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遇伯乐,朱江洪的知遇之恩
随着安徽市场的全线飘红,“董明珠”三个字也在格力内部光芒四射,这三个字代表的是格力的新力量、新生机。在格力内部,董明珠的名字迅速传播,也正因如此,让董明珠遇到了她的伯乐——朱江洪。
朱江洪是一个传奇人物。他出生于1945年,那时正值解放战争时期,祖国的许多地方都不太平。在这个特殊时期出生的朱江洪也跟其他小伙伴一样,躲来躲去。没过几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朱江洪也顺利地上学读书,25岁那年,他从华南工学院毕业。
那个时候,国家有政策,毕业后分配工作,朱江洪被分配到广西百色矿山机械厂。刚入职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小职员,而且是个“招人烦”的职工。
搞技术的朱江洪看到产品,就开始“脑里跑马”,想着把技术提高、提高、再提高。许多老员工都被他追怕了,甚至到了一见他就跑的地步,他总是追着人家问这问那,凡事精益求精,尤其是技术上的事情。
有老员工回忆当时的情形时,形容他“简直是个不知道累的家伙”,那时候加班就他最勤快,没日没夜不说,有时候连吃饭都忘了,真是废寝忘食。刚开始,职工们觉得他是做做姿态,没几天就会停,没想到他就一直那么坚持下来了。虽然他“招人烦”,可同事们在与之接触时也发现,他很善良。
同事遇到难题,他提供帮助,同事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也帮忙一起研究,谁家有点什么事,都能看见他的身影。
就这样过了几年,单位里都知道朱江洪这个人没有坏心,一心为大家着想。工作中他积极表现,遇到不懂的就请教,因此在短时间内就连连升职,最后竟然坐上了厂长的位置。
由于工作表现良好,1988年朱江洪被调回珠海工作。和之前一样,他在工作中能及时地处理好各种问题,出色的工作表现让他迎来了事业的又一个高峰。
1991年,由于突出的业绩,朱江洪被任命为格力的新厂长,虽然是升官,但此时去格力并不是个美差。格力前几年业绩不好,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即使有几个销售骨干,也很难力挽狂澜。
刚上任的朱江洪还没有理清思路,就遇上了难题:刚刚生产出来的空调运到了经销商那里竟然无法启动。朱江洪得知此事,马上派技术员过去调查,一查才知道,原来是因为暴力运输震断了空调里的铜管。
此外,投诉如雪片般接二连三地飞来,都是关于设计问题的,甚至有人这样形容他们的空调——“晚上开着格力空调,就像飞机在头顶不停地盘旋”。朱江洪是干技术出身的,当然不能接受这样的产品瑕疵。
他决定严抓技术。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他甚至住在单位,没日没夜地研究怎么才能降低噪音,让格力空调更完美。
功夫不负有心人,朱江洪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总算得到了回报,新设计的格力空调一投入市场就被董明珠卖个精光,市场形势一片大好!
在新机器投入生产之后,因为原来机器的名声不好,新机器的销路也一直无法顺利打通。
经过小组讨论,朱江洪决定用点小技巧——换个牌子,让新产品以崭新的面貌面对消费者。这个主意很好,可是要换什么名字呢?大家翻了好几本大辞典,最终想出了“格力”这个名字。
崭新的格力,很快在市场上打开了销路,尤其是在安徽市场,那是董明珠成名之地。这时董明珠和朱江洪只在会上见过彼此,并不认识。朱江洪看了董明珠的业绩,觉得她是个可用之才,想去会会她。
这次会面,正是伯乐与千里马的相遇,对他们二人今后的事业都有着极大的影响。1992年秋天,朱洪江与董明珠共同乘车前往南京,两人在车上相谈甚欢。
当时整个安徽的格力销售额是1600万,而富庶的江浙地区只有可怜的300多万。在这样的比较下,一眼就能看出董明珠的能力。此时的她虽然有强大的销售业绩,但却还是个刚入门的年轻人,若不是亲眼看到,谁都不信她会有这样的业绩,朱江洪也不信,断定她在别处做过销售。
朱江洪在接触中逐渐发现,董明珠的确不是销售老手,但这反倒更让他吃惊。慢慢地,他发现董明珠的潜力巨大。她与一般的销售人员不同,她不看自己的利益,而是最大程度地放大公司的利益,在与客户谈生意的时候,不在乎自己能分多少钱,只要能保持住这个客户,把货卖出去,自己拿的奖金少一点也无所谓。
董明珠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了客户和领导,也用她的上进证明了自己。与此同时,伯乐的双眼也擦得明亮,等着千里马的一骑绝尘。
之前两人就有过短暂的交谈,朱江洪对她的印象就不错,觉得是个好销售,这次同车而行,她又一次让朱江洪刮目相看。在火车上,她向朱江洪讲述了自己的销售心得。
她直言,想要做好生意,不仅是把产品卖出去,而是要依靠诚信和产品与顾客形成牢固的合作关系,只有依靠这两点,才能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说到底,产品是第一位的,只有好的产品才能让消费者愿意掏钱包。第二位的当属销售人员,有了好的产品后,要看销售员怎么推销出去,如何打动消费者。她坚信,把这两点都做好的企业,一定能迈向更大的舞台。
从合肥到南京的途中,董明珠和朱洪江二人谈到了格力现有的毛病、未来的发展,直到火车到站了他们才停止交流,两个人像是老朋友一样约好了再次谈话的时间。
与领导的几次接触,让董明珠意识到,格力还是有救的。
本来在董明珠取得成绩之时,很多人急红了眼,说了些很难听的话。对于这些诽谤,董明珠并不感到生气,而是感到无力和惋惜,感叹格力的今时今日,竟无人想要学习好的方法多卖空调,反而是充斥着嫉妒心态。
高山流水遇知音,听着董明珠的见解,朱江洪顿感自己的想法终于能够被人理解,他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要重用她,像战友一样与之并肩作战,开创格力的新时代!
朱江洪在以后的工作中,给了董明珠很大的空间,让她可以大展拳脚,不被束缚。
朱江洪是个有魄力、有胆识,也有野心的人,他自接手格力的那一天起,就想让格力焕然一新。董明珠的出现,给了他这样的决心和机遇,很多人都说朱江洪是董明珠的伯乐,从另一方面看,董明珠何尝不是朱江洪的“伯乐”呢?伯乐与千里马,从来都是相互的。
此后,董明珠与朱江洪成了很好的合作伙伴,这两个人是真正地想让格力壮大,这也许与两人的教育背景有关,也可能与两人的共同愿景有关。格力,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茁壮成长着。
他们二人一同把格力带入了新的时代,在同类产品中,很多品牌渐渐消亡,格力能够坚守实属不易。
道不同不相为谋,以格力的发展来看,他们二人自然是同一阵营的。此后,董明珠接过朱江洪手中的交接棒后,也没有忘了这位昔日的恩师,以他为榜样,用心管理着格力。
至今,董明珠逢年过节依然前去看望朱江洪,跟他说说话,聊聊格力的新发展,她心里不曾忘记这段知遇之恩。
正骨重造,格力新生
格力的改变是从朱江洪开始的,到董明珠手中得以延续。但如今名满天下的格力,它的涅槃重生并不简单,或者说,是极为波折的。
朱江洪从广西百色矿山机械厂调到格力之前,先在格力的兄弟厂冠雄塑胶厂任职,这时格力还叫“海利”,海利与冠雄同属一家集团公司。
1988年朱江洪来到冠雄当厂长,他以为一切都是一帆风顺的,但到来之后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
冠雄塑胶厂是一家生产五金的工厂,有100多名职工,当时的效益特别不好,总是拖欠员工工资,这一年已经亏损了200多万元了。由于发不出来工资,员工也十分懈怠,一部分人离开,另一部分人虽然在职,也是“不务正业”。他们有的偷偷搞起了副业。当时流行倒卖香烟,尤其是在关口等地方更好卖,比他们在单位赚的还多。
而一些无赖的员工看着单位发不出工资,就想办法偷着变卖单位的东西,使得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朱江洪到来才得以改变。他上台后,雷厉风行,迅速处理了一批不合格员工。
这一年,朱江洪带领着冠雄改变了原来亏损的面貌,用一年的时间赚了70多万元,第二年赚了400多万元,这在冠雄的历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根本上改变了冠雄即将倒闭的命运,也让人们见识到了朱江洪的能力。
虽然上级命令冠雄停止空调模具的开发生产业务,但是朱江洪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既然上面不让做,那么就私下偷偷做。
对朱江洪的做法,厂里也有人表示反对,他们劝说朱江洪:“这样做危险太大了”“没有人做空调,何必浪费人工和财力呢?”但朱江洪决定的事就没有更改的余地,他认定这是一条可发展的道路,先发展才能掌握先机。
事实证明,他的想法和做法是十分正确的,正是他当时的坚持才奠定了日后格力空调的生产基础。后来他回忆起当初的坚持还很得意地说:“要是不偷偷地做,合并后的格力空调还有什么新产品可销?”
这段经历,董明珠也是后来才知道的,她对朱江洪为工作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由衷地钦佩。在其后的点滴接触中,董明珠还了解到朱江洪是怎样来到格力工作的。
在很多场合中,她都对员工讲了格力的那段历史,希望员工能学习朱江洪的那种努力付出,以公司为家的精神——付出总会有收获,哪怕晚一点,也会来临。
1991年5月,集团公司将工作重点放在空调的生产上,由于朱江洪之前在工作上的良好表现,他被调任为海利空调器厂厂长。
刚上任之时,朱江洪还带着一批技术员做出了海乐牌鸿运扇,但是由于缺乏经验,一直没有想起来注册商标,等到想起来的时候,商标已经被别的厂商注册了。
一个公司没有商标哪能行?朱江洪马上找来单位几个骨干,别的事情没有,只有一件事——想商标,他直接说:“今天大家什么也别干,哪儿也别去,就坐在这儿想商标,想不出来谁也不许回家!”
名字起了一个又一个,但都不是很满意,到后来翻起了英文字典。后来,无意中翻看到了“glee”这个单词,寓意为快乐,中文发音类似“格力”。他们取名Glee,希望生产的空调“格外有力”。格力品牌在这个办公室内正式创立了。
改名的报告送到集团总部以后,集团对这个名字也很满意,让下面的分公司都用这个名字。当时集团之下有好几家企业,有些并不愿意用这个名字,有人说新的名字没有原来的名字有感情,也不被外界熟悉,不好推广,几次后就不了了之了,只有朱江洪他们仍然坚持用了“格力”这个名字。
后来格力逐渐被同事们接受了,接下来就是要让客户接受了。经过一年的努力,海利正式更名为格力,格力时代重装起航!
从朱江洪的任职经历来看,他是个具有很强烈的商业直觉的人,能够在大家都没有发现商机的时候看清市场的动向。这是董明珠愿意跟着他干的原因之一,她由衷地钦佩朱江洪的眼光。
为什么很多企业在发展之时,都会出现后力不足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企业的领导人缺乏眼光。一个企业想要发展稳健、迅速,必须认清自身的优劣和市场所需,掌握供求关系,才能拿到促成交易的那把“钥匙”。
虽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市场只有一个,并不是每个有想法的人都能掌握市场的脉搏。董明珠在与朱江洪合作的时间里,学到最多的就是对市场的把握,遇事之时以他的眼光看待问题,渐渐地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商业视角。
在空调销售上,董明珠便看到了朱江洪的独特视角。
一直以来,日本品牌的空调都是热销产品,单类型就比国内丰富,有窗式、分体式和柜式等各种型号,其中备受国内消费者青睐的一款是窗式空调,但是日本国内却一直推崇分体式空调。
分体式空调,顾名思义,就是我们常见的压缩机在室外,冷风主机在室内的一种空调,这种空调起源于日本。它之所以是分体式的,一是为了减少压缩机的噪音,二是为了减少空调体积,让人们的居住空间更大一点。
当时国内消费者并不接受这种款式的空调,但朱江洪看到了商机:同样是亚洲人,同样不大的居住面积,这种空调一定会成为国内的主力军!但是,这种空调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因为距离过远,接口密封不严时,其内的氟利昂很容易泄露,需要每年添加氟利昂,既不方便,也很浪费。
朱江洪发现了这个缺点后,一直想办法改变。他通过多方面了解,掌握了这种空调的制造技术,也一直在想办法改掉其固有的缺点。同时,他还加快引进这种空调,他相信这种空调一定会有市场。
之前,董明珠尚不敢确定这款空调的市场会怎样,但看到成品之后,她打消了顾虑,展开了分体式空调的推销工作,也正是因为这次抢占先机,让格力大赚了一笔。
多年以后,朱江洪退出了人们的视野,接替他的是董明珠,董明珠除了学习他的管理之道,也同样习得了他的睿智和眼光。这是董明珠之福,也是格力之福。
市场:不靠价格靠才情
当时,为了了解市场情况,朱江洪向公司提议考察华东地区。为何选择华东地区?原因有二:其一,格力在这里有客户基础,如果连这里的情况都不乐观,何谈其他省份呢?其二,基于董明珠在安徽取得的佳绩,可以借这个机会把她的经验分享给其他地区的销售人员。
格力的领导班子一致通过了朱江洪的提议,朱江洪在去往安徽前给董明珠打了个电话,让她准备一下。董明珠接到电话后,安排了一下自己的时间。当时他们的第一站是合肥,董明珠在合肥接到朱江洪时,发现来考察的只有他一个人。
朱江洪拎着一个行李包从飞机上下来,完全没有老板的架子。董明珠见到朱江洪也感到惊讶,平时只听说他喜欢一个人出差,没想到他真的一个秘书都不带就出来了,她心里别有一番感触。
董明珠陪朱江洪到她主要跑的几个市场了解了情况。在铜陵,朱江洪第一次感受到了董明珠的工作能力,很多经销商慕名而来,有的谈了下次的合作,有的说了这次合作的感受。
在这里,董明珠和朱江洪听到最多的就是:“我们没有去过格力,为什么觉得可以相信格力呢?因为我们觉得,你们的业务员水平这么高,你们公司的管理水平一定更高,我们有信心做格力这个品牌。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格力在安徽一定有更大的发展。”
经销商们言语友善、主动热情,这让朱江洪大为吃惊,他一改早前对经销商的印象。同样吃惊的还有董明珠,原本只顾着跑业务的她从没意识到自己会有这么好的人缘。听着这些赞赏之声,她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董明珠还向朱江洪介绍了自己在铜陵联系供电局的事情,朱江洪觉得这是个新思路,两人第二天一同来到了供电局。
在供电局,负责人热情地介绍产品和体系,他们还提起了董明珠,说起她第一次来时的样子:“小董穿双黄球鞋、背个黄书包,像个下乡知青。女同志能吃这样的苦,不容易,咱们做格力吧!”就这样,他们选择了格力,董明珠也选择了他们。
到了安庆,经销商们说得更实在了,他们说董明珠说话有水平,跟其他牌子的空调业务员相比特别有文化,把他们都讲晕了。不仅如此,他们还提到了董明珠身上有而其他销售人员没有的——积极主动的售后工作。
一个经销商干脆直接地说:“其他的销售员一听到售后的事,都烦得要命,只有董明珠不这样,听到是售后的事马上就处理了。就凭这一点,我就愿意相信她。”说完还直夸董明珠的工作能力强。
听到他们说这些,朱江洪感到很欣慰,如果每一个员工都像董明珠这样,那就不愁空调销路了。可是,董明珠听到这些还是有些尴尬的,一来她从不是一个把成绩当面说出来的人,二来她也怕朱江洪误会这些经销商都是自己找来的。
渐渐地,朱江洪也打开了自己的话匣子,他向董明珠说明了这次考察的目的,表示对格力的现状很是担忧,除了安徽以外,其他地区的空调销售情况都不乐观,尤其是江苏地区,原本是富庶之地,可格力空调的销量却不怎么样。
听了朱江洪的话,董明珠也很着急,只有自己的安徽地区好,并不能壮大格力,整体上的提高才更有助于公司的发展。在合肥,董明珠带朱江洪见了之前热情帮她的那位总经理。
那位总经理首先讲述了与董明珠合作的始末:“本来我们是要转型的,还没有考虑好时,董明珠就找上门来了。董明珠不仅介绍了格力的产品,还介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前景。”他接着笑着说道,“是董明珠的热情打动了我。在这次合作之前,我并没有到厂考察过格力公司,也没有买来格力的产品试一试,但在市场上闯荡了这么多年,自信还有一点直觉,我信得过董明珠。”
事实胜于雄辩,他看人看事的眼光独到,加之有董明珠分析市场,效益还不错,赚了几十万。
董明珠以热情打动了客户,以实力稳定了客户。不仅是在合肥地区,其他地区也是一样,她每每都是用热情和实力说话。
这次考察给朱江洪的触动很大,他发现董明珠与之前自己接触的其他销售人员不太一样,她仿佛时刻都充满着热情,不单纯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的。他此次考察的目的是想带动格力整体的积极性,他觉得董明珠就是突破口。
跟着那位总经理逛了逛合肥的市场后,两人又辗转他市。这一路上他听到了很多对董明珠的赞扬之词,技术出身的他也由衷地赞扬起董明珠来。
安徽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空调在这里还没有普及,许多老百姓也不认可空调,认为它费电、费事,根本不愿意买空调。但就是在这种现实情况下,董明珠却做出了超乎他想象的成绩,其中付出的精力可想而知。
不仅如此,董明珠在安徽推广空调的方法也是一种创新。在这么多省份中,只有董明珠一人想到了与国家部门合作,并且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实在出人意料。
想到这儿,朱江洪更加着急,他想在其他地区也推广这个办法,尤其是在比较富饶的江浙地区,如果能够成功,其中的收益一定会更大。
董明珠从来都不是一个骄纵的人,一直以来,她更看重的是提升自己的实力,面对诸多表扬,她是十分害羞的。对于朱江洪的肯定,她十分感激,唯一能回报的,就是更加努力地工作。
没用几天时间,董明珠仔细想了其他几个省份的优势、劣势,做出了几个方案给朱江洪。朱江洪看了之后,觉得方案很好,但还需要合适的人来执行。
带着这样的疑问和董明珠的经验,朱江洪回到了珠海,在公司内部展开了很多讨论,把他从董明珠那里了解到的情况一一道出。很快,他们想出的办法是:将整个市场来个清盘活动,第一个清盘的就是江浙地区。
朱江洪走后,董明珠又继续开始跑安徽的市场,虽然几个主要城市的销售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但后续的服务工作仍然很重要,想要让安徽更多的城市知道格力品牌,就必须这样做。
董明珠在安徽市场像个救火队员一样,哪里有问题就跑去哪里,很多合作商看到她这么辛苦,都劝她多休息,可是每次一有事情,她还是会直接到场,合作商都有些不好意思了,直接说:“下回还是我们自己解决吧,害你跑了一趟。”
这样友善的合作商,董明珠很愿意与他们达成长期的合作关系。同样地,他们也愿意与董明珠这样实在的人打交道,一来二去,董明珠的订单越来越多。
董明珠就是在不断“救火”的过程中收服了合作商的心。直到今天,格力的一些订单还是那时攒下的,每次有了新的产品,销售人员与他们通完电话,订单就来了,甚至不用看到产品,他们就愿意进货,这些“人情”都是董明珠的。
当然,也有很多商人不屑于董明珠的做法,认为打人情牌不该是商人所为,但是出色的服务态度是任何企业都不能丢掉的,而产品才是核心,董明珠正是靠产品留住人心,靠服务和人情让格力深入人心的。
和南京有个约会
朱江洪对安徽市场的情况已经了然于胸,接下来他要去自己最期望但结果最不理想的一个地方——江苏南京,他这次考察也叫了董明珠同去,希望她能够从销售的角度提些意见和建议。
就这样,两人一同乘车到达了南京。自古以来,江浙之地就富庶,景致也漂亮,一直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称,但是这里却有个难以弥补的缺憾——夏季太热。这里的高温天气持续40多天,地面温度经常在四五十摄氏度,因此这里也成了全国空调企业的竞技之所。
虽然天气灼人,让人难以忍受,但给空调厂商带来的却是天赐的机遇,可是朱江洪的心里却不是滋味,因为在这样一块宝地上,格力的空调业务连年下滑,甚至不如安徽市场的销售情况。
南京地区的空调市场很火爆,有十几家大商场都在卖空调,其他售卖空调的小商场更是不计其数。
董明珠一直跑市场,自然熟悉其中的门道,她提议先了解一下南京的市场再做打算。两人走了几家商场,售卖格力空调的寥寥无几,与其他品牌一比,销售情况更是惨不忍睹。
他们敲开了一家商场的大门,见到经理后,董明珠先介绍了一下自家空调的优势,再聊了聊其他地区的销售情况,希望能够达成合作协议,但对方一听说是格力空调,便目中无人地说:“格力?没听说过。”
连续几家商场的情形都与这家相似,两个人除了碰钉子还是碰钉子。偌大的南京城,空调市场如此火爆,竟然没有格力的容身之处,这让两人不免有些沮丧。
不幸中的万幸,两人终于在一家商场内找到了格力的踪迹。面对经理,两人很是感慨,表明自己的身份,但是对方一点也不热情,很冷淡地说:“你们的货很不好卖啊!”
董明珠看了眼朱江洪,表情很尴尬,朱江洪开口问经理:“到底怎么个不好卖,我们想听听您的意见。”
听了朱江洪的话,对方像打开了话匣子一般,从产品设计到销售,连售后服务等多个方面他都表达了不满,与其他牌子的空调更是没法比。尤其是售后服务这一块,经理表示根本就找不到格力空调的售后人员,有时候想搭配一些其他样式的空调,根本找不到人。
这一段话,字字都如利刃一样扎在董明珠和朱江洪的心上,两人如坐针毡。终于等经理发完了牢骚,朱江洪诚恳地表示格力的工作的确做得很不到位,而无论这位经理说的是否全部属实,面对南京的空调销售量,他确实感到有愧。
交流的空当儿,他和董明珠发现经理的办公室里摆着一台格力空调,看样子也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
两人注意到,这台空调还是早期的海利空调,这种型号的产品在安徽早就不见踪迹了,但这里却还有,说明格力在南京市场上的销售情况确实不乐观。
抱着试试的心理,他们敲开了第二扇门,这次他们彻底了解了南京市场。第二位经理和善得多,没有为难他们。二人问了很多关于南京市场和江苏市场的事情,对方基本上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其实,这家商场没有与格力合作过,但是经理很热情,就算现在没有合作,不代表以后都不会有合作,因此他从不得罪别人,也愿意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厂商。他说:“都是干这个的,多照顾一下是应该的。”
董明珠和朱江洪就是在他的介绍下,开始深入了解南京市场。两人不由得感慨,要是每一个经销商都能这么热心,那么南京的业务也不至于这么难谈。
紧接着他们找到格力在当地的销售人员,询问了南京的情况。原来,南京的空调市场虽然火爆,但是有太多如格力这样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商,市场开拓起来确实不容易。他们现在采取的打法是游击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没有正规的销售渠道,只能靠散户,300万的销售额都是勉强维持。董明珠打心底里觉得可惜了这块富饶的地方。
获悉了南京的情况后,朱江洪更是大赞安徽的销售情况,他说:“只不过跨了一个省,怎么像是到了两个国家?”尔后又感叹:“看来,这不是市场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啊!”
其实董明珠早有这样的感受,但是她不方便表露出来。与之前安徽考察时经销商的热情相比,这里简直太冷淡了,没有人在意格力这个品牌,自然也没人在意这家厂商的董事长和经理。
董明珠很理解经销商,这和她初到安徽时的情形也是一样,很多经销商不待见她,因为无利可图。慢慢地,他们接受了她,因为格力的产品,也因为董明珠的热情。有质量和服务的双重保障,怎么会被经销商拒绝呢?说到底,还是南京市场没有开发好。
在这之后,他们继续走访南京市场,无论商场有没有格力空调,他们都愿意进去看看、聊聊,为以后的销售打基础。大多数的经销商还是很客气的,但也有一小部分经销商对格力嗤之以鼻,但就算这样,也是一种收获,起码了解了经销商的态度。
南京的情况了解完,他们还去了常州,这里的情况也不乐观。没见过格力产品的商场不敢进货,接触过格力的商场更不敢进货,因为不好卖。
一时间,两人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们也在这样的拒绝声中考察完了江苏较发达城市的空调市场情况。这次行程,给董明珠和朱江洪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江苏市场的考察告一段落,朱江洪要回珠海总部,而董明珠要继续驻扎在安徽。朱江洪离开江苏之时,面色凝重。
董明珠开导他道:“一个地方不行,换个地方再打,不会一辈子不行的。”
其实董明珠心里知道,她说的话虽然好听,但做起来是难上加难,如果再放任江苏市场不管,格力的名声就坏了,很难再重塑形象了。
朱江洪面对董明珠,仿佛有话要说一般,但最终没有说出口,董明珠知道他心里在酝酿着一项决策——她离开安徽的日子不远了。
在之前调查时,朱江洪就有意无意地透露出想让她来江苏发展的想法,但是董明珠既没有拒绝,也没有接受,一方面她不愿意离开一直打拼的安徽市场,一方面又不忍心看着江苏市场一蹶不振,她的内心也在纠结着。
安徽市场是她一手打拼出来的,有着极深厚的感情,而且很多客户关系是刚刚维护起来的,如果她现在离开,对安徽市场也是个不小的打击。这些想法,一直在她脑子里盘旋着。
可她的心中还有另一个声音,是朱江洪发现了她并给了她机会,知遇之恩应当涌泉相报,只有安徽市场的蓬勃,并不能让格力更快更好地发展,整体的提高才是真正的进步!
朱江洪对董明珠是有知遇之恩的,如果不是他发现了董明珠,让她有机会在市场上开疆辟土,她日后也不会得到“销售女皇”的桂冠。就算在所有人都不支持董明珠的时候,朱江洪依然相信自己的选择。
同样,董明珠内心也很敬佩这位董事长,朱江洪一心扑在格力上,没有怨言,没有任何业务上的纰漏,但一个人并不能挽救整个格力,他还需要同伴,他选择了董明珠,董明珠也愿意为格力尽力。
没过多久,董明珠就来到了江苏这块富饶之地,继续她的销售事业。
改变,在任何事物、任何人身上都是痛苦的,因为改变意味着抛弃现有的状态,重新投入另一种状态中,无论在哪个方面,转变原本状态的过程,都会是个“流血”的过程。
哪里有董明珠,哪里就有业绩
自古以来,江浙都以富庶闻名。江苏市场是块大蛋糕,这谁都知道,但想要吃到这块蛋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安徽市场的格力空调销售额以1600万元的佳绩收官,这是江苏300多万元的业绩无法相比的,按常理来说,安徽市场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双方换过来还差不多,可事实就是如此。因而,朱江洪觉得自己必须有所行动。他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人,发现了问题就必须解决问题。
与董明珠一起去南京的经历,让他意识到江苏地区确实是一块不好开展销售工作的区域,但是又是一块不能放弃的大蛋糕。
距上次去南京考察过了一个月后,董明珠回到珠海总部报账,朱江洪叫住了她。
两人在办公室内聊了聊最近销售的情况,还对安徽市场做出了整体的分析,最后朱江洪问董明珠:“小董,你能不能把江苏市场也拿过去?”
上次考察之时,董明珠就知道朱江洪想让她接手江苏市场,但她心里是打鼓的,安徽市场刚刚摸熟,明年的销售额基本会有保障,现在换区域,很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白白让人看了笑话。虽然心里有这些顾虑,但是她愿意相信领导,相信格力,同样,也相信自己——既然可以搞定安徽市场,那么其他地方也一样!
就这样,董明珠来到了江苏,来到了这个真正成就她的地方。
江苏地区的格力员工自知销售业绩糟糕,人人自危。面对董明珠的到来,自然是消极应对,甚至给她来了个“下马威”。
刚到江苏,董明珠不熟悉业务,老的业务员就吓唬她:“江苏市场并不比其他地方,很多业务员去了都无功而返,初来乍到,还是少说话的好。”董明珠没有说些什么,她心中暗想,只要有了成绩,也就有了砝码。
除了同事的不待见,还有来自上司的刁难。按照常理,上面派来的人应该好好相处才是,怎可刁难?但是这位主管偏偏反其道行之。他不但没有帮董明珠调查搜集信息,还在董明珠要样品时百般刁难:“这可是最新型的样品,我们这有规定,不能随便外借,坏了算在谁头上呢?”
董明珠据理力争,主管却拿白眼相待,最后她无可奈何地说:“上面派我来是让你们帮着协调工作的,我又不是来抢工作的,何苦为难我?”
也许是怕事情闹大不好收拾,也许是觉得自己做得太过分了,主管只得放行,董明珠最后还是拿到了机器,在跟客户谈条件之时,也更有了底气。
董明珠对于同事的冷嘲热讽并不回应,但心里盘算着如何才能让他们信服自己。一次,一个业务员拉着脸回来,同事一问才知道是遇上了一个难搞的角色,说以后再也不去碰这个钉子了。董明珠拿过资料,想暗自拿下这个“老顽固”。
那么多人都碰了钉子,一想就知道是个难差事,可是她不怕输。她想先去找这块“石头”谈谈,试试他的软硬。谈不拢之后,她就采取常见招数——软磨硬泡。也不谈卖空调,只要有空去就请教人家生意经,一副虚心请教的姿态。
按理说,两人非亲非故,对方只要一口拒绝就行了,可怎奈董明珠一副虚心求教的低姿态,让人家也不好意思说太难听的话。
时间长了,这块“石头”终于不那么硬了,他拍板下了一大笔格力空调的订单,他以为这样做就可以摆脱掉董明珠的“纠缠”了,结果第二天,董明珠照样登门拜访。这块“石头”认识到董明珠的倔强,很是欣赏,后来他成了董明珠的长期合作伙伴。
显而易见,与其说是董明珠打动了他,倒不如说她因人而异的推销方式让她谈成了一笔长期的生意。
这场漂亮的翻身仗,让董明珠的形象在同事眼中有了改观。他们看董明珠拿回了订单很是惊讶,但还是无法接受这个“抢饭碗”的同事。
董明珠还是跟往常一样热情地跟同事打招呼,完全无视同事的冷淡,久而久之,同事们觉得她是个还不错的人。而同事们彻底改变对她的看法,是她不计前嫌地帮了同事一个忙。
自董明珠来到江苏之后,就有一位同事对她态度很不友好,董明珠一直不在意。一次,那位同事家里有难,急需用钱,其他同事东凑西凑还是不够,董明珠因为前一年的销售业绩好,拿的提成较多,有一笔存款。因此,她二话不说,拿出了一部分钱借给了同事,那位同事很感激她,她却说:“我们是同事,不用这么客气,到时候还给我就行。”
她的一番话让这位同事很是愧疚,从此,在同事们眼中,董明珠的形象“伟岸”了许多,大家都知道她为人和善,但硬气起来也绝不手软。因为在很多人眼中,董明珠霸气十足。
一次,董明珠跟一位老板谈合作,这位老板派头十足,董明珠想要跟他谈生意,他显得很不在意,一心想聊些别的话题,那些话题无非就是哪行赚钱,他有多大本事,多么了解行情。
董明珠忍无可忍,直接告辞。这下换这个老板坐不住了。原来他的企业只是个中等规模企业,对董明珠来说,他的企业空调需求量并不大,没有能力还摆谱,董明珠从内心很反感这样的商人。等了几天,这个老板还没有等到董明珠的电话,他只好主动联系。
接到电话,董明珠好言好语地说:“讲诚信谈合作,你对我真诚,我也会对你实惠。”一句话,既打压了对方的嚣张气焰,也谈成了生意,一举两得。
从董明珠的“生意经”中可以看出,她谈生意与其他业务员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因人而异。如果上面所说的“石头”换了个人,相信董明珠就不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了。很多人业务做不好,自己不知道原因,明眼人一看就明了,拿着本话术,背得滚瓜烂熟,可是那种话术符合消费者的心理吗?
董明珠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她运用自己的销售法则,在市场上独辟蹊径,越来越多的合作商找上门来,她手里的订单越来越多,很快,江苏市场也随之打开了。她在这里不仅取得了很好的销售业绩,还学到了很多销售知识。自此,格力开始流传一句话:哪里有董明珠,哪里就有业绩。
1993年,董明珠用她的辛苦和付出换来了3650万元的格力空调交易额,这是1992年整个江苏地区交易额的10倍,人们以为她已经到达事业顶峰了。但是第二年,董明珠又一次让他们震惊了。1994年,整个江苏市场的格力空调销售量达到了1.6亿元,格力占据了江苏市场空调品牌“探花”的位置。
在刚开始紧抓江苏市场时,董明珠并没有放弃安徽市场,依靠与客户良好的合作关系,也实现了安徽市场5000万的销售量,若把安徽与江苏市场的销量相加,董明珠一个人就卖了整个格力1/6的空调。到了第二年,这个比例变成了1/5。
这个数据,足以让董明珠笑傲格力了,她对这一行已经相当精通,如果继续做销售,她必然是安稳而又自由的,但她却有着一颗躁动的心,她想接受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