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夜,圣诞老人已经忙碌着,将他的雪橇载满玩具、食物和一堆煤块(给那些淘气的小家伙),向世界出发了。不过,其旅途艰辛是我们想象不到的,不仅要度过一个个难关,还有不少人等着活捉这位可爱的老头子。
故事发生在南北战争时期,住在南方的斯塔福德一家在战火中度过了他们的圣诞节,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依然对圣诞抱有希望,渴望着圣诞老人的到来……他们的愿望能成真吗?
让这个温馨的小故事陪伴你度过寒冷的冬夜。
01
作品简介
故事的主人公也许是史上最命途多舛的圣诞老人。残酷的战争来临,圣诞老人就要被活捉!他该如何解除困境,将圣诞礼物送到孩子们的手上呢?
“战争虽然残酷,小说却温情而动人。即使处于战乱之中,孩子们依然对圣诞抱有希冀和盼望:伊芙琳想要洋娃娃,查理想要制服和小剑,鲍勃和阿栾明知身在战场的父亲无法回家,仍心甘情愿地帮助母亲为弟弟妹妹制作圣诞礼物,并始终期待着父亲的归来。
我们在书中看到的,不是战争带来的伤痛,而是爱、勇气和希望。在黯淡的日子里,它们发出微光,越发温暖,越发明亮。”
02
作者简介
托马斯·纳尔逊·佩奇(Thomas Nelson Page)(1853-1922) ,美国作家、外交家,善于用怀旧的笔调描写美国南部种植园的传统生活和浪漫风情。
03
精彩段落
霍利山真是个过圣诞的好地方!斯塔福德家的老庄园就坐落在弗吉尼亚州的霍利山上,在那儿,你能看到连绵的山坡和广阔的平原,视野一直远至天边的森林。斯塔福德家的鲍勃少年老成,十三岁生日刚过一个月;伊芙琳有着棕色的双眼,留着一头乱糟糟的金黄色头发。每当圣诞节来临,孩子们都会挂起长筒袜,等候圣诞老人的光临。这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事情。
每年圣诞夜到点睡觉时,孩子们都会假装钻进被窝。但他们其实精神得很,双目炯炯有神,一点睡意也没有,内心既期待又紧张,像小白鼠一样小声说笑。如果圣诞老人日出前没有及时爬上烟囱离开,他肯定会被孩子们发现的。到那个时候,公鸡已经开始打鸣,回音充斥着整间屋子。孩子们会穿着雪白的睡衣,压低声笑轻轻地走,从昏暗的房间经过阴冷的走廊,迎着微光猛地推开一扇门,向黑暗中仍在熟睡的父母大喊“圣诞礼物!”他们会在曙光下跑向火炉,扒开里面的山核桃木灰,然后兴冲冲地解开挂在火炉边上鼓鼓囊囊的长筒袜。发现这么多礼物,即使是哥伦布也没什么好羡慕的了。这些宝贝可算是来到了一个新世界!这把崭新的水手刀有四个刀片,每个都价值连城,就算再过四十年,还是能感受到当年的激动心情。羡慕哥伦布?算了吧!
这就是南北战争前霍利山的圣诞节清晨——一段充满着回忆和温情的岁月 。
来到1863年的圣诞节,战争封锁线越拉越近了。因为没有收到圣诞礼物,霍利山的孩子们有些失望和不满。在这之前,孩子们对战争毫无感觉,尽管他们的父亲斯塔福德少校在两年前的四月就离开了家,跟随连队和步兵团作战。在斯塔福德家的小男孩看来,战争挺有趣的,因为可以见到好多陌生人。打仗这么好玩,但他们从没机会真正见过。鲍勃一直幻想着,如果战争来了,他就杀上战场,捕获敌方大将军。
但当圣诞节真的来临,孩子们发现没有“真正”的礼物时,就真的意识到战争这回事儿了。这可是件可怕的事情。不管是斯塔福德太太还是最小的伊芙琳,都没有像以往那样因为圣诞节来临而兴高采烈。斯塔福德太太绞尽脑汁,买来一些力所能及的礼物,但孩子们太过精明,一下子就看出这些礼物只是“凑数的”。圣诞节那天早上,他们围坐在母亲房间的炉火边,看着自己的礼物,小脸蛋上挂满了失望的表情,可怜巴巴的。
“我不太喜欢这个圣诞节,”雀斑脸阿栾不屑地看着他的礼物,故作正经地说,“一把斧头,一些旧钉子,一个捕兔夹,没有很好嘛。”
斯塔福德太太微微一笑,但很快就收起笑容,变得满脸忧伤。
“我也没有圣诞礼物啊,”她说,“爸爸写信说,希望能跟我们一起过圣诞节,但他回不来,他被调到了波多马克河。”
“没关系,他也许会回来呢,他会说到做到的。”鲍勃安慰道(鲍勃常常像大人一样安慰别人,所以被叫做“老鲍勃”)。他骄傲地把圣诞礼物扛在肩上,摆出木匠大踏步流星的姿势,“妈妈,我正需要一把斧头呢,现在我可以做铁丝网了。”
斯塔福德太太的脸上重新有了光彩。鲍勃是个健康的小男孩,有着大大的眼睛和长得很好看的小嘴巴。
受鲍勃感染,阿栾马上改口说:“我也正需要一把斧头,而且有那么多钉子,我可以自己做一个捕兔夹了。”
查理也学哥哥们勇敢地附和道:“我就喜欢破小刀。”伊芙琳则拨开落在眼边的长发,抱着一个打着补丁的洋娃娃说:
“我爱我的洋娃娃,我爱圣诞老人,我爱爸爸。”话音刚落,斯塔福德太太就把伊芙琳和她的破娃娃一齐紧紧抱到胸前,把脸深深埋进了她乱糟糟的小卷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