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女人生孩子。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疼痛感是十级,同时无论是剖腹产还是顺产都是有危险的。很多人不禁会问到:“发育不良,难产.......胎生方式如此不靠谱没有任何优势,为何人类要从卵生演化成胎生呢?”
在弄清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卵生和胎生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差异。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产生了卵生和胎生这两种繁衍后代的方式。所谓的卵生指的就是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外独立发育。有部分卵生动物需要进行孵化,因为卵自身的结构就携带了营养元素,只需要适宜的温度环境,就可以孵化出来。此外,还有部分卵生动物还会伴随有抚育子代的行为。
而胎生指的是幼体直接在母体孕育,发育成熟后被产出。卵生和胎生最大的区别就是雌性什么时候会密封胚胎。如果雌性过早地进行密封胎,那么就会变成蛋,以蛋的方式进行繁衍后代。如果雌性非常晚的选择密封胎,那么它就会变成胎儿,通过分娩的方式进行生产。在自然界中,像鸟类,爬行类动物,还有大部分鱼类都是属于卵生动物。
卵生方式的最大的优势就是,它可以一次性产出大量的卵子。像有一些鱼类,它可以一次性甩出几十万卵子。不过,卵生方式也是有缺点的,一来卵生发育后代质量不高,二来卵生动物会时时刻刻担心自己新生的蛋会遭到盗蛋者偷窃。在胎生动物中,它们的生产方式叫做下崽,但作为高等智商的人类的生产方式却叫做生孩子。
一头母牛在草原上走着走着就会突然停下来,你以为他们是在低头吃青草吗?错了,它们是在下小牛犊。胎生动物们下崽很容易,它们可以上午下崽,下午又继续忙碌自己的事情。而人类的生产却并不容易,还需要坐月子。总而言之,卵生方式与胎生方式最大的区别就是买断制和卡点制。不能说谁最好最坏,只能说是各有利弊。
在胎生动物中,人类是最特殊的。因为人类是直立行走的胎生动物,长期直立行走,加上拥有一个很大的脑袋,所以就会导致人类的骨盆是狭窄的,尤其是女性的骨盆,呈现的是上宽下窄,产道狭小且崎岖。虽然这样的身体是比较脆弱的,在生产方式中不占据任何优势,但人类并没有因此变得脆弱,反而成为了地球上的霸主,最强的动物。
那么,在人类独特进化文明史中,为什么要从卵生演变成胎生呢?如果是卵生的话,是不是可以让女性在繁衍后代的时候少遭罪呢?
在生命最初缔造的时候,人类是由卵生进化到胎生的,这是一个长期而又很复杂漫长的过程。最初的生命繁殖方式是无性生殖,无性生殖这是一种很古老的生殖方式,没有受精过程。这种繁殖方式不需要生殖细胞,只需要体细胞就可以了。细胞分裂无心插柳,就产生了有性生殖,到后来的单性生殖。
在泥盆纪大灭绝后,有不少曾经生活在海里的脊椎动物逐渐开始登陆上岸,因为他们的身体结构是很原始的,又长期在水里生活,所以即便是上岸了,也不能一直离开水源。尤其是在繁衍后代的时候,需要到水里。
到了石炭纪,两栖类动物也逐渐繁盛起来了,完全摆脱出了对水体环境的依赖,进化出了最早的羊膜动物,单弓兽属就是其中的一种。羊膜卵就是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围绕胚胎就会形成羊膜、在羊膜包裹之内的腔中,有丰富的羊水,它为胚胎提供了稳定的生存环境。羊膜卵的出现可以说是为脊椎动物繁衍后代创造了先天性条件。
当恐龙时代彻底结束后,地球上的生命涅槃重生,出现了卵生动物和哺乳类动物。哺乳动物通过胎生方式开始称霸整个新生代。对于哺乳动物来说,胎生繁育后代成活率很高。孕育周期很长,不过在孕育期间出现一胎多命是很危险的。那么既然是这样,为什么以人类为主的哺乳动物依旧会在进化史中选择胎生呢?
原因很简单,一来它能够保障在繁衍后代的时候,自己还有时间去寻找食物,一举两得,而不是单纯地把时间浪费在孵化的问题上。二来,这种进化方式是来自自然选择的压力,进化出了这种特殊孕育胚胎的子宫。胎盘的出现保障了哺乳动物的高效繁衍,这种繁衍方式是所有卵生动物都无法实现的。
正是因为拥有这种较为复杂的生理结构,才让哺乳动物在地球上生生不息。在传统思想意识中,缔造生命的祖先繁殖方式是卵生,之后才有了卵胎生和胎生。人类在进化历史中,变成了胎生哺乳动物,也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毕竟与卵生方式相比,胎生的成活率和质量都是非常高的。
在未来高科技发展中,能否实现让人类成为卵生动物呢?生一堆蛋,然后用机器孵化,需要的时候就把几个孩子领养回来,自己承担父母的角色,免除了胎生的痛苦。
这样复杂的高科技看起来似乎很遥远,但并非没有可能,不过这样的智能机器卵生方式违背我们人类的本能认知,简单来说违背了人类道德伦理。这种新兴技术虽然增加了繁衍后代的效率,但卵生出来的孩子也和父母没有任何感情。
所以说在生命进化过程中,基因的自然选择才是进化基础,人工智能缔造新生命的开始,摆脱了胎生硬件形式的束缚,就是人类原生命的终结。因为人类生命的缔造最温暖最靠谱的地方就是子宫,这是永远都无法改变的事实,是任何人工智能都无法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