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芦河三尺台 一心甘育新希望
李梦(监利市汴河镇芦河小学教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你们好!
我叫李梦,是来自汴河镇芦河小学的一名教师,今天我要向大家讲述的是我的校长王保垓的故事,他也是监利市蒲公英爱心协会的一名志愿者。
有人说,教师的奉献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是一枚果!有人说,教师的热情似星辰,远望像一盏灯,靠近是一团火!也有人说教师的辛勤如蜜蜂,博采白花之粉,酿成一家之蜜。而我们的王保垓校长,只是一位潜心育人、扎根桑梓的平凡教师。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为农民办教育,就要为农民烧心香,让农民的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为他们的未来点燃希望”。
20年来,他是一道光,带领一群有温度、有情怀的队伍,用坚实的双脚,为乡村孩子们踩出了一条“行知”之路。丰碑无语,行胜于言。王保垓校长20年呕心沥血、初心不改,擘画了芦河小学腾飞发展的壮丽新画卷。
2001年,芦河小学因撤校并校被取消,2002年,为方便芦河村学龄孩童就近就学,时任领导决定重新开办芦河小学,经多方寻访,最后推荐王保垓和另外2名老师入校执教。当时学校仅有25名学生。
2004年,学校运转困难,两位教师迫于生计,放弃执教,外出务工。现实的困顿,让王保垓也彷徨、迷茫、挣扎…学校只剩下他一个人了!25名孩子的希望全压在他一人身上了!“我不能走!”最后,王保垓毅然决然地对爱人张新姣说。自此,芦河小学成了王保垓夫妇一生的重担。这一挑,就是20年。
2002年至2016年,芦小历经14年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的奋斗征程,厚积薄发,2016年后,生源从50人左右一路飚升至2021年春的350人,达成了芦小历史上学生生源质量最优、数量最多的创举。将一艘沉船扬帆起航,驶向通往理想的航道,铸就辉煌。王保垓校长做到了!
2008年春,因村级道路翻修完成,其他学校校车进入芦河村范围招生。原本有32名学生的芦河小学,在当期学生仅剩18人。望着那破落的校舍、残缺不齐的课桌、空落落的教室,面对外界一片不看好的唏嘘,夫妻俩的办学激情出现了动摇。看着前同事们“跳槽”之后,大多买车买房,生活质量大幅提升,而自己却蜗居在偏僻的乡村。面对这种窘境,他不禁疑惑了: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了吗?我的满腔热情、一丝不苟的执着换来的是什么?然而,回首校园里那一双双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睛,鸟瞰乡村的贫穷与落后,他还是毅然决然回到三尺讲台上坚守自己的初心,他离不开孩子们!孩子们也需要他!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一年,又遇上了一场大雪灾,大雪纷纷扬扬一直下个不停,班上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有几名孩子因祖父母年迈体弱,根本无法接送孩子。为了保证孩子上下学安全,他们夫妻俩经反复商量,决定每天接送这几个孩子,可是只有两个人,他们需要往返多次才完成送达任务。村路泥泞狭长,一程路走下来,他们夫妻俩早已汗流浃背。即便这样,每每走过田间小路,经过荒野坟场,他们还不忘打趣道“我们这是抱着状元去赶考嘞”。在他们的坚持下,芦小未出现一起学生安全事故,他们的善行也打动了每一位家长的心。
2009年春,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夫妻俩兑现了孩子成绩不落后其它学校的诺言,他们用真心和行动赢得了家长们的认可。学生数一下子从18人上升到40人,这让他和妻子看到了芦河小学发展曙光,也坚定了他们坚持走下去的决心。
2013年,王保垓校长的母亲身患重病,他和妻子因为工作无暇顾及。村里乡亲闻讯后,纷纷主动竭力帮忙照顾,同年9月,母亲还是寂然离世。悲痛和愧疚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但是面对台下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乡亲们深切的期盼,他忍下心中的悲痛,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学校办得有声有色,来回报对自己有恩的父老乡亲。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2019年,在全县四年级调考中,他执教的语文科目取得片区第一名,芦河小学总分取得全县第五名的优异成绩。
2021年,芦河小学全校学生达到350人。这一切成果的取得,不仅是家长们的理解与支持,更饱含了王保垓校长的艰辛和汗水。
一支粉笔,写尽浩瀚星海;三尺讲台,孕育万千桃李。这,就是老师的工作,看似简单,其中却包含无数艰辛和酸楚。今天,王保垓校长依然坚守在三尺讲台之上,用佝偻的身躯托举着每一个冉冉升起的太阳!用盈寸的粉笔孕育着每一个崭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