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有云:“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大名鼎鼎的兄弟组合,如霍去病、霍光兄弟一个骁勇善战,立下“封狼居胥”的不世之功,一个则把持朝政,位列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又如班固、班超兄弟,他们一个继承父亲班彪的遗志编撰《汉书》,一个投笔从戎出使西域,受封定远侯。
在为数众多的兄弟组合中,来自陆家的格外有存在感,甚至光是被称作“二陆”的陆姓兄弟就多达四对,他们分别是西晋时期的陆机、陆云兄弟,南朝陈的陆琰、陆瑜兄弟,北宋的陆佃、陆传兄弟,以及南宋的陆九龄、陆九渊兄弟。
先说陆机、陆云,他们乃是三国时期东吴丞相陆逊之孙,又分别为名将陆抗的第四、第五子。陆抗去世后,陆机、陆云曾短暂作为将领率军抵御西晋的来犯,但终究难以阻止东吴的覆灭。太康元年(280),目睹国家灭亡的陆机与陆云在安葬好战死的兄长们后返回家乡闭门十年不出,在此期间刻苦学习。
太康十年(289),陆机、陆云前往京城洛阳,并凭借出众的才华很快得到了人们的推崇。在此之前,西晋文坛中张载、张协、张亢兄弟三人颇受欢迎,但陆机、陆云的到来让张家兄弟顿时失色,于是时人调侃道:“二陆入洛,三张减价。”可惜的是,尽管才华绝伦,但陆机、陆云却被卷入了八王之乱的深渊中。
永康元年(300),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并自封相国,陆机被其任命为相国参军。次年司马伦败亡,陆机在成都王司马颖的帮助下才免于一死。由于对司马颖心存感激,陆机带着陆云一同投入其麾下,并被其封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然而,由于率军讨伐长沙王司马乂时兵败,陆机被奸臣诬陷而惨遭杀害,陆云也受到牵连被杀。
陆琰、陆瑜兄弟自幼丧父,但他们勤奋好学,长大后都成功被举为秀才。其中,兄长陆琰因为博学多闻而被陈文帝陈蒨留在身边起草各种文书,后来又担任了东宫管记。陆琰任管记时,陆瑜也被封为东宫学士,他们一同凭借才学侍奉陈文帝,又一同教导太子陈叔宝,也就是陈后主。可惜的是,陆瑜英年早逝,数年后陆琰也病逝于家中。
北宋时期的陆佃、陆传或许知者甚少,但说到陆佃的孙子那就家喻户晓了——那便是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出身贫寒的陆佃自幼勤奋刻苦,长大后四处游学,还曾拜入王安石的门下,并于熙宁三年(1070)考中进士。元丰年间,陆佃参与了国史及《起居注》的修撰工作,又历任吏部侍郎、礼部侍郎、礼部尚书等职。
宋徽宗在位期间,陆佃官拜吏部尚书,曾作为使者前往辽国,又奉命修撰了《哲宗实录》。建中靖国元年(1101),出使辽国归来的陆佃升任尚书右丞,但因为与权臣曾布不睦而遭到弹劾,不久后被外任,并卒于任上。相比于兄长陆佃,陆传名声不显,但同样以才学知名,可惜未能得到史书的详细记载。
最后说陆九龄、陆九渊兄弟,他们同为儒学大师,也一同开创了儒学的重要流派“陆王心学”。出身于官宦世家的陆九龄、陆九渊分别于乾道五年(1169)、乾道八年(1172)考中进士,二人尽管相差七岁但并没有什么隔阂,反而是经常一同探讨学问,互相交流学习。另外,陆九龄、陆九渊的兄长陆九韶其实也学识渊博,还曾与朱熹论战。
作为陆家这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陆九渊初入官场时曾向宋孝宗上书五篇,其中既有劝谏孝宗励精图治、选拔贤能的内容,也有关于厉兵秣马、克复中原的主张。可惜,尽管宋孝宗、朱熹等人都对陆九渊奏疏的内容十分认可,但陆九渊并未得到真正的重用。淳熙十三年(1186),陆九渊甚至被派往台州管理崇道观。
感到壮志难酬的陆九渊所幸离开朝堂,转而前往江西象山书院讲学,这也是其称号“象山先生”的由来。陆九渊的哲学思想受到儒家孟子、佛教禅宗等影响,逐渐形成了“吾心即是宇宙”等观点,这些观点到了明代被王阳明进一步发扬,影响力可谓巨大。
综上所述,我国历史上的四对陆姓兄弟既有名震西晋文坛的陆逊之孙陆机、陆云,又有南朝陈时颇受陈文帝器重的陈瑜、陈琰;既有陆游的祖父陆佃及其弟陆传,又有开创心学的陆九龄、陆九渊。如果要说这些人杰中哪对兄弟最具含金量,只能说是文学、政治、哲学等方面各有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