿元以上,将成为河南省最大的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综合性专业园区。
这,只是睢县实施“四梁八柱”产业培育计划的其中一环。近年来,睢县因势而谋,把制鞋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打造成4个百亿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构成“四梁”;着力把金振源电子、鸿大光电等8家企业培育成税收超亿元龙头企业,形成“八柱”。
为全面推进项目建设,2021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党员干部,秉承“尊商、爱商、兴商、富商”理念,当好“金牌服务员”,创造一流营商环境,让企业在睢县享受“零跑腿”优质服务,创新、推广企业“入驻即生产”“边建设边招工边生产”经验,强力推进重大项目联审联批周例会、月督查、季观摩、年总评和“一清单、四机制”等工作制度落实。
哪里有企业,哪里就有企业金牌服务员。只要是在睢县落地的企业,睢县都会从机关单位中选优培强一名在职干部作为企业金牌服务员,精准跟踪服务,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在睢县,我们感受到了比肩大城市的服务,以及有求必应、及时纾困的营商环境。”河南鼎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磊深有感触地说。
睢县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努力实现从“最多跑一次”向“一次不用跑”以及实现“一部手机办审批”,让更多的事项可以实现“不出门,掌上办”;开展“万人助万企”“企业服务日”活动,累计减免税费2.3亿元,新增市场主体1.8万个。在全省县域营商环境评价中“获得信贷”指标排名第四。
“文旅融合”擦亮水城金字招牌
豫东睢县,千年古城。这里万亩湖面碧波荡漾,被誉为“中原水城”。
“天天就像住在公园里一样,外地朋友都羡慕我!”8月30日,秋色正美,漫步在睢县北湖湖畔的当地居民刘女士自豪地说。
睢县是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拥有国家4A级北湖旅游景区。县城内北湖、苏子湖、濯锦湖、恒山湖等9个湖面星罗棋布,袁家山、圣寿寺塔等历史文化景点较多,惠济河、通惠渠等河流纵横交错,有着丰富的文旅资源。
凤栖湖航拍 徐泽源 摄
睢县创新“旅游+”发展理念,全力勾勒大旅游格局,提出“1921”发展规划,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逐步实现城区9个湖的水系贯通,打造城区“十纵十横”20条示范性道路,建设100个以上口袋公园,奋力实现“中原水城”公园里“中国鞋都”创新地的发展目标。
厚重的历史文化是睢县的根和魂。该县在谋划当地文旅产业发展路径时多次强调,要以“修旧如旧”方式做好老城保护和开发利用,留住老城独特韵味,焕发老城活力生机,守护睢县文化印记,真正叫响“中原水城”品牌,推动全域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目前,睢县总投资7.49亿元的睢县北湖景区提质改造暨河湖通航项目开始运行,项目建成后,将实现苏子湖、濯锦湖、恒山湖、甘菊湖、凤凰湖、凤栖湖、利民湖以及北湖东、西湖等9湖通航;睢县还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睢东新城,建成开放袁家山文化园、凤栖湖智慧岛,进一步叫响“中原水城”城市品牌。
此外,睢县围绕“一带两线引领、两乡一区带动、N个小镇支撑”布局以及五河湾示范区布局,打造乡村振兴旅游线,让游客在观光旅游休闲的同时,了解睢县历史文化和发展历程,感受睢县发展魅力,科普现代文化知识,激发他们到睢县投资创业、就业激情。
特色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8月28日,走进睢县尤吉屯乡许堂村葡萄种植基地,一串串葡萄缀满藤架,颗颗如翡翠、似宝石,令人垂涎欲滴。村民们穿梭棚内忙着采摘,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我种的葡萄是‘阳光玫瑰’品种,每斤卖十五元左右,一亩地产量在五千斤以上,效益非常可观。”看着成熟的“致富果”,许堂村葡萄种植户武爱勤乐开了花。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近年来,睢县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一主线,按照“南笋北椒中果蔬”农业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一乡一业”和“一村一品”,先后建成芦笋小镇、云瓜小镇、草莓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做强特色优势农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让产业发展成效惠及更多百姓。据统计,目前该县发展辣椒种植面积10万亩,发展芦笋种植面积达5万亩。
除了发展特色种植,睢县还引导群众发展养鸡、养兔等特色养殖增加收入;通过引进制鞋产业等入驻帮扶车间,让村民就近务工挣钱;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行走在睢县各个乡镇,一幅幅产业兴、农民富、农村美的新画卷徐徐铺展:粮食产区沃野千里,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美丽村庄焕然一新;蓬勃产业带动增收,乡村振兴更有底气。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睢县县委书记曹广阔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睢县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着力打造富强和美清新现代化睢县,着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实干干实,争先出彩,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开创睢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努力为商丘在全省“两个确保”大局中奋勇争先更加出彩贡献睢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