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写耳熟能详的超级大佬,觉得没啥劲,因为每个人你们都比我更熟,也没啥好挖的。最近把心沉在软件企业中,找一些15年以上的企业,看看这些历经了互联网高速发展各个阶段的企业大佬们的心路历程。
说实话,在互联网红利一波又一波的情况下,在经济大潮上上下下的跌宕中,能存活15年以上的中国本土私企真是非常不易,尤其是始终服务于ToB市场的那些企业。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老李:李钟伟,干了2家企业的知名互联网企业家。
李钟伟,1994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同年进入IT行业工作,1997年创建自己的信息技术公司:PChome电脑之家。PChome是垂直于3C数码领域的内容信息网站,其中最为之名的是“PChome软件下载”以及“KDS宽带山”。宽带山,从摄影论坛开始,逐渐成长为影响一代上海人的热门论坛,流量、粘性在当时能进入国内前三名。
在PChome期间,李钟伟虽然担任CEO,但更多的职能在产品市场研究上。从市场需求出发,以核心KPI为目标,建设运营模型,再引入过程目标,在不同环节中优化转化率,是他的一贯要求。一度KDS的目标就简化至PV每天增加1%,却真正起到了推动作用。
2005年4月PChome被CNET中国收购,李钟伟加盟,并出任CNET中国区副总裁,主要负责PChome的相关业务管理、中国地区战略投资、区域平台管理、以及非IT类客户领域的拓展。
“这是一段艰难转型的时期。”李钟伟说。外资企业的节奏与工作方法也许真的很难为国内企业家所适应。
2007年,李钟伟投身商派shopex(国内知名的电子商务软件及服务提供商),出任CEO,通过多年的努力,虽创造了几大电商软件业的神话,但也并非一帆风顺。不断遭受BAT等巨头冲击的互联网市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一直在变动升级,软件发展不仅仅是技术革新,市场需求的深入理解并快速反应才是最重要的。
“在互联网的几个波次中,均以流量为主,而这轮新波次中一个最大特征是,伴随着线上流量的枯竭和昂贵,线下流量的价值被深度挖掘,商业业态和要素进行深度整合,产业化推进。”李钟伟表示。
至此,对于商家而言,巨头指出的方向已经明确,开放和创新也让可利用的资源更加丰富,消费者的行为方式也逐步明确。剩下的就看品牌企业们如何拥抱这场变局。李钟伟认为,对于巨头释放的巨大资源,品牌企业不能盲目跟风,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已有优势和巨头资源的结合点,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突破口。
李钟伟分析说,即使当下进程最快的新零售,其发展程度也相当于2009年的电商,还远远没有成型。这与我们的调研不谋而合,很多零售品牌都对各类零售新概念似懂非懂,并且出现资源越丰富越不知从何入手的困境。从哪里切入,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升级路径,似乎成了很多品牌企业的通病。
当谈到品牌企业如何应对互联网新波次中演化缭乱的概念和工具时,李钟伟借用了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的一句话“在变化中寻找不变的东西”。
这句话包含了两层含义:
首先,无论是平台电商、社交电商还是线上线下融合,品牌企业都愿意尝试。但是相对未来的变量,其本身拥有的资源、能力和比较优势是非变量,因此如何切入新概念主要取决于这些非变量。比如渠道是优势,那么面临行业升级时,可以考虑从渠道切入,营销是优势就可以考虑从营销切。李仲伟表示,从哪里切入基本遵循优势和简单两个原则,甚至在找不到任何优势的前提下,都可以简单的从开一个网店开始,对于商业而言,这是很正常的方式。
其次,无论工具和资源如何变化,品牌企业的商业本质是不变的,其经营中核心的两大要素“客户与产品”是不变的,追求的依然是更低成本、留存、复购,而在只要抓住背后的产品和服务来重构内外部资源就会更加简单。
商派正是在每一轮互联网波次中成功卡位,正是其对于“不变的东西”的精准判断。
李钟伟说:对于商派而言,永远伴随着客户的需求而推动自己的进化。“17年来,商派能持续获得客户的信任,不断发展,就是不停进化,离开一个又一个舒适区。”在每次业务变化时,商派都要在用户需求和商派的相较优势之间找到那个临界点,即使用户需求存在,而商派没有太大的相较优势,会谨慎决策,只有当两者条件都具备时,才会全力推进。”