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王勃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中的这一句,赞的既是临川才子文章好,也赞文港毛笔好(当时文港地属临川管辖)。据《赣东史迹》记载:“文港镇毛笔工艺是在西晋时由山东邹县传授而来,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江西省进贤县文港镇毛笔制作历史悠久,世代相传,享有“华夏笔都”的美誉。(新华网 吴亚芬摄)
周鹏程出生于毛笔世家,到他这一代,是制笔的第四代。他8岁跟随父亲学习制笔,至今已经和毛笔打了50余年的交道。在一代又一代文港工匠的传承之下,文港毛笔形成了一套独特而精湛的制笔工艺。从原料到成笔,需经过128道工序,每道工序的细腻程度和要求之高,是很多其他传统手工艺所不能比拟的。图为周鹏程在文港毛笔市场精心挑选制笔所需的原料。(新华网 吴亚芬摄)
毛笔的自身特点与中国书画艺术共冶一炉,书画家的艺术风格与使用的工具有着极大的关系。周鹏程制笔的一大特点,就是能根据书画家的作品风格为其“私人订制”,其中的秘诀就在于毛笔用料的配比。文港毛笔的制作原料主要为优质山羊毛、山兔毛、黄狼尾毛、香狸子毛、猪鬃以及植物纤维等,这些用料的配方比例因人而异,没有具体数据,全凭感觉和经验配料掌握。(新华网 吴亚芬摄)
文港毛笔的制作离不开水,其中水盆是制作中最复杂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在寒冷的冬天,周鹏程的手一遍遍浸入水中,将已经脱脂过的毛料反复梳洗,撇去浮毛杂毛,按不同级别分类组合。(新华网 吴亚芬摄)
在改革开放初期,周鹏程带着自己的毛笔北上北京、河北等地推销,结果被书画家们拒之门外。不甘心的他向书画家讨要了一支“好货”,自己琢磨研究。“我把笔头拆开看,人家的配方确实高明。回来之后我花了7、8年的时间改良制笔的工艺和配方。”在周鹏程等制笔工匠的创新传承下,文港毛笔在配方上引入了猪鬃,改良和变化后的文港毛笔质量大幅提高。(新华网 吴亚芬摄)
“我做的笔主要是书画家的专业用笔,工序一点不能偷懒,选料都很讲究,一根毫毛配错了,就会失之千里。”一个小小的笔头,是周鹏程50余年的匠心坚守。(新华网 吴亚芬摄)
“笔之所贵者在毫”。周鹏程上手一捏毛料,就能辨得毛料的公母、优劣。万千根毫毛聚于笔头,这一分一毫都绝不能马虎。(新华网 吴亚芬摄)
周鹏程严格按照传统工艺,一天只能制作十余支毛笔,供不应求。用周鹏程的笔,能做到笔随心动,八面来风,周鹏程也成为了很多书画家的“座上之宾”。图为周鹏程用嘴配合,进行手工扎笔。(新华网 吴亚芬摄)
一个个笔头扎紧后要进行攀毛,就是去掉松散或已脱落的余毛,并将捆扎的毛笔头一端吊在竹竿上,另一端下悬吊石头等重物,以束紧并加速挤压掉毛笔头蓄含的水分,放置于通风处或太阳底下晾干,这一过程叫吊攀。图为周鹏程在查看吊攀后的笔头。(新华网 吴亚芬摄)
笔头晾干后,再用蜡烛烧去尾部的浮毛、杂毛,一个文港毛笔的笔头就基本做好了。(新华网 吴亚芬摄)
如今,文港镇已经形成了原料配送、笔头制作、笔杆制作、毛笔包装的全流程产业链。周鹏程现在基本专注于笔头的制作。(新华网 吴亚芬摄)
一支好的毛笔应该集“尖、齐、圆、健”于一身,按下时要扁,提起来要圆,收得拢,撤得开,得心应手,挥洒自如。空闲之余,周鹏程也会用自己的笔写字,细细感受从笔尖传递到指尖的感觉。(新华网 吴亚芬摄)
文港毛笔生产技艺全靠师徒世代相传,言传身教。几十年间,周鹏程成为了省级非遗传承人,在他的带动下,他所在的周坊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做笔。他的儿子儿媳也跟随他多年,研究学习制笔技艺。(新华网 吴亚芬摄)
“孙子今年17岁,也提出要跟我学做笔。”周鹏程家的制笔工艺,传到孙子这一辈,已经是第六代了。(新华网 吴亚芬摄)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细细一支笔,可抒发文人墨客的诗情与浪漫,挥洒英雄豪杰的胸襟与情怀。文港镇制笔技艺历经千年沿袭传承,书写了“华夏笔都”的荣光,记载了文港匠人的传奇。(新华网 吴亚芬摄)
令人欣喜的是,在日益电子化、科技化的现代生活中,毛笔依然显示出强悍的生命力,学习毛笔字成为了一些学校的必修课,也是现代人陶冶情操、舒缓身心的爱好。(新华网 吴亚芬摄)
因文港毛笔手工制作的特性,文港镇形成了以家庭作坊为主的毛笔产业集群,有22000余人从事制笔产业。每逢农历一、四、七是文港“当集”的日子。早上四、五点,文港毛笔市场就已开市,毛料、笔头、笔杆、成笔一应俱全,许多外地客商都会来文港“赶集”。在专业用笔市场,文港毛笔占据了全国90%的份额。2018年,文港镇以毛笔为主的文房四宝产业的产值达13.6亿元。(新华网 吴亚芬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